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一「箱」情願!農產品採後預冷技術大觀

現行真空預冷多使用一般塑膠箱裝載蔬果。(攝影/謝佩穎)

文.圖/余松諺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研究專員 林恒生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副主任

從田間到餐桌,農產品走過的路比我們想像得多。為了確保品質及外觀符合最終消費者的需求,適切的包裝容器是背後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臣;進一步來說,如何在每個產銷環節選擇對應的包裝載具,更是每位生產者和運銷單位長久累積而來的學問。除此之外,穩固在地的農產運銷體系之餘,如何接軌國際物流體系以進入高值農產品市場,也是未來臺灣農業在硬體器材提升上所需考量的要點。

採後預冷有學問 依照作物特性做選擇

新鮮採收的農產品因呼吸、蒸散作用等機制仍在持續進行,挾帶著田間熱及作物自身的呼吸熱,容易使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發生黃化、萎凋等情形。因此大多數的生產者與運銷業者為避免儲運過程的損耗,會透過預冷方式先去除田間熱及呼吸熱,使其生理狀態保持在剛採摘下來的階段,而後再進行低溫存放或是運送到各地集貨場域、市場。然而,預冷方式雖然看似多樣,主要機制不外乎透過低溫介質與作物表面接觸來帶走熱量。像是水冷預冷(hydrocooling)利用冰水浸潤或傾灑、碎冰預冷(icing cooling)透過碎冰覆蓋,冷房(room cooling)及壓差預冷(forced-air cooling)則是藉由冷空氣吹拂等,生產者與運銷業者再進一步依照作物特性選擇適當的預冷作業手法。

一、水冷預冷與碎冰預冷

在所有處理之中,水冷及碎冰預冷處理因為作物會與水體接觸,所使用包裝材質會受到限制,需要具備防水特性像是塑膠或是表面以防水材料包覆的紙箱才行。不過因為表面塗層的紙箱回收不易,加上塑膠箱壓力耐受性更高,在作業過程中易於操作,使得塑膠箱在各場域中比防水紙箱更常被選用。於此之外,碎冰預冷常見方式是搭配塑膠袋鋪設於箱體跟作物之間,用以防止融水浸溼其他農產品,然而此方式使用的材料成本及回收作業更為繁複,需仔細評估使用的適切性。

水冷預冷的包裝多以塑膠箱為主。
碎冰預冷會在包裝箱與作物間鋪墊塑膠袋。

二、冷房預冷和壓差預冷

相比之下,冷房及壓差預冷為多數作物適用,更具通用性。冷房預冷僅需使用一般留有空隙的紙箱及塑膠箱,技術層面最低,最易於操作。而壓差預冷稍微進階,需要使用設計過的箱體,材質為瓦楞紙或塑膠皆可,在氣流預計通過處保留孔洞以完成冷空氣的循環路徑。常見方式會在箱體兩側相對應的位置,進行導通來限制氣流的方向,以達到有效的循環。國內外現行的壓差預冷主要使用單層式的紙箱,也就是每箱只裝放一層蔬果,其可以讓冷空氣以最大的面積接觸到每個單位蔬果,同時減少因堆疊導致熱能不易散出的窘境。另外此包裝方式也可以直接連結到運銷端進入批發市場,省去再次分裝的程序。

壓差預冷採用固定方向孔隙的紙箱,使冷氣能循環帶走蔬果熱量。(圖片提供/陳思如)
國際上常見的單層蔬果紙箱。(圖片提供/陳思如)

三、真空預冷

最後,真空預冷雖然理論上在冷卻過程中不會大面積接觸到水體,且無需考慮氣流方向,使用一般的紙容器即可。然國內外現行使用真空預冷多在產地採收後隨即送入真空艙室處理,考量到第一線作業者的操作環境與田間狀態,仍是以塑膠箱為主要使用種類,預冷之後再另行分裝成小量儲運。僅少數針對國外市場的高價作物,會在田間即做好分級包裝,再以單層式紙箱進行真空預冷,直接送往國際倉儲樞紐。

