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10月號 新農業網路行銷 網紅及電商 產量到流量實戰

傳統農業與數位科技的碰撞,會產生什麼結果?數位科技早已融入日常生活,智慧型手機就是代表之一。產銷履歷等資料到倉儲物流、電子商務的營運少不了數位技術,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等智慧農業也可透過網路銜接到手機介面,農民還能拿手機拍照片、影片,透過社群媒體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生活數位化讓農產銷售管道更多元,改變了行銷方式,流量的確可能化為銷量!

土壤有機碳是土壤碳匯的關鍵,也攸關農業生產、生態系統服務等面向。(攝影╱Drazen Nesic on Pixnio CC0)
豐年雜誌
土壤有機物特性與增匯要領(上):腐植質固碳同時保肥 微生物具關鍵角色

大自然碳循環中,每年有近六成循環量進出陸域生態系,土壤是最大陸域碳庫,土壤有機質(soil organic matter, SOM)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維持農業生態系統土壤碳匯的穩定性極為重要。土壤的有機碳控制並影響多種土壤特性,也具農業生產與生態系統服務方面的作用,土壤有機物質的特性、形成機制與增匯要領值得重視。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9月號 米糧雙贏 稻作精進 雜糧進擊

水稻是國內最重要的農產品,除了生產面積最廣、產量最多,近年產值約維持在350億元左右,也是國人最重要的主食。然而,臺灣稻米年產量常年高於消費量,產量過剩導致價格難以提升。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雖然確保了糧食安全,卻也如同加重水稻生產的砝碼,與產業如何平衡?

這個可能性就在土地上,稻米與雜糧就像身處蹺蹺板的兩端,栽培量此升彼降之間,兩個產業卻可能達到互補互足,走向米糧雙贏之道。

玉米種植可以對增加土壤碳匯有所幫助。(圖片來源/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豐年雜誌
氣候變遷下栽培管理:玉米對土壤碳匯的貢獻及環境需求(中) 《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三》

全球土壤有機碳(SOC)估計有15,500萬噸,大氣圈含7,600萬噸的碳,活植物體中則有約5,600萬噸碳,因此土壤是陸地最大的有機碳(organic carbon, OC)匯區。在過去200年,生態系統中損失50%的有機碳,因此讓土壤增加碳匯,對於減緩地球暖化有顯著功效。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組織於2015年巴黎會議提出「千分之四倡議」(4 Per 1000 Initiative: Soils for Food Security and Climate),倡議提高土壤有機碳以緩和地球暖化。

紅樹林碳匯能力優異,也具備濕地生態系等多項價值。(攝影/Chan Richie on 123RF)
豐年雜誌
自然碳匯、碳權走到哪?國內正跟上國際趨勢:跨國組織「漂綠」爭議、方法學更新值得借鏡

碳抵換權讓農業部門受到關注,植樹造林等以自然為本(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方法屬於碳抵換權,可自大氣中移除或固定溫室氣體的造林固碳,更能帶來莫大的生態與社會效益。但新植造林有碳匯,並不等於碳權,還要透過國家設立或認可有效方法學,各國地理環境不同,尚須建立「各地區適用」的碳抵換權計算方法,也就是適合該國使用的自然方式移除溫室氣體之方法學,且須通過主管機關核准施行。

位於將軍巷埔里的玉米田。
豐年雜誌
土壤碳匯潛力高 改善土地管理農業有韌性:「不整地」讓農地好起來 池上米減肥作淨零

土壤是地球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自然碳匯,適當的農業土地管理,不僅可減少肥料及人工成本,生產更有利潤,也能減少碳排,累積有機質,進而增加土壤碳匯。

臺南北門農友劉榮友操作不整地栽培,讓作物與雜草共生,即使還沒有賺到碳權,他生產的硬質玉米更具氣候韌性、產量穩定。宜蘭二期休耕綠肥改種「滿江紅」、臺東池上以「點肥」農機深層施肥,可減少水稻田的甲烷排放及施肥量。

新聞
首屆大腳印獎13位得主出爐 綠色保育國際化特設年度特別獎土壤碳匯

從事農業耕作也能與環境共好,農委會林務局與慈心基金會推動綠色保育標章已有12年,促使農業活動兼顧生計與保育,今年共同舉辦第1屆綠色保育「大腳印獎」,遴選出13位典範農友,生態操作組、生態營造組各有6位農友獲獎,年度特別獎土壤碳匯組有1位農友獲獎,大腳印獎3年才會舉辦一次,機會難得。

稻米
封面故事
農糧產業的淨零攻略 聚焦土壤管理、推展負碳農法、研發生物性資源

淨零碳排已成為國際間炙手可熱的趨勢,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臺灣農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臺灣整體約2.22%,相當於500.6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雖然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遠不及石化工業,但我們也希望能為生態環境的永續,善盡一份心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表示,如何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達成農委會2040淨零目標,是農糧署接下來的核心要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