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屬於穀物類的一年,身為農藝學者、種子學專家、永續農業的倡議者,郭華仁積極參與各項小米復育推廣活動,其中不少種原是由他聯繫才從國外回到臺灣。
豐年雜誌
帶「走失」小米回臺灣 農藝學者的永續願景:族人、農民自力保種 種子傳遞文化與農業

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是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價值的重視,肯定小米為潛力糧食作物。為響應全球糧食議題,臺灣各地推廣活動陸續展開,這之中經常可以看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的身影,他擔任召集人、引言人、顧問等,連結相關單位、民間團體,成為串聯各方、匯聚力量的靈魂人物。

種子生活節讓大人小孩都能更親近日常飲食,玻璃管中裝著數種雜穀(油芒、高粱、龍爪稷、小米)穗。
豐年雜誌
一顆種子的消失 意味著一項飲食文化的消滅:邁入第六年的種子生活節

種子是飲食作物的生命根源、一方土地的文化特色、人們心中的味蕾記憶。人類依賴糧食為生,形形色色的種子孕育出多樣性的食,造就豐饒的飲食文明,種子確切地維繫著人與人、與環境,以及與餐桌的關係。然而,近代人類社會變革愈見快速,尤其20世紀以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全球人口在農業綠色革命後的半世紀內增長一倍,在自然環境的巨大變異中,許多曾經隨處可見的種子與作物,在缺乏永續觀點與市場競爭淘汰的發展下,已逐漸消失。

Nieqo Soqluman示範捆小米束。(攝影/郭正偉)
新聞
國際小米年 林試所攜手卡里布安村策劃傳統穀物展 小米、臺灣油芒現蹤台北植物園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特別策劃「國際小米年傳統穀物與部落文化」展覽,並攜手卡里布安村的布農族人提供品種種原,包括紅小米、分岔小米等5種部落常見品種,還有「超級食物」臺灣油芒、龍爪稷,栽植於台北植物園內,藉推廣部落傳統作物與知識,讓大家進一步認識作物多樣化與生態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