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的不塑民具──元泰竹藝社

文/曾怡陵 圖片提供/蔡易儒

離截止日只剩12 天,「元泰竹藝社」的「元氣竹吸管」募資專案在超過千人的資助下達標了。他們將種下箭竹苗,兩到三年後蓊鬱成林,成為吸管的材料。近50間餐廳和咖啡店陸續與他們接洽,更多竹製產品將上架,成為塑膠製品的替代選項。

為沒落的竹產業點燃生機

他們的第一支產品是竹牙刷,「開發牙刷時,很多像GREENPEACE、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環保組織找我們,給我很多資訊:你看海龜的鼻子拉出吸管⋯⋯有的沒的一直跟我講,那時候才把環保跟竹子的連結搭得比較緊一點。」創辦人林家宏坦言,初期只知道生活中充斥著塑膠製品,但好像已經習慣了,覺得是正常的,對於環保的想法也僅限不亂丟垃圾和做好垃圾分類。「後來開發這些不是要硬逼大家回去那種很天然的年代,我覺得這不太可能,但起碼大家有選擇。就像打從我們有印象開始的牙刷就是塑膠的,沒得選,變成是一種沒有意識、直覺性的消費。但有了這些選擇你就有意識了,可以用消費模式去支持這些東西,未來的消費型態也會轉變成比較好的循環。」

位於南投竹山的元泰竹藝社創立已逾40 年,主要代工竹棒針和竹筷子,曾經見證竹產業的榮景。1980 年代,臺灣的竹筍與竹製品曾創造1.17 億美元的外匯,鼎盛時期全臺竹業製造工廠家數超過兩千家,竹山地區就占了60%。「小時候這邊的地皮一坪是十四萬,是現在都市的價格吧!有兩個車站,我們這一排現在叫頂橫街,酒店比較多,幾乎24 小時人潮不斷,下面那一條是賣金飾的,再下一條是沖洗相片的,這附近就有三間戲院。」林家宏猶記得那時鎮上還有很多老師傅,做竹雕、打磨、竹編⋯⋯等,街上載竹子的車來來去去,每天都會聽到竹子從車上卸載的聲音,「落竹子的聲音是這樣:轟!跟打雷一樣。」

林家宏當了六年職業軍人,負責修飛機,退役後在臺南經營自創品牌的服飾店。母親一通電話,告訴他工廠要收了,「我媽又說全臺只有我們在做竹棒針,我想說那沒道理做不起來呀,應該是什麼環節沒有注意到。」返鄉後,他重新設計一系列的棒針產品,借來的錢都燒光了,「一直沒有成績出來,要有成績還要再花更多錢,有點疲憊了。」同步開發的是竹牙刷,一推出就熱賣,他開始以竹牙刷為軸心,慢慢長出其他商品。

廢棄物變身戶外潮物

曾經有半年的時間,林家宏拿不到任何竹子。「後來才知道整個竹產業已陷入自然資源的爭奪戰!」他發現蚵農需要大量的孟宗竹做蚵棚,而且是不計成本地進貨,於是跑到山上跟竹農溝通,終於取得一車的孟宗竹。過程中,他發現竹農將沒有經濟價值的竹節鋸下後燒毀,「對我來說,我好不容易叫到一車材料,竟然這麼浪費就把它燒掉!」

熱愛戶外活動的林家宏,覺得傳統刻上「如意」、「隨緣」等字眼的竹杯,可以結合一些露營的元素,突破一般人對竹杯的刻板印象。他將搭帳篷使用的調節片、調節繩做成竹杯把手,登山時就能掛在背包環扣上。調節繩是特別訂做的美軍規格550 傘繩,用十股取代一般的五股,讓質地緊緻,「絕對不會鬆鬆的!只要拿過我們杯子,這樣一拉,你就會:哇!這個繩子哪裡來的?」他語氣中透露著驕傲。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