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綠金】蒐羅豐產品系,油茶技術服務團全臺走透透

文、攝影/ 林慧貞

苦茶油因為價格好,被暱稱為「液體黃金」,但許多農民卻看得到吃不到,過去數十年,台灣都將油茶視為造林樹種,粗放管理,不重肥培,個別油茶產量差異懸殊,造成80%產量集中在20%的油茶樹,農民買到苗後,豐不豐產只能各憑運氣。

近年農委會也注意到這個問題,邀集茶業改良場、林業試驗所、農業試驗所、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組成「油茶技術服務團」,投入栽培管理和品系研究。

油茶樹喜歡年均溫攝氏14度~24度的環境,排水好、日照充足,多分佈在嘉義、南投、新北市、苗栗等涼爽低溫的山坡地,

台灣栽培的油茶大致可分為中國來的大果種,以及本土原生小果種,前者多分佈在中部以南,後者以北部居多。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助理研究員羅士凱表示,小果種豐產為12公斤,6公斤算不錯;大果種每棵樹收成12公斤,算在水準之上,豐產則可達24公斤。但茶改場調查,每100棵油茶樹中,只有6棵符合標準。

不過茶改場在全台各處蒐集豐產品系時,也發現有大果油茶的產量每棵高達30公斤,茶改場目前有三種做法,第一是直接蒐集豐產油茶樹的種子,作為實生苗;第二是摘取枝條,直接扦插;第三則是嫁接。

實生苗一棵約4、50元,優點是根系強壯,缺點則是產量不均,即便是豐產樹結的果實,也不保證下一代基因一樣優良,茶改場統計,目前台灣實生苗5棵中只有一棵豐產;扦插苗一棵約80元,屬無性繁殖,可保持原株特性,但只有鬚狀根系較不耐旱,而且油茶是異株授粉,同一個園子得有4、5個品系。

嫁接苗兼具實生苗和扦插苗的優點,但價格也較高。

嫁接是目前茶改場最看好的途徑,嫁接用豐產油茶樹的枝條,接在實生苗身上,兼具上述兩者優勢,但比較耗時、費力,單棵苗木就破百,目前市面上仍少見。

雖然嫁接成本較高,不過羅士凱說,台灣油茶目前平均每公頃產600c.c.的油200瓶,改成嫁接,搭配好的肥培管理,一公頃產量可提升4倍,產出800瓶油,若一瓶以1500元計算,每公頃收益約120萬,扣掉成本仍可養活一家子,而且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一開始的成本高,但可回收30年。」

不過到底要去哪裡買到好的種苗?農糧署簡任技正蘇登照表示,林試所和茶改場的種苗都有提供給民間廠商,農民可至農糧署網站的農糧業務資訊,點進「檳榔廢園轉作專區」,裡頭有油茶苗木場聯絡方式、栽培管理、油茶服務團等等,資訊涵蓋苗木價格、種類、幾年生,提供農民參考。

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助理研究員羅士凱建議,油茶樹要剪枝矮化到大約2至2.5公尺高,易於採收。

茶改場提醒,油茶雖然不若一般果樹耗工,但仍需適度管理,建議少量多次施肥,定植2至3個月後即可使用台肥1號或5號,大約1至2個月用一次;真的太忙無暇管理,至少在3、6月施用全年用量的30%,剩餘的10%在11月補足。第一年肥料用量每株約0.1至0.3公斤,之後逐年增加0.1公斤,產量穩定後每年用1公斤,11月採果結束後記得補充有機質肥料。

以往作造林樹種時,油茶行株距較密,每公頃達2500棵,但若是作為經濟作物,羅士凱建議每公頃只要種800至900棵即可,讓每棵樹充分吸收養分和陽光,同時修枝矮化到2至2.5公尺,方便採收。

他強調,台灣這批檳榔已經種了2、30年,正值淘汰期,想辦法撐過去就能減少檳榔面積。(原文刊載於豐年雜誌2016年12月號


延伸閱讀

【尋找新綠金】產業鏈待加強,檳榔轉作茶挑戰多

尋找新綠金】打造臺灣液體黃金,「陽光」與農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