新聞
迪化街稽查乾香菇產地標示 6件疑似中國香菇 農委會鑑定結果10天內出爐

農委會農糧署今(20)日邀集行政院消保處、衛福部食藥署及臺北市政府,前往迪化街稽查店面販售散裝、包裝香菇,總計查核6家店家、抽查7件產品,其中1件未標示產地、6件則從外觀觀察疑似中國香菇,樣本已送農委會「雜糧特作蔬菜協助鑑定小組」鑑定,鑑定結果預計5至10天出爐。

新聞
消保處稽查市售乾香菇 4件標示不實開罰4萬元

行政院消保處去年12月至今年2月間,會同農委會等相關機關於9個直轄市及縣市的南北貨、年貨大街及傳統市場、商行等販售通路,抽查散裝乾香菇產品120件,僅有4件標示不實,已裁處業者4萬元罰鍰,這次沒有發現走私或洗產地輸入的產品。

新聞
時隔14年首次抽驗 巴西磨菇重金屬不合格率75%

消基會抽驗市售乾香菇及巴西磨菇的農藥及重金屬殘留情形,其中巴西磨菇的12件樣品中,多達9件重金屬鉛及鎘的含量超標,不合格率達75%,消基會檢驗長凌永健表示,市售巴西磨菇幾乎都是進口,來源以中國及巴西為多,栽培介質為土壤,菇類容易吸收生長環境中的重金屬,吸收後有濃度濃縮的結果,易導致重金屬含量超標,建議政府應列為高風險食品,從進口源頭把關。

新聞
迪化街5件乾香菇產地標示不及格 最高可處4百萬元罰鍰

首波抽查5家迪化街的南北貨業者,經農委會雜糧特作蔬菜協助鑑定小組鑑定,送驗的5件樣本有4件是中國香菇混充埔里香菇及韓國花菇,農糧署呼籲民眾,選購香菇時,可認明產銷履歷標章及臺灣香菇標章,避免買到走私進來的中國乾香菇。

新聞
【農技最前線】以菇類生產觀點,淺談循環農業

若以食物鏈的觀點,來看地球上的生物,可區分為生產者、消費者、清除者和分解者四種位階,其中清除者角色如禿鷹、獵犬和蝦等,係利用生產者或消費者的屍體維生的生物,他們可算是「食腐性消費者」,但清除者把其他生物解體和轉換成小分子有機物後,無法更進一步將其轉換成無機物,便需要像真菌或營養異營性細菌,這類的分解者,將之轉變為無機物,若無分解者,地球上的物質循環恐怕也無法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