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糧產業的淨零攻略 聚焦土壤管理、推展負碳農法、研發生物性資源

稻米

稻米是臺灣糧食大宗,每年水稻收成後剩餘的稻草與稻穀,可製成畜舍 墊料、苗床栽培介質及堆肥。(攝影/林韋言)

文/何宜嬨 人物攝影/吳尚鴻

淨零碳排已成為國際間炙手可熱的趨勢,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臺灣農業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只占臺灣整體約2.22%,相當於500.6萬公噸的二氧化碳。「雖然農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遠不及石化工業,但我們也希望能為生態環境的永續,善盡一份心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表示,如何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前提下,達成農委會2040淨零目標,是農糧署接下來的核心要務。

土壤是儲存二氧化碳、減緩全球暖化的一大天然碳庫,但經研究顯示,臺灣農地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偏低,推測為施肥量過多所致。「臺灣氣候屬於高溫多雨,一年可三期作,施肥次數較多,農田容易累積太多肥料,造成土壤鹽化,而肥料中的氮會讓微生物過度活躍,加速消耗土壤中的有機質。少了有機質,土壤就很難保存二氧化碳。因此,增加土壤碳匯是農糧署在淨零行動中的首要標的。」胡忠一說明,「減量」即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增匯」則是增加土壤碳匯,將碳貯存於土壤中。

農委會農糧署署長胡忠一
農委會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認為,購買國產食材不但能支持臺灣在地小農,亦能縮限海外運輸的碳足跡,發揮減碳效益。

治標又治本 資源循環再利用

胡忠一闡述,農委會歷經27場次巡迴系列座談,蒐集產、官及學界等各方專家的研討意見,綜整為「減量」、「碳匯」、「循環」及「綠趨勢」4項主軸,共59項措施。其中,農糧署主要負責11項執行措施,如建立農業生產碳排資訊、確立低碳農糧生產模式、強化土壤管理方式及建構負碳農法。「我們很早就開始加強土壤管理、研究負碳農法與開發生物性資源,現在搭配淨零碳排政策,一併將相關措施系統化,讓更多人看見臺灣農業投入維護自然環境的努力。」

農糧署於行政院「負碳技術工作圈」主責「土壤碳匯」,連同海洋與森林碳匯,向國家發展委員會爭取4年科技計畫預算,將用於開發淨零計畫排放技術、建立量測方法機制。「在強化土壤管理方面,我們跟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碳匯研究暨推動中心』合作,分析土壤碳儲量、繪製碳儲潛力分區圖,正一步步打造專屬於臺灣土壤碳匯測量的標準作業程序;在建構負碳農法部分,大力推廣具有負碳功能的作物品種跟栽培技術,比如免耕、覆蓋作物搭配不整地栽培法、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等等,有助於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農業生產過程中溫室氣體的排放。」他以水稻為例,每年收成後約剩下179萬公噸的稻草、36萬公噸的稻穀,若將稻草切碎後拌入土中,可增加土壤有機質;稻穀則可用於畜舍墊料、苗床栽培介質及堆肥。

此外,農糧署亦積極研發生物性資源,將果樹枝條、竹材等農業剩餘資材,重新做成燃料棒;農膜與育苗盤等塑膠剩餘資源,經適當處理,可轉換成循環利用的加值資材;推動農機電動化、輔導批發市場加裝太陽能板供電,均能降低石化燃料的使用。

「近年來,我們廣推農機電動化以提升耕作效率,目前全臺約有30萬臺農業機具。從2019年到2021年之間,一共補助了15萬8,000臺,儘管推廣農業機械化的初衷,是想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但每臺農機1年平均使用600公升的汽油,每1公升汽油會排放約2.5公斤的二氧化碳,長遠下來也不是辦法。所以從2022年起,開放3,000臺的電動農機補助,補助款也從原先汽油農機的三分之一,提高到二分之一。」

農膜
農膜可抑制田間雜草叢生、保持土壤溫度與溼度,但每年廢棄農膜的數量十分可觀。農糧署實施「農膜回收機」購買補助,以期減輕人工回收農膜的負擔。

食農合一 展望農業碳市場

胡忠一認為,臺灣農業具有充沛的生產能量,只是特定作物的生產成本較高,反而進口還比較便宜。「好比市面上看到的雜糧,有94%都是進口的,進口食品的食物里程很長,運送過程中製造的溫室氣體也不少;相形之下,購買本地食物不僅是支持臺灣在地小農,在縮短碳足跡的同時,還能避免長途運輸所衍生的食物變質問題。」

在食安議題高漲、綠色消費意識抬頭的時代,栽種形態成為消費者選購農產品的考量因素,亦是農民落實減碳的方法之一。「有機農業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不使用農藥跟化學肥料,能減少土壤翻耕時甲烷、氧化亞氮的釋放,有機質也比慣行農法來得多。截至2022年2月為止,臺灣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的面積共有1萬7,209公頃。換算下來,每年可減少約200公噸化學農藥、2萬公噸化學肥料用量。對於從事有機或友善環境耕作的農民,我們有提供每年每公頃新臺幣3~8萬元不等的『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和『生態獎勵給付』,以及有機農業的肥料補助。希望透過節能設備跟減碳增匯措施的補助誘因,提升農民參與淨零的意願。」

「我們打算將碳足跡跟產銷履歷做結合,而這個驗證機制也不光是臺灣國內訂好就好,也要和國外相互承認才有更大的市場效益。」胡忠一以2021年臺灣農產品進軍日本東京奧運為例,即是產銷履歷「TGAP 2020 PLUS」驗證方案為臺灣農產品的外銷開拓了嶄新局面。

「TGAP 2020 PLUS是產銷履歷加上IPM(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有害生物整合管理)、ICM(IntegratedCrop Management,作物整合管理)的成果,在符合經濟效益的範圍內,儘量不用化學農藥將生物趕盡殺絕,並達到生產節能的效用。下一步就是產銷履歷的優化升級,除了既有的每公頃補助1萬5,000元環境獎勵金外,還會再加碼5,000元。」胡忠一期盼,以鞏固土壤碳匯管理為基底,待碳權交易制度建置完成、產銷履歷連結碳足跡後,將帶動更多農友響應減碳增匯行列,齊心協力邁向淨零志業。

火龍果產銷履歷
臺灣產銷履歷制度積極與國際標準接軌,有助於臺灣農產品拓展海外市場。(圖片提供/農糧署)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