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蜂產業保險今年首次開賣,僅賣出13張保單,其中1張為降水量保單,12張為溫度加上降水量保單,農委會農業金融局分析,認為保單銷售期間太短,且第1次開賣,影響保單銷售成績;養蜂協會則認為,除了銷售期太短,不少蜂農預期「今年應該是好年冬」,也是投保意願較低的原因。
台灣養蜂協會秘書長吳輝虎表示,雖然農委會開辦養蜂產業保單時,密集召開說明會,但銷售期不到1個月,且中間還有農曆新年長假,銷售時間太短和倉促是投保冷清原因之一;其次,保單內容不夠周延,應多考慮蜂農須隨花期遷徒的產業特性;再者,蜂農根據各項觀察,判斷今年荔枝及龍眼開花情形應該不錯,且氣候不太可能連續2年乾旱,因此預期今年會是個好年冬,蜂蜜收成值得期待,購買保險的意願轉為保守。
國產蜂蜜種類多,但以龍眼蜜及荔枝蜜為大宗,約占全年收入6成以上,保單保險期間為2月28日起至5月1日止,就是針對這2種蜂蜜的收成期,鎖定投保對象為高雄市、臺南市、嘉義縣、南投縣、彰化縣、臺中市採集龍眼蜜及荔枝蜜的蜂農。
吳輝虎指出,蜂農對於保單設計仍有疑慮,保單須預定蜂箱放置地點及時間,並搭配起賠點,低溫須達17日、降水日數須達17日符合理賠條件才能獲得理賠,但實務上,蜂農在同一地區可能不會連續待上17天,理賠條件不見得符合實際牧蜂狀況,因此投保態度轉為觀望,也許將來農金局檢討保單設計時,可以參考蜂農的實際需求,以提高投保意願。
養蜂保單都是天氣參數型:溫度及降水量,各縣市的起賠門檻不同但保費一樣,農金局副局長周妙芳說,13張成交保單中,12張同時購買溫度及降水量,每箱投保金額420元;1張只投保降水量,每箱保費120元,農委會均補助一半保費,購買養蜂產業保險的蜂農不見得會為全部的蜂箱投保,畢竟蜂農要掏錢買保單之前,會想得比較多。
養蜂保險保單詢問度高但實際投保件數少,周妙芳認為,保單開辦第1年的投保件數通常不多,且國內蜂農人數也少(養蜂協會會員1千1百多名),加上農委會對於養蜂產業資訊的掌握還有待系統性地建置,在歷史資料較為不足的情況下,要開發出受蜂農歡迎的保單並不容易,面對首年銷售情況不佳,農金局將檢討改進保單設計,以貼近蜂農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