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參與香蕉出口到推動金柑轉型,青果社退休老兵如何看待蕉金蕉土?

口述 / 李念宜 採訪整理 / 趙敏 首圖提供 / CC0 Public Domain

去(2016)年受連續颱風影響,打亂香蕉生產秩序,災後蕉農復耕,加上暖冬適合香蕉生長,農委會農糧署預估今(2017)年產量可達35萬公噸,比平常年增加約2成,6月產地價預計降到每公斤12元,將啟動多項促銷措施,希望讓蕉農保有穩定收入,卻又引發部分蕉農不滿,認為價格被政府唱衰。

此外,面對香蕉價格下跌的危機,立法委員又要求推動農產品外銷的台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應該想辦法擴大國內香蕉出口,以解決蕉價下跌的燃眉之急。

究竟臺灣香蕉產業發展應何去何從?香蕉外銷真的能解決國內蕉價起伏問題?農傳媒訪問過去曾參與香蕉外銷的青果運銷合作社退休資深員工、現在返回宜蘭縣推動金柑產業轉型的李念宜,請他談談對香蕉產銷調節的觀察,以第一人稱摘要呈現。

問:農糧署預警今(2017)年6月香蕉量多可能價跌,導致部分蕉農不滿,您怎麼看這次經驗?現行機制有無待改進之處?

臺灣香蕉可分成春夏蕉和秋冬蕉,南部高雄、屏東地區主要生產春夏蕉;中部地區如臺中、嘉義,生產的是秋冬蕉,因此,夏季盛產都是在高屏地區,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特別是去年跟前年價格都還不錯,農民看到市場反應好,就一窩蜂投入栽種。

在臺灣,香蕉的產銷屬於淺盤類型,淺盤式經濟的特性是只要量增加,價格就會降低;量減少,價格就會提高,這是臺灣市場供需運作的特性。

農民對於政府預警機制反彈,我個人認為,政府長期保護農民,農民反而心態上變得依賴政府,如果遇風災損害,要找政府補償;假如產量多導致價跌,也要求政府補貼,這是長期累積的政策問題,使得生產者不太在乎栽種的風險。

如果要改變,第一,政府應調整長期保護農民的政策;第二,農民本身的觀念必須轉變,不要一直罵政府,生產者本身也有責任,要認識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甚至在生產前就需考慮後端市場,要有風險意識。

問:有農民反映,農委會(2017年)在5月中預警6月香蕉量比以往多,蕉價將會很「親民」,可能導致盤商壓低產地青蕉價格,您怎麼看?

果販掌握市場消息應該會比政府更靈通、更快。果販負責把農民生產的農作物拿到消費市場分配,有他的功能在,發揮功能愈大,理應獲得更多利潤。

農民生產作物後,是由批發市場決定價格,量多價低,量少價高,而非產地決定價格。果販壓低產地價格跟量多滯銷一樣,都只是短期的,不太可能變成長期,因為一直壓低產地價,農民不一定會再把農作物交給他們,況且能合作的果販也不是只有一個。

如果農民想脫離果販控制,可以考慮組成產銷班,自行契作、建立品牌和尋找適合的通路,或是交由農會共同運銷、往直銷發展,減少依賴果販和被控制。

問:以往如何落實香蕉產銷調節?您曾服務過的青果運銷合作社如何因應?

關於產銷調節問題,臺灣是自由市場,沒辦法限制農民不要種,不過,以前青果運銷合作社主打外銷,是以契作方式調節產量,契作可讓農民生產時保有一定規模與產期調節,也可以事先安排市場。

最近這五、六年,南部有幾個產銷班採契作模式控管產量,並建立品牌與尋找通路,這樣比較穩定,但是目前這樣的產銷班不多,政府應該鼓勵蕉農往這方面發展。

香蕉是低單價農作物,算是平價農產品,生產者以年紀較大的農民居多,通常發生量大價跌主要是來自這些年長的農民和小農,以前依賴政府慣了,現在還是這種心態,看價錢好就種,價格不好就找政府解決,如果鼓勵他們轉成契作又很困難,因為已經養成習慣。
現在有些年輕農民改走產銷班契作、自建品牌和通路的方式,卻不是很普遍,目前可說是從舊方法轉型到新方法的過渡期,必然會有一段陣痛期。我講這句話一定會被很多生產者罵,但假如老農不改變,就難以生存下去,除非等他們離農,契作與自建品牌方式才有機會推動。

問:農糧署日前說,往後將提前一年公布香蕉種苗種下去的面積,資訊公開供農民參考是否種植,您認為對往後預防香蕉生產過剩有幫助嗎?

絕對有用,五到十年之間,現在的老農離農後,有產銷意識的年輕人接手,先了解市場供需再選擇是否種植。但這會有另一個問題,這些面積資料是由誰提供?

