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文蛤資源現枯竭跡象 水試所人工繁殖成功將放流200萬粒種苗

環文蛤俗稱「赤嘴」,是名符其實的「野味」,退潮時,漁民在海邊採捕,但採捕量已大不如前,水試所建立人工繁殖技術,今年計畫放流200萬粒種苗,以充裕資源。圖為人工繁殖池,仿退潮乾出3小時。(圖片提供/水試所陳鴻議)

人工養殖的文蛤價格高出野生環文蛤一倍,日前傳出餐廳以環文蛤混充文蛤炒給客人吃,引發爭議。環文蛤俗稱「赤嘴」,是名符其實的「野味」,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表示,環文蛤沒有人工養殖,都是抓野生的,但資源量近年來也出現枯竭現象,水試所投入環文蛤的人工繁殖研究,現已成功,今年將放流200萬粒種苗,增裕西部沿海的環文蛤資源量。

水試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鴻議表示,環文蛤的人工繁殖技術去年成功,但養殖技術還沒進一步研究,現階段的計畫是繁殖種苗再放流,充裕自然界的環文蛤資源量,如果有養殖業者,或是致力於環境保育的團體,想要技轉環文蛤的人工繁殖技術,他們也願意提供。

人工養殖的文蛤1公斤約110至120元,野生的環文蛤1公斤5、60元,環文蛤市價只有文蛤的一半,常見通路為西部沿海的餐廳,捕抓野生環文蛤的漁民表示,以前一次抓5、60斤都沒問題,但現在只能抓到20斤而已,向研究人員反應資源量減少很多。陳鴻議說,其實環文蛤對環境的耐受力頗強,在生態與環保上有特殊的指標地位,若排除人為過量採捕的可能性後,資源量還是明顯減少,就可能預示了環境出現顯著變化。

環文蛤有特殊的「野味」,喜歡或不喜歡環文蛤,都是因為這野味,陳鴻議說,未經馴化的環文蛤在進行人工繁殖時,模擬自然環境是重要原則。人工繁殖貝類第一步,都是先到找到好的種貝,帶回實驗室養著,並優化生殖腺,要讓環文蛤願意生、生得多、安心生,研究人員還得配合大自然的潮汐時間,打造適合生育的環境「催生」。

野性的環文蛤即使是身在實驗室,還是能感受到大潮時間,因此,農曆28至初三,或是農曆12至18日,是適合環文蛤排精排卵的時間點,研究人員還要在要催生池裡,加入一些藻類,配合大潮時本就有豐富餌料的特色,讓環文蛤以為環境中有充足的資源,可讓下一代充分取食,環文蛤種貝自然就會生得多。

環文蛤的人工繁殖池,仿漲潮環境,也添加矽藻,營造催生氛圍,讓環文蛤種貝感受是可放心繁殖的好環境。(圖片提供/水試所陳鴻議)

環文蛤的受精卵孵化後,再餵食微細藻類,實驗室是餵以高級餌料等邊金藻,長到3mm,就是可以放流的尺寸,不過,水試所尚未進一步研究人工繁殖的環文蛤放流後的存活率。增裕環文蛤的資源量,是地方政府提出的需求,現在漁民採捕環文蛤的方式,是在退潮後的海邊以蛤耙捕捉,因採捕方法特殊,地方政府認為有機會成為休閒漁業的賣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