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14 頁
日本進口食品調整高風險管制措施 姜至剛:遺傳致癌風險千萬分之一
臺灣大學毒理學研究所教授、腎臟科醫師姜至剛表示,根據近三年日本食品輻射劑量監測資料,攝食日本食品可能增加國人游離輻射暴露量每年平均0.17%至0.28%毫西弗(mSv),換算致癌及遺傳效應風險不到千萬分之一,風險幾乎可忽略。
春節前及年節中兩波大雨釀病害 農委會公告屏東洋蔥現金救助每公頃3.6萬元
屏東恆春半島冬季盛行落山風,可以吹走濕氣,有利洋蔥生長,洋蔥品質特別好,但今年在1月底農曆年前及年節中降下兩波較大的雨勢,田中積水潮濕,竟使恆春、車城等地洋蔥普遍感染病害,因此時正值蔥球膨大期,將影響今年洋蔥產量。
抗3種病毒!南瓜「種苗亞蔬3號─主樂」產量高 低醣時尚加工更容易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與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合作,育成抗病南瓜新品種「種苗亞蔬3號─主樂」,可抗3種常見的南瓜病毒,栽培管理更容易;種苗亞蔬3號果型大小與一般中國南瓜差不多,但單株著果數多出市售品種2至4顆,產量更高。
【農委會主委新春專訪02】稻作四選三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國人不挨餓權利入食農法
國內稻作四選三、大區輪作及收入保險三大制度於2022年全面上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目前全國水稻種植面積28萬公頃,如果能透過新措施實施,進而減少3、4萬公頃,稻米價格可望提升,農民收入就會增加,今年將是稻作產業轉型重要的一年。
新品種蕙蘭「台農1號—大吉大利」、文心蘭「花木蘭」 未來年節花卉新選擇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育成蕙蘭「台農1號─大吉大利」,以及文心蘭盆花新品種「台農8號─花木蘭」,這兩個新品種蘭花花期在11、12月及農曆年節間,因國曆年及農曆春節前是重要的花卉銷售時段,新品種有助國內市場銷售,還有外銷東南亞、歐洲及日本的潛力。
春節出遊登山 使用「登山留守人」服務確保登山安全
今年春節連假長達9天,不少人想利用連續假期出門登山,農委會林務局呼籲民眾選擇具有完善指標步道從事登山活動,若是挑戰較具難度路線,可以使用林務局與台灣戶外安全推廣協會合作推動的「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服務機制,就有專業志工留守。
綠肥新選擇 種水生滿江紅也可領每公頃4.5萬元
水生蕨類植物滿江紅可與藍綠藻共生,具有固氮功能,經農委會農糧署審議通過,納入111年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基本環境維護(休耕)可種植綠肥作物項目,是第一個水田種植的綠肥作物。
臺版官方櫻花預報系統上線 日月潭八重櫻春節間半開
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與中央氣象局歷經4年研發,今年首度公開「臺版」櫻花花期預報系統,預測南投日月潭的八重櫻在年節期間、2月上旬最多半開,情人節過後2月16日至23日才有8成以上盛開,是最佳賞花期。
支持農業產銷調節、永續經營 農糧署頒獎致謝19家企業與團體
久津實業去年起以產銷履歷芭樂、檸檬製作果汁,支持臺灣農產品及農民;台肥更相繼採購柑橘、甘藍、芒果、文旦、鳳梨及釋迦等,協助農產品產銷調節。農委會農糧署今(24)日表揚110年農糧產品行銷貢獻卓著的公、民營企業及農民團體代表共19家。
豐產無銹病 青割玉米「台農8號」今年可望授權量產
中熟品種青割玉米「台農8號」,播種後到採收期只要90到100天,產量又高,子實糊熟期採收鮮重每公頃約50公噸,相較國內種植最廣的「明豐3號」多出15%至20%,而且在田間自然環境下未發現銹病病徵,可減少用藥,讓乳牛吃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