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海馬選育、多元利用,創產業、資源與生態三贏

內容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科技處 文、圖片提供/ 黃之暘

海馬向來以其可愛逗趣的模樣,以及眾人知曉的雄性托育行為,而成為水族市場甚受喜愛的飼養對象,但若不以水族飼養寵物定義活生海馬,海馬在多人腦海中的印象,則多頻繁出現在傳統藥材、南北乾貨乃至藥酒食補中並有廣泛利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近年以科技計畫補助海洋大學開發相關繁養殖技術,並嘗試尋求多元利用及落實產業應用,顯著提升相關技術層次、完善周邊設備且資訊普及傳遞,推動海馬飼養培育使之成為兼具休閒娛樂與寵物飼養功能,並同時涵蓋景觀、療癒、生命教育與科普知能傳遞等豐富價值的新穎水產養殖對象。

觀賞水族市場中的海馬,種類、品系、以顏色為主的形質特徵與性別比例,成為決定欣賞價值與商品價格的關鍵;圖為經體色調控後呈現銘黃色的三斑海馬(H. trimaculatus)。

隨近年海馬生理活性物質與調理效能,陸續被以科學分析方式檢驗與確認後,不但讓海馬成為多元利用的水產生物與養殖對象,更因為全球貿易已將海馬屬所有物種(Hippocampus spp.)列作附錄二(appendix II)中,成為珍貴稀有的保護對象,因此若作為商業流通供應,除需以人工繁殖方式累代至F2,亦需在貿易流通時取得相關證明文件;而如此的限制,對於從適合理合法的商業利用,反倒形成門檻與保障,因而成為產業投入繁養殖培育技術發展的主要考量與動力。

海馬繁養殖在觀賞水族缸中即可進行,不論是俗稱巴西紅海馬的吻海馬(H. reidi)、大肚海馬的澳洲膨腹海馬(H. abdominalis),或是臺灣周邊海域即有堪稱豐富分佈的三斑海馬(H. trimaculatus)與庫達海馬(H. kuda),從個人、繁養殖場乃至大型或公眾水族館與試驗所,多有相關繁殖記錄;甚至在歐美與東南亞,亦不乏商業利用之持續生產。

不過目前由農委會支持及農科院輔導,並由海洋大學養殖系所發展的海馬養殖技術,卻在生產方向、方式、商品形式乃至針對市場,有相對完整且創新的規劃;除希望具體提升繁殖育成效能、擴增產量並持續產出,同時分別針對傳統藥材、觀賞水族、生醫保健、文創工藝等四大領域發展的多元利用,也為海馬繁養殖的持續產出,勾勒出完善具體的利用發展與加值行銷。

目前穩定的技術除可正確掌握幼魚離親時間,同時亦可藉由初期餌料的多元組成,明顯提升離親幼魚之活存率與數量。

在海馬選育上,相關技術之發展係依據諸如不同種類或品系之形質特徵、成長速度、最大體長、產仔數量與活存率等生物屬性,並配合分段繁殖、後端商品形式並針對市場需求,設定主要生產對象;例如在計畫中建構的體色調控技術,便讓色彩多變的吻海馬、高冠海馬(H. barbouri)與棘海馬(H. spinosissimus),成為供應觀賞水族之主要組成,而產量驚人且成長速度明顯的三斑與庫達海馬,則設定為傳統藥材及生醫保健應用的培育對象。

此外,在繁養殖培育過程分別建立親種培育與選育、適當性比(sex ratio)及其年齡與體型配比,加諸餌料生物生產、滋養與投餵技術開發,並配合不同成長階段進行飼養密度、水質調控、健康管理與形質特徵修飾與誘導,則讓海馬在純粹的水產養殖對象外,多了以資訊、技術、生產量能與生產醫學平臺為主的加值空間與發展潛力。

而多元利用,則是海馬量能培育的最初發想與具體應用。活生海馬可供作觀賞水族飼養與展示,而其特殊的攝食、溝通、配對與托育行為,亦不啻為生命教育或科普知能的最佳傳遞與代言物種;當然,其緩慢動作、複雜行為、多變體色與饒富趣味的攝食與繁殖行為,也成為兼具欣賞與療癒等雙重功能的飼養對象。

海馬在調養補益上的功效,也讓牠們成為傳統藥材市場,乃至新興保健素材、機能食品乃至生醫取材上的關注焦點。在野外族群規模困頓、棲地遭受持續破壞與縮減,以及國際貿易規範相對嚴苛的狀況下,海馬之繁養殖培育、量能生產與多元利用,或許可提供產業、資源與生態海洋環境三方皆贏的具體解決策略!

澳洲膨腹海馬(H. abdominalis)的幼魚(右)甫離親後即有將近2公分的體長,惟一胎僅具30~80尾,讓其產能略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