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二十年的臺灣農業02】日本稻作轉型啟示 用補貼引導米價貼近市場機制 提升農家經營規模

臺灣農地零碎、經營規模小,稻米生產成本偏高。(圖片來源/豐年社資料庫)

臺灣農地零碎、經營規模小,稻米生產成本高,價格缺乏市場競爭力,過去難以打入日本市場,但上達糧業國際公司自2020年迄今,成功將臺灣種植最廣的「台南11號」良質米銷日近9千公噸,並且能以小包裝產品形式來到日本消費者餐桌。

臺灣米的品質在日本市場是有競爭力的,上達負責人吳秀里坦言,但若沒有農委會獎勵稻米外銷的協助,想打入日本市場,「說老實話、沒有辦法!」

臺灣有能力種出高品質的稻米,2019年臺東池上老農謝美國曾以有機栽培水稻「高雄147號」,打敗逾5千組國際選手,一舉奪下日本「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金賞大獎。

協助謝美國送件參賽的大倉企業公司顧問簡碩宏表示,臺灣稻米可有90分以上的水準,但日本市場只要求80分,而且全年品質穩定的稻米,臺灣米有好品質,但品質無法穩定,「維持穩定做不到,日本是不會下單的」。

2019年臺東池上老農謝美國曾以有機栽培水稻「高雄147號」奪下日本「米‧食味分析鑑定競賽」金賞大獎,臺灣稻米的品質有外銷日本的潛力。(圖片提供/農糧署)

自由貿易是機會?是挑戰?國產稻作產業亟待轉型

生產成本過高,品質無法穩定,是臺灣稻米行銷國際的硬傷,產量過剩更是政府財政沉重的包袱。臺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前,曾透過休耕補貼措施嘗試減少稻米生產,2004年缺水停灌,稻作種植面積還曾一度少於休耕面積;但由於休耕補貼每年要花掉政府100億元,且2007至2008年遇上國際油價上漲、糧食危機,才有了後續休耕地活化等政策,讓稻米產量繼續成長。

2000年前三年臺灣稻作面積平均35萬公頃,歷經20餘年努力,至今稻作面積仍有27萬公頃,每年超產10萬至20萬公噸,公糧庫存已接近安全存糧3倍,但每年仍得花150億元預算保價收購。

我國稻米供應主要以國內生產為主,加入世貿後稻米每年進口配額量144,720公噸,近20年平均進口比率9.6%。

我國稻米進口比率概況。(資料來源及製表/農科院資深研究員陳逸潔)

去(2021)年9月,我國正式遞件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國內稻作市場未來可能也得面對國際的挑戰,以CPTPP成員國來說,臺灣米價僅次於日本,比稻米出口強權澳洲及越南都高。

世界第五大糧商、澳洲SunRice公司稻米產品8成出口,供應全球60幾個國家,上達糧業是其在臺灣的總代理。吳秀里說,SunRice產品賣到日本20多年,在日本盲測,當地人吃不出品質與日本米有何差異;現進口臺灣受限關稅配額,售價約每公斤150元,除了電商平臺,只能進入city’super、Jasons等高檔超市通路販售,但若臺灣是完全的自由市場,「澳洲米非常有競爭力」。

簡碩宏也指出,近兩年受到疫情影響,日本餐廳用業務米銷路受阻,價格跌了快3成,60公斤裝只要日幣8千多元,若賣來臺灣,加上關稅、運費,成本大約只要新臺幣每公斤55元,且米質相當於臺灣一等米,在臺賣每公斤100元很有競爭優勢,「大家不搶翻才怪」。

臺灣稻米生產成本高,粒粒是金,價格缺乏市場競爭力。(圖片提供/農委會)

因稻米是國內種植最廣、栽培農民最多的作物,國際談判一定優先予以保護,但國際談判能爭取到多久的調適期還未知,臺灣超產過多、價格卻高的稻米,很可能淪為競爭對手談判的籌碼。貿易自由化對體質欠佳的農產品難免產生衝擊,然而危機也可以是轉機,把握進入CPTPP的機會,稻作產業亟待轉型。

日本調整20餘年  政策引導稻作產量、補貼法趨近市場機制

國內稻米產量過剩,加入國際貿易組織還有開放一定進口數量的義務,生產成本太高缺乏國際競爭力,稻作產業結構也亟需調整,乍看之下是臺灣稻作產業的困境,實際上卻也是日本國內曾經面對的問題。

日本1950至70年代也曾發生稻米庫存過多,花費好幾兆日圓打掉庫存的慘痛教訓。因保價收購有助支撐稻米市場價格,卻也給了農民增產的誘因,因此日本1998年斷然取消保價收購,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說,日本從1998年取消保價收購至今,稻作政策已歷經6輪調整,不是為了進入國際經貿組織才開始改革。

取消保價收購後,為了緩和農家收入變動,日本實施「稻作經營安定對策」,因應國內生產成本高於國外生產成本,給予「固定給付(直接給付)」;為了避免市場價格波動衝擊農民,另提供「變動給付」,只要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就啟動補貼。

臺灣稻作面積仍有27萬公頃,每年超產10萬至20萬公噸。(圖片來源/彰化縣政府農業處)

陳郁蕙表示,政府提供給付穩定農家生活,不僅是轉換補貼形式,農民生產須符合「生產目標」數量才能獲得給付,日本以此控制稻米生產不過剩;她說,農業沒有農民將無法發展,照顧農民天經地義,但日本在提供補貼支持的同時也要求農民配合政策,引導產業轉型。日本自1970年代即將稻米列為生產目標控制的重要品項,直到2018、2019年才取消。

