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種季新鴨 大省50%人工授精成本

畜試所宜蘭分所選育出可以減少一半人工授精成本的新品種「季新鴨」。(攝影/記者許素惠)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宜蘭分所取北京鴨生長快,以及白色菜鴨產蛋量高的優點,經過14代的選拔,選育出只要6天人工授精1次的新品種「季新鴨」,若以30萬隻改鴨市場的規模計算,每年約可減少3,000萬元人工授精成本,比現行大幅減少50%,對人工短缺的畜牧業很有助益。

畜試所宜蘭分所主任魏良原指出,季新鴨種源自於1968宜蘭縣境幾座鴨場引入體型較大、羽色全白且未經選育的雜交鴨群,並於1972年將鴨群遷至宜蘭分所,1978年將引進的族群依系譜繁殖第一代,2005年選取公鴨20隻、母鴨60隻作為種鴨繁殖,2006年開始授精持續性選育迄今。

魏良原表示,季新鴨羽色乳白,橙黃色的喙,腳脛及腳蹼橙紅,母鴨橙黃與橙紅部分會隨產蛋週齡增加而漸漸褪色,性成熟公鴨尾部有性捲羽,公、母鴨16週齡平均重量為2.56、2.38公斤上下,52週齡產蛋數135至201顆間。

農委會畜試所完成雞、鴨、豬等新品種選育及復育,成果豐碩。(攝影/記者許素惠)

魏良原說,母鴨以白色番鴨公雞精液單次人工授精後,2至7天平均授精率達86.4%,最長授精天數平均為6.99天,比現行的3天人工授精1次,大幅節省一半以上的人力成本,若以30萬隻改鴨市場規模計算,每年減少3,000萬元人工受精費用,且母鴨與白色公番鴨雜交所得後裔土番鴨羽色符合市場需求。

畜產試驗所長黃振芳表示,10多年來育種人員辛苦檢定每隻母鴨29、32、35週齡的入孵蛋數、受精蛋數、最長授精天數、有效授精蛋數及孵化數等性狀表現,才能選育出這個具有北京鴨生長快、白色菜鴨產蛋量高特性的新品種,因宜蘭分所位於宜蘭縣五結鄉季新村,所以命名為「季新鴨」,此鴨種的育成可望對生產成本高漲,且人力缺乏的種改鴨產業,注入一股新活血,並大幅降低人工授精人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