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究竟臺灣豬的競爭力目前來到哪個階段?產官學界如何協助產業重塑更強健的體質?盤點農委會百億基金計畫並深入全臺產業現場,由內而外的轉型工程正在各個角落發生,令人期待臺灣豬的破繭重生,不止於口蹄疫拔針後的狂喜,更將繼續穩健地實現接軌國際級水準的永續願景。
有別於大量生產的商業啤酒,精釀啤酒業者堅持少量多樣與原創精神,經過無數次試驗,耗資費時推出各種酒款,有的獵奇奪目,有的雋永暢銷,帶給世人無窮驚喜。臺灣農業技術精良,品項繁多,提供釀酒人源源不絕的創作素材,各大精釀啤酒品牌,近年爭相從臺灣在地農產汲取創意,以釀酒工藝淬鍊出新滋味,在各項國際比賽大放異彩。精釀啤酒精神,象徵的是無限可能,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支爆紅的作品會是什麼。
一邊是具價格優勢的美紐澳鮮奶叩關壓力日增,一邊是國人對鮮奶的需求持續擴大,臺灣鮮奶的機會與挑戰並存,不僅亟須重塑國產鮮奶的特色與優勢,酪農業產官學界也正分別研擬不同的備戰策略,從升級自動化設備、研發國產飼糧到鑽研乳牛三大淘汰因素的乳房炎預防、跟進動物福利標章的全球趨勢等,希望帶領產業再次挺過貿易開放威脅,也期許能讓臺灣人繼續對國產鮮奶感到驕傲與信賴!
隨著國外風行已久的園藝治療在臺灣生根,並因地適宜長出自己的模樣,各方園藝療法工作者正在不同場域默默耕耘中,例如和美綠色照顧站,設計多種室內外園藝課程,喚起農村長輩的笑顏;雲林臺大醫院開闢食農基地,讓精神科病人藉由栽種蔬果,走在穩定的復健之路上;田尾鄉園藝業者,不只賣花材,更想幫助顧客在園藝中找回幸福感。平常接觸園藝,指的是人照顧植物,園藝療育則是主客互換,讓人利用花花草草照顧身心靈。一起把你的心,交給園藝來療癒吧!
本期《豐年》邀請專家學者深入探討植物益生菌,同時請農友分享經驗,蘇力菌如何有效防治斜紋夜盜蛾?木黴菌為何可幫助作物對抗高溫、寒害、淹水、乾旱等環境逆境?液化澱粉芽胞桿菌又是如何大顯神威,可以抗病害、促進生長,還可提升禽畜換肉率?一起來認識這些厲害的植物益生菌吧!
豐年七十週年特刊,醒目的「豐年」刊頭,復刻自1951年7月15日發行的《豐年》創刊號,別具歷史意義。封面為楊英風在1951年的木刻版畫作品「豐年」,此作原型出自《豐年》一週年特刊的漫畫,主人翁一手拿著《豐年》,一手拿著稻穀,臉上堆滿笑容,四周充滿了各式水果及農作物,似在傳達只要詳細閱讀《豐年》,就會有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