不僅如此,政府提供「變動給付」減緩農民受到市場的衝擊,變動給付是當稻米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才啟動,陳郁蕙指出,因目標價格的訂定採取五年移動平均,去除歉收時過高及豐產時偏低的價格,取中間3年平均,因此目標價格五年一調,可盡量與市場機制貼近,政府既不需要補貼太多,補貼也一直在減少,國內米價卻愈來愈能與國際競爭,最後甚至無須啟動變動給付。

擴大農業經營規模  降低生產成本創造利潤

2013年安倍政府宣布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2014年固定給付減半,變動給付便直接取消。取消變動給付,日本政府另引進「米、旱作物收入減少影響緩和對策」支持農民,當農家收入減少及低於標準收入時,補貼其減少金額9成。

陳郁蕙表示,日本同樣面臨農民高齡化、農地零碎等問題,根據2013年資料,日本廢棄耕地還占所有耕地8.74%,農民種植規模太小導致經營成本降不下來,因此「收入緩和對策」明訂種植面積的規模限制,要求行政區都道府的農家須達4公頃,北海道地區農家須10公頃,才可領取補貼;怕只補貼大規模農家對小農不公平,因此也鼓勵小農組成集團經營(集落營農),達20公頃以上可加入,引導農家擴大經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

根據2013年統計,日本農家平均面積規模1.7公頃,生產60公斤裝稻米的成本約日幣1.5萬元,但只有0.4公頃小規模的農家生產成本就要2.4萬元,但若經營規模達15公頃者,生產成本可降到平均規模農家的75%,預計2025年甚至還能降到50%。陳郁蕙說,日本透過給付政策讓國內米價降低,米價雖逐漸下跌,但因生產成本也在減少,因此可確保農民的獲利空間。

稻作經營面積愈大,只要引進機械化,就愈能降低生產成本。(圖片提供/農糧署)

保障稻農收益,日本除以「收入緩和對策」搭配農作物(災損)保險,另一方面也推動農業經營收入保險,讓農民自由參加。而參加收入保險,需要稅收申報時填具會計項目詳盡的表格,才能具備資格,因為收入保險需要精算,精算基礎正好依靠報稅資料,日本政府並以參加收入保險作為提高農民詳細申報產銷資訊的誘因。

陳郁蕙指出,農業經營規模不同,面對市場衝擊的忍受度也不同,日本政策制定會依據不同規模經營者設計,相關資料都需要統計收集。

保價收購錨定市場價格  農民求產量不求品質

臺灣過去稻作政策採行保價收購與直接給付雙軌制,許多學者希望取消保價收購,採行直接給付,但因直接給付缺乏日、韓均有的「變動給付」設計,無法因應市場價格波動給予支撐。111年起農委會實施水稻收入保險,反而讓施行才5年的直接給付直接退場,但保價收購卻仍紋風不動。

臺灣稻穀保價收購政策實施至今將近半世紀,不僅帶給政府龐大預算負擔,因為公糧提供一致性的收購標準,導致稻米即使品質特別好,糧商也不願以高價收購,簡碩宏指出,公糧收購價錨定了市場價格,使得農民不求品質、只想增產;反觀日本沒有保價收購,市場以品質決定價格,這也促使餐飲業不會以價格導向買米,而是衡量想給消費者什麼品質的餐飲,決定買什麼等級的米。

中華民國米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李榮福也認為,政府一直保價收購保護農民終非長久之計,農民也要國際化,面對國際競爭,提升自己品質最重要,而非一味要求別人不能侵門踏戶,「品質做好不怕沒有人不吃臺灣米」。

保價收購公糧每年要花政府約150億元預算。(圖片提供/農糧署)

從倉儲、品種管理基礎做起  高品質臺灣米大家攏愛食

稻米可能受到自由貿易市場衝擊,但若能像早逝農村歌手嚴詠能所唱,「只要大家攏食臺灣米」,臺灣稻作產業仍有一線生機;然而,國人食米量日益減少,109年平均每人只吃44.1公斤白米,來到新低,對稻作產業又一警訊。

簡碩宏指出,臺灣稻米品質不穩定,主因糧商考量倉容成本,普遍不願針對不同品種分倉管理,他舉例,台農71號米質較軟有黏性,但製作燴飯、炒飯需要比較米質較硬、不具黏性的台南11號,混倉倉儲可能讓餐廳用到不對的米,消費者就會對國產米產生不好的印象。

此外,每個農民肥培管理方式不同,管理不一致,即使專區契作,稻米品質也會參差不齊,台農71號有顯著的芋頭香,但肥培方式不對,台農71號都可能香氣不足。

國產稻作產業應該發展高品質產地米,養成國人認同產地米的消費習慣。圖為花蓮富里有機米產銷班第16班。(圖片提供/農糧署)

如何提升臺灣米品質?簡碩宏舉例,日本新潟縣40多年前授權越光米,在其縣轄推薦農民種此單一品種,以此簡化品種管理,糧商收購銷售的產品便只有越光米;縣政府並根據當地氣候條件給予農民最佳的肥培建議,讓新潟越光米成為日本品質及價格最好的越光米。

將國產米外銷日本,也將美國、日本稻米進口臺灣的鼎三國際公司會長林定三也說,進口日本米有產地、年別及品種等認證,但國產米沒有發展出區域性特色,西部米可能跑到東部賣,未來國產稻作產業應該發展高品質產地米,養成國人認同產地米的消費習慣;當臺灣消費者懂得指名吃某地、某品種最新鮮的米,「懂得吃精緻的米而不是挑便宜的吃」,即使國內市場完全開放,也不必怕低價進口米傾銷。


延伸閱讀:

回顧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