我以前曾向政府單位建議,所有農民不管規模多小,只要有種植,都要有登錄制度,由輔導單位如農會或青果運銷合作社協助登錄,日後如果發生天災或生產過剩,相關補償、補貼或獎勵措施都依照這些資料發放,避免不實情形發生。

但政府一直擔心農民反彈,說這樣很擾民、說農民不懂規劃,結果長期放任,農民看到價格好,想種什麼就種,無法調節產量。

我認為提前公布香蕉種苗種下去的面積,對於調節產量是有幫助的,但是資料怎麼來、正確性必須強化,掌握真實的資料是非常技術性的問題;假如資料不正確,反而更糟糕。

問:農委會說,今(2017)年6到9月香蕉比以往增加2.5萬噸,將啟動促銷措施,包括與超市、企業、國軍和其他通路商合作或製成加工品。這些措施有助於行銷過多的香蕉嗎?

任何促銷對於行銷產量過多的香蕉都有幫助,但不是治本的方法,因為今天香蕉價格便宜,消費者會多買一些,但也會產生替代性,因此減少吃別的水果,影響其他水果的銷售。促銷滯銷的農產品只是亡羊補牢,能解決一時苦痛,卻不是治本的方法。

12年前我回到家鄉宜蘭,當時大家都認為金柑是夕陽產業,但是現在我輔導金柑產業從加工轉到鮮食,甚至考量食安問題,從吉園圃、產銷履歷、沒有農藥,甚至做到有機,這樣的推動過程讓宜蘭金柑產生新的活力,產業因此復興。

我現在一直灌輸當地農民一個觀念,種的東西要符合哪些規格和品質,以及有多少量提供給合作社幫忙銷售,這些在事前都要規劃。農民依照生產環境、市場選擇,不一樣規格的金柑就能供應不同的消費市場。

同樣的,香蕉當然可以比照辦理,依照市場的需要,生產市場需要的東西,建立國內的消費市場系統非常重要,例如里仁想要有機香蕉,農民通過有機驗證,符合里仁的要求,里仁就幫忙行銷;全聯走平價化,如果強調食安,產品至少要符合吉園圃或產銷履歷;賣給超商也必須符合他們的要求。這些市場都可以走,但生產者必須先了解市場,再規劃通路。

現在整個經濟環境改變,變成消費者導向、消費端決定價格,生產者要思考的是如何因應消費市場,而非盲目地生產,到時候又要依賴政府解決。生產的結構跟環境都要隨之改變,整個產業從生產到銷售才能順暢,自由市場由農民自行選擇,政策上政府可以導引和鼓勵,但無法長期補助。

問:香蕉產量過多有無機會外銷?如欲外銷,需要做哪些準備?

早期在民國50年到70年,香蕉在整體農業裡算是產值高的,尤其在農產品外匯收入上占了滿大的比例,但目前已不是大宗作物。因臺灣栽種香蕉位於地球的北端,經常有颱風,氣候不完全適合香蕉生產,最好的生產地區是在赤道上下5度的無風帶。

臺灣香蕉要外銷只有兩個地方可走,一是日本,二是中國。現今中國南部香蕉生產面積愈來愈大,以福建來說,他們生產的香蕉品質不一定輸我們;但如果外銷日本,日本是高度市場發展的國家,香蕉經加工、處理後才能送到超市去賣,如果沒有做好前置作業,臨時說要外銷,根本賣不出去。

要什麼時候進貨、加工多少量、賣到哪些消費市場、超市攤位等,這些日本幾乎在前一年就安排好;現在因為臺灣香蕉生產量多而要外銷,擠得進去嗎?

另外,臺灣香蕉的量太少,臨時插進去會打亂人家原來的加工銷售體系,若真要外銷,多出的成本是不是要由我們這邊負擔,反而轉向壓低臺灣香蕉的價格,這樣划得來嗎?

而且外銷也要靠契作,必須有穩定的供應量。臺灣香蕉產業沒落有兩大原因,一是品質和規格難以符合對方需求;二是無法長期穩定供應,天氣好盛產,天氣不好減產,價格好就種,價格不好就不種,沒有長期的生產規劃。

外銷不是把你不要的東西賣給人家,日本的消費市場比我們高級,我們的東西送過去,他們會要嗎?

與其想著外銷,倒不如事先安排加工廠,將產量過多的香蕉初步加工成香蕉泥或其他粗製品,先冷凍起來,之後再進一步精緻加工,例如開發成嬰兒副食品,在臨時性處理上比較可行。

就我的經驗,民國80、90年代期間,香蕉滯銷不會超過兩週,有一部分會做成香蕉乾,找不到加工的只好集中廢棄掩埋。

加工端的技術提升有賴政府輔導與投資研究,日本、美國和歐洲對於農產品加工的研究很多,不只是香蕉,很多農產品都可以做到,這樣在處理過多滯銷產品時會更有彈性。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投稿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