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於2022年成為指定家禽,在多變國際情勢下,宜參考國外案例思考如何促進產業升級。(圖片提供╱中華民國鵪鶉協會)
豐年雜誌
借鏡日本因應對策 臺灣鵪鶉產業升級尋出路:成為指定家禽後可獲更多資源 結合各方力量多元推廣

臺灣人熟悉的夜市小吃烤鳥蛋、佛跳牆中一顆顆小巧玲瓏的蛋,都是鵪鶉蛋。在臺灣,鵪鶉蛋可貢獻約新臺幣4億元產值,也是我國少數出口的畜禽產品。臺灣於2021年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未來貿易將更加自由化,需留意COVID-19疫情、高病原性禽流感、氣候變遷、俄烏戰爭等國際短長期風險對鵪鶉產業帶來的挑戰與影響。臺灣可借鏡產業結構類似的日本,促成我國鵪鶉蛋產業轉型和提升競爭力。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7月號 守護臺灣豬隊友 百億升級 非疫永續

臺灣豬傳統豬瘟拔針屆滿一年,即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成為非疫區,臺灣生鮮豬肉可望再度銷售海外市場,成為亞洲第一個告別口蹄疫與豬瘟的國家。對於內銷為主的臺灣豬市場來說,外銷市場是產業鏈全面升級迎來的甜美效應。從2021年到2024年的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4年128.3億元的經費挹注,超過70億元投入養豬場及屠宰場現代化,提升設施,精準飼養且重視生物及食品安全管理,是讓產業得以永續的重要措施。

日本鵪鶉產業近年面對嚴峻挑戰,但也有進行「六級產業化」轉型,力求突破困境的業者。
新聞
當鵪鶉農家開起咖啡廳──日本鵪鶉業者的六級產業化轉型

日本的鵪鶉產業在諸多問題衝擊下,飼養戶從1970年代極盛期1,000多戶下滑到2021年僅剩27戶,飼養數亦僅剩300萬隻左右。面對嚴峻挑戰,有幾家日本業者積極進行「六級產業化」轉型,亦即整合農業、 工業、 服務業,創造高附加價值,力求突破困境。

國內鵪鶉產業早已有相當歷史,僅鵪鶉蛋年產值便有5.6億元,且已外銷到日本、北美等地。
新聞
將要正名的百萬家禽大軍──臺灣鵪鶉產業發展現況與未來

國內鵪鶉品種源自於日本,早期透過民間當作觀賞鳥引進臺灣,約40、50年前開始發現鵪鶉蛋的經濟價值,開始被農家飼養,早期因飼養人數不多、產值不大、產區分散又副業經營,以致未受到產、官、學界的重視;然而,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產業邁向多元化及產品外銷後,鵪鶉產值逐步上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