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徐嘉君
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與「找樹的人」團隊、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徐嘉君共同策劃,調查臺灣紀錄第三高巨木「桃山神木」所在谷地森林碳儲存量,過程並由生態紀錄片導演麥覺明拍攝成紀錄短片,今(1)日正式發表。保守估計這處巨木森林總碳儲存量約每公頃2,220公噸,打破目前世界最高的澳洲維多利亞省森林紀錄。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臺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專門研究著生在樹上的「附生植物」(epiphyte)的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雖然自陳個性不是很適合當科學家,「執行計畫全憑好惡,不喜歡的事逼我做也做不好」;但她因研究附生植物開始爬樹,因爬樹開始想找臺灣最高的巨木,最終找到「倚天劍」,一舉刷新東亞最高樹的紀錄,為臺灣森林留下指標性的意義。
「找樹的人」計畫主持人、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專長附生植物研究,因研究附生植物開始爬樹,因爬樹開始尋找巨木;她在棲蘭保護區的研究找到影響附生植物組成的關鍵因子,證實氣候變遷改變附生植物族群面貌,也恰在今年2月登上SCI國際期刊《Forests》發表。《農傳媒》邀請徐嘉君回顧尋找臺灣最高樹一路來的經驗及思索。
2006年發表的新種觀霧豆蘭,是一種稀有的臺灣特有種附生蘭,當初發表的模式標本是由植物學者許天銓先生在颱風後於新竹縣五峰鄉觀霧地區地面撿拾,種植於溫室之中開花確認為新種。觀霧豆蘭偏好的棲地是老熟的原始林,其生長狀況將可作為棲地生態良窳的指標,以及氣候變遷對該生態系潛在影響的參考。
有些沒說出來的心聲是:找樹的人不可能熟悉全臺灣山林裡的巨木,我其實還蠻想訪問這些人稱的山老鼠,他們所知有關山林裡的祕密。沒想到本次找樹的人深入塔克金溪進行巨木探勘時,遇上不為人知的香杉墳場,恰恰可以回答之前所面臨的大哉問,而且一次講個明白。
我們沿著營地邊坡上攀,目標巨木的海拔約比營地高100公尺,上到稜線較平緩處,獵人指著樹縫間的一段直挺挺的白色樹幹說:我看就是那棵。我也同意,這次不用拿著GPS一一比對巨木,也太順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