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外銷
臺灣2020年成功成為口蹄疫非疫區後,農業部積極輔導國產生鮮豬肉重返國際市場,屏東縣崁頂鄉嘉一香食品公司成功獲菲律賓40呎櫃約22公噸的豬肉訂單,今(11)日正式封櫃啟航,這是臺灣從口蹄疫區除名後首櫃生鮮豬肉出口案例。
在火雞的食材歷史中,日本人統治臺灣時的相關作為,其實是一個比何時何處輸入,更值得投注目光的議題。火雞之進入臺灣人的飲食文化,大概不能捨此時而它論。事實上,戰後臺灣農政單位的相關措施,在策略上仍然延續日本人的規劃,而1910年至1980年間臺灣本土火雞飼養數量基本呈現持續上升的大勢,則足以說明這個時間縱軸上的發展特徵。
中國日昨以我國輸銷芒果檢出「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為由,宣布暫停我國芒果輸入,農業部農糧署長胡忠一今(22)日受訪指出,芒果表皮光亮,殘留介殼蟲機率很低,其他貿易國家沒有反應過介殼蟲問題,中國聲稱查到2批他至今覺得「奇怪」;農糧署將輔導農民出口芒果單價高的先進國家,並建立供果園制度。
臺南玉井蒸熱廠94年啟用至今,因設備老舊加熱不均,4分之1果實因受熱傷害而耗損。農委會補助臺南市政府汰換日本新式蒸熱設備,斥資5,400多萬元,今年芒果季正式啟用;新設備蒸熱處理時間短,果實良率近100%,儲架壽命可達2周,處理後的芒果吃起來仍與現摘的無異。
國產鳳梨在4月底前因氣溫偏低、品質不穩,但4月下旬至今氣候顯著回暖,現在鳳梨品質「正得時」,國內批發及出口價格均比往年更高,日本茨城縣笠間市長山口伸樹今(11)日受農委會農糧署邀請訪臺,宣布持續採用臺灣鳳梨作為日學童營養午餐水果。
鳳梨產季到來,臺南產區29日到貨量約2萬臺斤、是近5年同期最多,立委蘇震清擔心今年鳳梨產量大增,恐怕致產地價格不好,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30)日表示,今年因氣溫較晚變熱,鳳梨需要多一點時間才會變甜,農委會啟動加工收購至少7千公噸,外銷2萬公噸,國內促銷目標7萬箱,這周價格會開始拉起來,「一定要做到」。
2022年8月3日中國大陸以我國冰鮮白帶魚及冷凍竹筴魚食品外包裝驗出新冠病毒為由,禁止該等品項進口,經農委會循正常管道溝通反映,15日接獲中國大陸官方文件指出,已取消冷鏈食品通關時實施新冠病毒的核酸監測檢驗等措施,宣布即日起恢復臺灣冰鮮白帶魚、冷凍竹筴魚向中國輸銷。
番石榴在臺灣經過多年品種改良,爽脆清甜的口感跟高營養價值的特性,已成為最受國人喜愛的水果之一,亦是旅外僑胞或外國觀光客來臺灣必吃的水果,加上幾乎是周年可生產的特性,使得番石榴不但是臺灣的國民水果,也是具備外銷潛力特性的果品。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經過近10年的諮商爭取,美國於2019年10月通過檢疫規範、同意臺灣番石榴鮮果輸入美國,然而過去保鮮技術無法克服使得出口量一直無法擴大,所幸農委會科技處投入冷鏈技術研發、開發出番石榴輸美的技術條件,在產官學研公私協力下,於去(2022)年12月實際海運出口,以40呎貨櫃運至美國洛杉磯,既符合檢疫條件又確保到貨品質優良,順利進入美國通路販售,終於在美國也能吃到臺灣爽脆清甜的番石榴。
臺灣農產品常因供需失調而價格起伏,近年面對全球化競爭,更凸顯建置完善冷鏈的急迫性。2022年8月,全國第一座國際級保鮮物流中心於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簡稱農科園區)正式啟用,目前承攬該物流中心營運的全日物流董事長陳旭初強調:「臺灣冷鏈物流已進入全新時代!」建構具備一條龍式的智慧冷鏈物流系統,從採後處理(預冷、洗選、截切、加工、分級包裝)到倉儲、配送,不僅對內可協助穩定蔬果產銷,對外可強化臺灣農產外銷競爭力,更將是全球落實永續精神,解決碳排放等議題的先鋒行動。
農委會農糧署推動建置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中興米」品牌的聯米企業公司是首批參與契作集團產區的糧商,5年前起即將契作臺灣米成功外銷澳洲,今年預計再銷澳180公噸,今(14)日舉行封櫃啟航儀式。農糧署長胡忠一表示,銷澳臺灣米售價每公斤38、39元,比公糧收購價格更好,「當然要外銷,不要賣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