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樂×鸚鵡】學會跟愛有關的一切事物

虎皮鸚鵡

文、圖片提供/吳曉樂

我永遠記得那幅畫面:11年前,弟弟從鳥店把一對虎皮鸚鵡帶回家裡,一黃一藍。距離我上臺北讀大學還有兩個月,而弟弟也即將進入壓力繁重的高三階段。

雛鳥四小時得餵食一次,食物還得是溫的。我設定了鬧鐘,睡前餵食一次,清晨4點鐘,我摸黑進入廚房燒熱水,待確認溫度後,走至籠前喚醒兩個睡眼惺忪的小傢伙,撐著頭,一匙一匙餵,8點的餵食則由弟弟接手。說也奇怪,我是一個戀眷睡眠的人,但,鬧鐘一響,想到有兩隻擁有漂亮雙眸的小傢伙正在等著我,我就能毫不猶豫地跳離溫暖的被窩。

數天後,黃色那隻開始出現下痢的症狀,由於鳥類有藏病的習性,一旦症狀出現,情勢往往已相當嚴重,我趕緊送至中興大學,醫生檢查過後,認為情勢不樂觀,即使我們耐心看照,還是迎來了劇痛的苦果。翻遍了任何飼育鸚鵡的書,明白到雛鳥有多麼脆弱,也無法消解我們落淚的衝動。那時,讓我們勉強打起精神的原因是,還有一隻藍色的小朋友嗷嗷待哺,再怎麼沮喪也不能怠慢,於是繼續按表操課,清晨4點鐘摸黑進廚房。

有那麼一天,我把湯匙送至他的喙前,他竟使勁推拒,硬是不吃,我明白這是鸚鵡的「斷奶期」,得換吃乾料了,換句話說,再也不需要精心餵食。照理說,應該要感到鬆了一口氣,畢竟睡眠被中斷總是惹人心煩。可是,那天我卻無論如 何再也睡不著了,心底琢磨著,原來「孩子的翅膀硬了」就是這種感受。那時是2007年,我還相當年輕,不曉得這隻藍色鸚鵡——小樂,會影響我們一家人至非常深遠的地步。

對我來說,寵物最大的意義是什麼呢?答案是,讓你學會跟愛有關的一切事物。

小樂斷奶不久,我北上,弟弟則多待在自習室溫書,我媽的預言也應驗了:她跟父親到最後一定會成為小樂的主要照顧者。這種故事並不罕見,朋友之前從 街頭抱回一隻貓,結果把那隻貓寵得無法無天、抱在懷裡梳毛撫肉掌的,竟是一開始堅稱「我很討厭貓」的父親。相同的情景也在我們家重演,父母被小樂無辜的雙眸,以及被關入籠中就開始啄羽抗議的楚楚可憐打動,竟主動提出讓小樂在家自由飛翔的要求。

於是,從那天起,我們回到家,就會有一隻精神奕奕的小傢伙從站架起飛,降落在我們的肩膀上。那四十幾克的重量雖然輕盈,但對我們而言卻是生命中十 分貴重的餽贈。家中成員若起了爭執,只要話題一轉到小樂身上,再大的干戈也 能在眨眼之際化為玉帛。

小樂走路時微微的內八,睡覺時把頭捲到身後、或者是打瞌睡而險些從站架上摔落的蠢拙模樣,讓我們時常目不轉睛地觀賞他,像個狂粉似地拍照、錄影,再對著成品呵呵傻笑,小樂凝聚了我們一家人,父親的說法是,小樂是我們吳家的最大公因數,此言絕對不假。

PROFILE

吳曉樂 著有《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上流兒童》,寫過散文若干、社論少許、書評幾則,喜歡鸚鵡。

虎皮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