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遊樂5】薑麻園休閒農業區 用地方特色領航農業區的永續發展

涂育誠接手家業,經營雲也居一休閒農場,也是苗栗縣薑麻園發展協會的理事長。

文/曾怡陵 攝影/陳建豪

薑麻園的創新之路才正開始,靠著青農返鄉拚農業六級化,有朝一日這些努力終能如雲海一般驚歎壯闊。

薑麻園休閒農業區為苗栗縣大湖鄉的客家山村,因環境適合薑的生長,早年生產優質薑種,提供給下游薑農;亦種植桃、李,以較低價賣給盤商。因利潤微薄,加上山上缺工,為增加收益,1983年涂兆榮、彭麗貞夫婦返鄉創立該區首家觀光果園,鄰里紛紛跟進;隨著下一代陸續返鄉,慢慢轉型為整合一、二、三級產業的六級化農業,為在地發展注入動能,更在許多獎項中屢獲佳績:2007年獲選十大經典農漁村,2018年在金牌農村競賽中奪得銀牌,2012~2018連年獲得休閒農業區優等評鑑。

註:麻,為客語「母」的發音,薑麻即薑母之意。

看好發展遠景 青年返鄉密度高

「我們這一座山4公里的路程就有十幾家觀光果園,大家覺得做觀光果園有未來,也都這樣灌輸自己的子女,所以青年返鄉的密度算是高的。」涂兆榮的兒子、雲也居一休閒農場主理人,也是苗栗縣薑麻園發展協會(簡稱協會)理事長涂育誠說,每個人返鄉的原因都不同,或要照顧長輩,或要接家業,加上老一輩多半希望子女早點返鄉接手事業,因此當地的青年多半當兵後,或在外頭工作兩、三年便返鄉。

身為獨子的涂育誠從小就被長輩灌輸要承接家業,因此就讀餐飲科、觀光系都是為了返鄉作準備,他放棄當自由車國手的夢想,2008年還是大一新生的他就應家人要求回家。那時當地對慣行農法的觀念已根深蒂固,對農藥依賴性高,機緣之下和淡水幸福農莊認識了自然農法,決定從自家開始推廣友善耕作,經過七、八年的努力才讓父母點頭,轉用不施化學農藥、化學肥料的農法。他說,許多青年抱持新的想法返鄉,時常面臨與上一輩溝通上的衝突。這些被暱稱為「嫩薑」的六、七年級返鄉青年都是協會理監事,時常彼此交流,抒發過程中的無助,形成彼此續留家鄉打拚的重要支撐。

涂育誠返鄉後致力推廣友善農法,更與同齡返鄉青農交流,期許為家鄉創造出新願景。

老薑交棒嫩薑 為農業再創新價值

涂育誠的表哥劉添俊返鄉時還不到30歲,1998年在薑麻園開設第一間餐廳民宿菊園,將草莓、薑黃等在地作物融入客家菜,成功吸引外地遊客,成為當地風潮的引領者。涂育誠則在返鄉後從農法翻轉傳統農業的思維,「農作物的價值不是盤商給的,要自己創造。」友善耕作中有許多元素可以用來跟客人陳述價值,例如對生態的助益就是無法用價格衡量的。當父親看到他自信地賣出無農藥的作物,而盤商出的售價更是過去慣行的兩倍,身為種植者,除了自豪,也更有信心擴大友善耕作的面積。

此外,起初涂家的觀光果園僅開放採果,遊客紛紛表示用餐不便,也無法在當地久留,加上有菊園的成功案例,涂家於2003年開設聚焦於客家料理的餐廳,並加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輔導的田媽媽品牌,也添入在地特色物產——薑,推出薑香元蹄、薑香紅肉李冰沙等料理與飲品。

雲也居一開發的薑香紅肉李冰沙。

鄰近的青農謝添燊在返鄉後則決定以草莓、番茄等短期作物汰換原本種植的桃李,曾與父親意見相左。謝添燊說父親認為他去市區發展會比較順遂,但他希望陪伴父母、分擔勞務。過去種植的桃李一年僅一收,如今受氣候變遷和果實蠅的影響,收成大減,加上若要吸引遊客採果,短期作物才能創造經年的收入。如今父母已放手讓他管理,除了種植番茄、草莓,也經營露營區。