減少運輸農損和成本 單層裝箱一目了然又安全

傳統農產運銷系統為了節省運送成本,會將集中分級完畢的蔬果以中型至大型的紙箱、塑膠籃裝盛,在單一容器中裝填多量的蔬果,彼此層層交疊送至批發市場及量販店等站點。這現象也間接顯現預冷的重要性,其得以減少大量蔬果在運輸路程中因過熱、相互擠壓造成腐敗的可能,但受限於如此的方式,仍無法完全避免農產損耗的發生。另一方面,紙箱的耐重程度便顯得相當重要,因此,在臺灣農產運銷體系中,使用的包裝紙箱多為雙層瓦楞紙板製成,而非國際常用的單層瓦楞紙板,間接使得整個產業在資源耗費及製作成本上相對提升了許多。

反觀國際上多數國家的農產運銷體系,其在農產品規格分選之後便以單層排放的方式裝箱,使用單層式紙箱疊放,紙箱間墊出的空間完全避免了蔬果壓傷的可能,也免去使用雙層瓦楞紙板來增加強度的需求。小分量的包裝也省去運銷業者在批發市場再次分裝配送至各通路的步驟,從產地到通路單一包裝,減少資源浪費。最後,此包裝方式更能夠讓農產品一目了然,減少批發市場逐一開箱抽查品質的人力及時間花費,避免鄙詐情形發生。

然而,小包裝的另一個面向則是需要裝箱的數量相對提高,為了有效處理如此大數目的箱體,機械化的導入便因應而生。舉凡鄰近臺灣的幾個先進國家批發市場,像是日本豐洲市場、澳大利亞雪梨批發市場皆已發展出以棧板搭配拖板車儲送的體系。配合國際通用棧板規格,設計出對應尺寸的單層式紙箱,從產地端採後預冷、分級到送至批發市場拍賣、進入通路端,皆以同一包裝完成,是臺灣當前農產物流體系進化的過程中,必須參考的他山之石。

臺灣批發市場主要使用中大型紙箱及塑膠箱裝擺農產品。(攝影/陳士安)

擺脫過度堆疊的一「箱」情願 臺灣需要規格化的包裝與流程

臺灣當前的農產運銷體系仍囿於傳統的結構之下,繁複的作業程序及不必要的損耗使得許多優良農產能量無法妥善發揮。而起因莫過於臺灣地域狹小,產地與消費地之間距離相近,除了少數高價及特殊需求的作物,其餘農產品施用冷鏈的概念仍不普及。加上為了節省成本及工作,習慣將大量的蔬果裝入單一厚重物流箱,使得蔬果因為過度堆疊擠壓於箱中,出現腐壞衰敗的情況層出不窮。導致最終符合檢驗品質能夠進入市場的數量減少;商品良率低下,拉高了整體的運輸損耗成本,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為了突破此框架,使用新型單層式紙箱搭配適當預冷技術是未來勢在必行的手段。依據前文,除了少數水冷、碎冰處理需要特殊的紙質,室溫、壓差、真空等多數預冷方式,由一般紙箱包裝就可完成。考量到後續進入分級、包裝、儲運階段,單層式紙箱是更有效且經濟的選項,適合在預冷的中後段導入使用。而進入儲運階段,因為紙箱規格使蔬果僅能以單層鋪排方式裝箱,有效杜絕在路途互相擠壓碰撞的情形。送達市場後,更能夠一目了然地檢視產品品質;加上小分量包裝易於交易選購以及下游配送,免去再次分裝的步驟。得以搭配棧板操作和規格化、標準化的紙箱尺寸,將高價值的農產無縫接軌至國際市場。

臺灣因為豐厚的農業技術與經驗,得以栽種出品質優良、人人稱讚的農產珍寶。而未來要如何提升臺灣農產的能見度及價值,以至於在世界舞臺站穩一席之地,尚須補上適宜的硬體設備及規格化管控程序。擺脫厚重物流箱的一「箱」情願,只有一步之遙。

新式單層紙箱的應用是未來農產運銷趨勢。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