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村打帶跑,臺灣香蕉攻上日本學童午餐桌

今年7月6日,日本靜岡縣御殿場市,1萬多名中小學師生午餐時人手一根香蕉,看似平凡的營養午餐水果由於來自臺灣,引起當地媒體爭相報導。不到一週,7月12日下午,臺北農委會會議室中,國際處與御殿場市簽訂「強化 臺日農產品交流意向書」,臺灣香蕉首次直達日本中小學生的午餐桌,不但為香蕉外銷揭開新頁,對臺灣重振「香蕉王國」聲譽更具指標性意義。

靜岡縣內以御殿場市為起點,富士宮、靜岡、掛川 和濱松4個市,也預計在明年4月前簽訂交流意向書。據農委會國際處估計,順利簽訂並穩定供貨後,臺灣香蕉銷日量一年可增加約1,440公噸,相當於目前臺灣香蕉一年銷日數量的三分之一,成長不可謂不大,而且有機會繼續拓展。

「其他縣像是石川、秋田、青森、神奈川等也可望跟進,目前正在洽談中,如果談成合作,未來每年銷日量可以增加1萬多噸。」農委會企劃處長胡忠一對此樂觀其成。

東京奧運選手村招標,促成營養午餐水果合作契機

甫接任農委會企劃處長的胡忠一,是促成這次合作的幕後推手,談及這次與日本靜岡縣御殿場市的合作,他說:「會跟日本營養午餐接上線完全是意外。」去年6月8日至今年7月3日間,胡忠一擔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副組長,總是希望能為臺灣農業盡一分心力,扭轉臺灣對日本市場的頹勢,沒想到一場意外竟帶來驚喜。

當時日本正積極籌備2020年8月東京奧運,靜岡縣為臺灣選手村的候補地,但須公開招標以確定由哪個市町村(按:類似臺灣的鄉鎮)負責。其中御殿場市長若林洋平希望能角逐成功,於是在今年3月透過臺商與胡忠一洽談,希望能協助向臺灣教育部與相關體育單位介紹御殿場市,並做為選手村的第一選擇。

對於胡忠一而言,介紹當然沒問題,但靜岡縣內還有許多市町村會角逐爭取設置臺灣選手村,他無法保證御殿場市一定會選上。但他提出一個建議,如果御殿場市為臺灣做一些事,能讓臺灣更熟悉御殿場市,來臺競標會更加分。

日本靜岡縣御殿場市中小學生從7月6日開始,每個月營養午餐吃一次臺灣香蕉。(圖片提供/靜岡縣御殿場市役所)

一根香蕉帶起雙邊農業、觀光與文化交流

雙方來回討論將近三個月,最終決定御殿場市中小學生每月營養午餐水果吃一次臺灣香蕉。

據胡忠一觀察,日本推動食農教育最有效的階層就是中小學生,他還記得去年臺灣曾捐贈10箱芒果讓御殿場市中小學生吃,「他們吃得很高興,回家寫生活小記,帶起家庭的話題。」但芒果或荔枝外銷只集中在夏季兩個月,香蕉則可供應一整年,因此選擇香蕉供應營養午餐,做為日本學童認識臺灣的起點。

此外,胡忠一表示,日本人很感謝臺灣在311東日本大地震及熊本地震時提供的援助,日本老一輩也很懷念臺灣香蕉,因此,透過農產品交流,可促進臺日友好關係。

御殿場市本來擔心,如果將臺灣香蕉納入營養午餐會影響國產食材的使用率,因為根據日本「食育推進基本計畫」2015年所定的目標,校園午餐使用在地食材的比例須為30%以上,或是國產食材比例80%以上。

但胡忠一說服御殿場市,強調每個月供應一次臺灣香蕉做為營養午餐水果,並不會違反「食育推進基本計畫」的目標,反而讓日本小學生吃臺灣香蕉,進而認識臺灣的飲食文化,幫助學童拓展國際視野,也符合「學校給食法」的立法精神。

胡忠一認為,臺灣香蕉在日本市場的競爭優勢為香甜、口感軟嫩,以及臺灣曾為日本殖民地的歷史淵源,使得老一輩對臺灣水果有深刻的記憶;現今日本的年輕人多是吃菲律賓與厄瓜多生產的香蕉,反而對臺灣香蕉的風味感到陌生,實在可惜。

目前御殿場市已將每年7月11日訂為「臺灣日」,每月11日中小學營養午餐水果吃臺灣香蕉。簽訂交流意向書當天,若林洋平更承諾,未來供應營養午餐的臺灣水果不侷限於香蕉、芒果等,也希望能持續帶動雙邊農業、觀光及文化交流。

日本對食材的規格要求甚高,例如超市販售的香蕉外觀不可有黑色斑點和擦傷,校園也重視食農教育,中小學營養午餐有營養職員、營養教諭(即營養教師)為營養和衛生把關。「農產品能夠外銷到日本,幾乎就能外銷到全世界。」胡忠一說。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蕭柊瓊(左)與日本靜岡縣御殿場市長若林洋平(右)簽訂「強化臺日農產品交流意向書」。(圖片提供/行政院農委會)

(原文載於《豐年雜誌》2016年66卷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