涂育誠說:「我的父母那時也算返鄉青年,把觀光果園帶進農村,我們這一代又會對現狀做改變,每一次的青農回歸都會帶一些影響進來。」

協會凝聚在地力量 發揚地方特色

青農們不只專注本業,也透過協會串連彼此。協會的成立始於涂兆榮和涂育誠的姑丈劉盈科的熱忱,他們為社區引入資源,舉辦年度慶典——薑麻節、安排訓練課程,當旅行社找上門時,也居中協調、串連成客製化的遊程。

早期,協會舉辦許多農村再生的培訓課程,但涂育誠認為與其追逐潮流,更重要的是回歸自己的特色,延伸出有溫度、有故事的活動,而文化和生態,是他目前對在地特色的定調。「像客家酸菜、福菜、桔醬,我去推翻那些都沒有意義,不如把味道的傳承做好。現在我跟爸爸也有很多的聊天,讓我知道以前的客家村是什麼樣子,也才知道阿公不只會馴牛,還會燒木炭、焗樟腦、蓋房子。」他體悟到時間不該用來爭執,而是用來挖掘故事,然後說出地方的亮點。

新一代青農謝添燊以草莓、番茄輪作取代桃李,如今除了種植作物,也開始經營露營區。

而薑也是文化的一環,協會除了發展各式加工品,也想辦法洗刷外界對薑麻園的汙名。薑有連作障礙,得不斷更換種植地,被認為是開挖山坡地、破壞水土保持的兇手。協會會員集思廣益,與水土保持局、國立中興大學等單位合作,正進行袋薑的研發,利用廢棄菇包作為介質,就不需要另覓新地種植。若成功,便可以下放技術,造福社區。此外,剩下的介質還可以用於復育獨角仙。

熱愛生態的涂育誠說,過去社區對獨角仙無感,直到族群數量因業者濫捕而驟減,才引發重視,也促成協會會員復育獨角仙的自發性行動。為了擴大生態意識,他們也將生態融入體驗遊程,透過步道認識當地物種,例如:數量逐步增加的大冠鷲、臺灣特有種藍腹鷴等,為遊程加值。

薑不僅是作物,更是形成當地文化相當重要的一環。

對外行銷的再思考 朝自立營運努力

而協會要永續經營,才能為社區挹注源源不絕的能量,其經費來自農產品販售中心和政府的補助案件。協會會員可將自己以友善農法耕種的農作物拿到販售中心寄賣,二級加工品項彼此不重複,收入用來支撐行政人員的薪資、清潔維護山村的大馬路的費用等。至於補助案件,對應的單位是水土保持局,案件內容包含了汰換老舊欄杆、闢建滯洪及灌溉用農塘等公共工程。

每年協會都會舉辦薑麻節,15年前初辦是為了感謝薑拉拔社區長大,設立展售攤位、邀請居民表演,雖有零星外地遊客,但以社區同樂成分居多。之後曾加入客家傳統婚禮以豐富活動內容,但形式大同小異,直到去年才有大躍進。涂育誠表示,因為公部門的經費逐年遞減,便順勢減少棚架和音響支出,並邀請會員擺攤,使他們直接從活動受益,也邀約文創類攤主進駐,與地方碰撞出新火花;另外規畫田園餐點、串連民宿和露營業者成套裝行程,也讓遊客有充裕的時間認識薑麻園。「以往都是長官在問舉辦的時間,今年是遊客在問,這就是我們想要的目的。」

以在地薑麻製作而成、各式各樣的二級加工品。

2011年曾擔任兩年理事長的謝添燊說,把人帶進來,讓地方更繁榮,是協會自始以來努力的大方向。不過,2016年霸王寒流讓薑麻園降雪,上萬人次遊客湧入造成交通嚴重阻塞,也讓涂育誠開始反思,「我們討論要加強宣傳,但這座山可以容納那麼多人嗎?那時才發現我們根本負荷不了。要思考我們的價值在哪裡、現在該做什麼,而不是創造短期銷售額的提升,品牌才能永續經營。」

涂育誠在雲也居一的餐廳裡示範如何用筷子切分客家麻糬牛汶水並解說命名由來,一邊說著希望未來能在不靠政府支援的同時,仍有餘裕給社區更多回饋。未來努力的方向是發展多元的農產加工品,並在食農教育上著力更多。「消費者有食農意識,農友要對產品和環境負責並得到消費者的信任。」要達到願景無法用單一的方式建構,只能透過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對自我定位的清晰慢慢達致。遠處山頭的水氣快速聚攏,形成薑麻園著名的雲海景觀,相信有一天,這些涓滴努力也將如同眼前的景致,匯聚成讓人讚嘆的壯闊雲海。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