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觀賞水族
觀賞魚博覽會17日開展 16萬神仙魚亮相 血鸚鵡新種首發
第10屆臺灣觀賞魚博覽會將在10月17至20日登場,4日漁業署舉辦記者會,搶先曝光5種國內繁養殖的亮點觀賞魚,包括一對16萬、在水裡會閃閃發亮的24K黃金神仙魚、血鸚鵡2.0臺灣之星,以及水產試驗所成功繁養殖的火焰神仙等。漁業署代理署長張致盛表示,有信心今年入場人次會超過10萬人,現場交易能夠突破4千萬。
農委會規劃在桃園設置冷鏈物流園區,擬4年後營運
張淑賢表示,完工後,園區會請加工業者及物流業者進駐投資,也保留一部分土地讓業者自行興建廠區,細部廠區配置仍在規劃中。目前預估政府投資金額至少30億,包含冷鍊倉儲、觀賞水族國際轉運、標準廠房等,若加上業者自行建設廠房、機械設備等相關費用,總投資金額將達50億元以上。
國內觀賞魚研發動能強,觀賞魚博覽會將重返南港展覽館
「2017臺灣觀賞魚博覽會」睽違2年後,將再度於今年9月22日至9月25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隆重登場,本屆活動主軸為「漫遊魚博,水族樂活」,期望藉由欣賞水中生態之美,悠遊於悠閒的情境氛圍中,達到紓壓療癒效果。
小蝦米立大功!觀賞紅斑活額蝦種苗量產再添生力軍
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歷經3年的研究,成功建立紅斑活額蝦(Rhynchocinetes uritai)的種苗量產技術,為我國海水觀賞蝦市場再添生力軍。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觀賞水族產值高達150~200億美元,具有十分龐大的商機。臺灣的觀賞魚蝦繁養殖技術向來獨步全球,而其中小巧精緻的觀賞蝦,每年創造的產值超過新臺幣2億元以上,堪稱小蝦米立大功,實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