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下的微物天堂——Marco Chang

獅子魚

彷彿被丁香魚群簇擁的獅子魚(輻紋簑鮋)。

文/李怡欣 攝影/Marco Chang

澄澈純粹的湛藍、拍打礁岩的浪潮聲,海的溫柔令人忘憂;但不同於陸地的環境壓力,以及無情難測的長浪暗流,讓大多數人對水下世界,仍因陌生而敬畏。已有十年潛水資歷的Marco Chang,透過攝影記錄水下生物,期望讓更多人看見豐富的海洋生態,進而為保護海洋付出心力。

5月到9月的東北角海域,水溫舒適、浪況平穩,是一年之中最適合潛水的季節。潛季期間,只要時間與天氣允許,一大早Marco就會驅車前往潛點,穿戴好潛水裝備後,拿起重達十公斤的攝影器材,跳入海中、緩緩下潛至20到30公尺深,在有限的氣量與時間之內,尋找海中的亮點。

Marco本名張嘉麒,是個廣告人,休假時最喜歡往海邊跑。原本就喜歡游泳浮潛的他,潛水的動機,萌芽自十幾年前在蘭嶼打工換宿、有海就跳的日子。浮潛得意猶未盡,回臺灣立刻報了潛水課程,一頭潛進絢麗的海底世界。

Marco興高采烈地把水下見聞與朋友分享,卻發現如果沒有親眼看見,別人難以感同身受,決定透過攝影把他的發現記錄下來,就這樣走上潛水攝影的不歸路。如今潛水已有十年,累積高達1,300支氣瓶,也是國際水攝比賽的常勝軍,他的器材從一開始的防水袋裝小型數位相機,升級成重達十公斤的全套配備。

等一個完美的水下瞬間

由於水下環境沒辦法自由更換鏡頭、外接光源,攝影師得「全副武裝」——Marco的攝影配備除了相機,還加上攝影燈、閃燈、對焦燈以及手電筒。為了避免相機因水壓無法操作,或是進水故障,必須加裝防水殼,「但下水後還是要時常檢查,因為只要沾到毛屑或是沙子,就有可能滲水導致相機故障。」

水下攝影師不只要有獨特的構圖視野,扎實的潛水基本功也很重要。經典畫面需要等待,但耗氣狀況會限制潛水時間,所以水下攝影師要盡可能的節省用氣,以延長待在水裡的時間;也要維持良好的中性浮力,才能自由在水中行動,免於因為不受控制的上浮或下沉,錯失拍好照片的機會。更進階的打光、減少懸浮微粒等專業水攝技巧,則有賴長期練習,才能持續進步突破。

Marco秀出一張照片,在淡藍色的海裡,架式十足的獅子魚(輻紋簑鮋)停在礁岩上休息,難以計數的丁香魚優游而過,正巧構成一個完美的弧線,彷彿簇擁著中間的主角。Marco笑著分享拍攝實況:「丁香魚會一直游來游去,現場看其實亂七八糟,我要趁著浪人鰺追逐牠們的時候,抓到剛好的弧度。待了一整支氣瓶的時間,只為了拍到這個畫面!」

不斷的摸索練習,養成Marco現在的攝影模式——在任何深度都可以待至少一個小時(深度越大,耗氣量越大,潛水時間也越短),一次只拍攝一到兩個主題,力求畫面的完美。

東北角望海巷灣的花牆潛點
東北角望海巷灣的「花牆」潛點,垂直斷面的岩壁附著許多軟珊瑚,起流盛開時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