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觀賞魚研發動能強,觀賞魚博覽會將重返南港展覽館

文/ 洪嘉鎂 攝影/ 謝佩穎

「2017臺灣觀賞魚博覽會」睽違2年後,將再度於今年9月22日至9月25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隆重登場,本屆活動主軸為「漫遊魚博,水族樂活」,期望藉由欣賞水中生態之美,悠遊於悠閒的情境氛圍中,達到紓壓療癒效果。

屏東縣觀賞水族生產協會於本次展覽有規劃「臺灣原生館」,將展出上百種臺灣原生魚種,包含稀有鰕虎魚、淡水海龍,以及發情時顏色十分豔麗的短塘鱧,頭腹鮮紅,背鰭鮮明,呈現藍黑與雪白斑點,目前協會正在積極研究這些特有種的人工繁殖技術,發展行銷推廣,以呈現臺灣生物多樣性之美。

屏東縣觀賞水族生產協會表示,這些臺灣原生種生長於河川中,不易被發現,直到幾年前才開始被關注,希望能夠建立繁養殖技術,來進行後續的買賣行為,不從野生環境撈捕這些原生種,目前針對原生種觀賞魚的相關計畫將不會觸及保育類生物,也不會展出於博覽會中。

拉瑪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五行風水蝦。

觀賞魚的興起

觀賞魚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2千年前,但產業的興盛則是從歐美國家開始,大約在18世紀的時候,養殖金魚作為觀賞用途已經是歐洲的嗜好之一,而後隨著相關知識普及、飼養技術提升以及交通改善,養殖觀賞魚的風潮拓及全球,物種不再限於金魚,開始有熱帶魚、淡水魚、海水魚、珊瑚甚至是食用魚被作為觀賞魚。

臺灣觀賞魚產業大概從1960年代開始興盛,開始有許多業者投入觀賞魚的繁養殖與進出口買賣,整個發展歷程中值得一提的事情是,1986年臺灣獨立生產出血鸚鵡魚,討喜的紅色以及可愛的外型非常受到國內外市場喜愛。1990年代,全球出現經濟不景氣的問題,以至於觀賞魚的產業發生衰退的情況,但近10年仍有許多專家學者投入觀賞魚物種的研究,從建立繁養殖技術方法到品系花色的相關研究都有亮眼成果。

介紹即將在觀賞魚博覽會展出的臺灣原生種。

國內研發動能強勁

近年有業者嘗試用育種技術,對觀賞蝦進行體色的篩選、培育,繁殖出具有特殊體色的水晶蝦,像拉瑪國際將不起眼的黑殼蝦經由多代的篩選培育,繁殖出具有純色體色的五行風水蝦,由於五行蝦能適應8度至35度的環境,可以在家裡自行繁殖,因此深受國內外喜愛。

本次觀賞魚博覽會有展出聖殿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歷經多次篩選、培育而成的紅色系水晶蝦「血絲虎紋」以及首度公開的夢幻藍色系水晶蝦「水晶藍虎紋」;另外水滸傳神仙魚繁殖場耗時4年將神仙魚培育出具有多種體色呈現的新品種「阿凡達神仙魚」,隨著光線照射的角度不同,會出現藍、綠等金屬色澤,預計10月份將會公開販售。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表示,臺灣觀賞魚產業擁有高附加價值、高產業關聯、高科技以及低資源的運用。漁業署說明,臺灣具有成熟穩定的繁養殖操作技術,觀賞水族活體極具發展潛力,而觀賞水族活體產值於105年達到新臺幣10億元,加計其他周邊產業(飼料、水族箱、維生設備及燈光等),整體產值可達新臺幣36.7億元。

針對觀賞魚隨意野放可能會造成的生態問題,農業科技研究院水產科技研究所所長林學廉表示,主要是擔心放生團體大量購買野放,大多數的觀賞魚在野生環境存活的機率較小,除非是肉食性觀賞魚種就有存活的機會,之前在日月潭就有發現紅魔鬼的蹤跡。如果消費者無法繼續飼養觀賞魚,可以詢問鄰近水族館,或是聯絡水試所、海生館等研究機構詢問是否可以協助回收。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於展前記者會致詞。

 


資料來源:

臺灣觀賞魚產業發展之研究

強化觀賞魚繁養殖場疾病 監測以提升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