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地消】之四:進軍東京百貨公司,群馬縣JA甘樂富岡案例

文、圖片提供/ 胡忠一 採訪整理/ 林慧貞

「地產地消」概念近幾年從日本紅到臺灣,從字面上來看,這 4個字可以解釋成在生產地消費,不過,到底所謂的生產地是指哪裡?臺北農地少就無法地產地消嗎?地產地消除了改變消費習慣,產地有哪些影響?放大來看,自由貿易席捲全球,對於農地零碎、生產成本高的臺灣,地產地消有什麼樣的意義?

 

了解地產地消的起源概念以及實際運作要點後,本篇以群馬縣JA甘樂富岡農民市場「食彩館」為實際案例,看一個偏鄉、人力老化的農村地區,如何透過地產地消,讓農民進軍東京百貨公司。以下為農委會主秘胡忠一親自撰述,農傳媒再次訪問補述、並徵得胡忠一同意後擷取部份篇幅刊出。

從WTO風暴中走出

群馬縣JA甘樂富岡於2000年獲頒第30屆日本農業最高榮譽獎「日本農業賞」,為全日本因受WTO嚴重衝擊後,迅速轉型成功的模範JA。

JA甘樂富岡轄區山林占70%,為典型的坡地及山地農業區,以養蠶及蒟蒻為農產大宗,1980年代轄下5個鄉鎮(富岡市、妙義町、下仁田町、甘樂町、南牧村)地區的農家共4,501戶,農地面積5,680公頃,農產品銷售金額為83億日元,其中50億為養蠶事業之銷售金額(養蠶農家4,400戶,桑田面積為1,960公頃),蒟蒻則為30億,兩者占當地農產品之96.4%。

但養蠶事業自1984年起,因受到生絲進口自由化的影響,1998年銷售金額降為1億3,800萬日元,養蠶農戶激減為226戶,桑田面積減少為383公頃;蒟蒻的銷售金額因烏拉圭回合談判協定自1995年貿易自由化的影響,1998年的銷售金額縮減為8億8,500萬日元。兩種作物的銷售金額於貿易自由化前後,實質減少70億日元。

另一方面,富岡市西北部工業區10年之間吸走農家勞動力2,480人,有農產品出售的農家(含兼業農家)僅佔JA7,400個會員當中的2,900多戶(39%)。1994年,在地區農業及社會經濟瀕臨潰滅之際,JA甘樂富岡承受合併一家累計虧損達4億3,000萬日元的蠶絲合作社,當時農家與JA均抱持悲壯的心情共同面對經貿自由化時代的挑戰。

改採少量多樣直銷策略

JA甘樂富岡合併之後,每兩年實施一次會員意願調查,發現會員普遍認為:「在地方上,金融事業有信用合作社與郵局,保險事業有保險公司與郵局,生活物資事業有便利商店,唯有JA才能做的事業就是『農業產銷』。」

於是JA甘樂富岡改變過去以信用、保險事業為中心的經營方式,轉型為將營農指導」擺至首要事業,並即刻充實營農指導員(類似臺灣農會的農業推廣員,從原來 10名擴增為 53名),並任用 25位技術卓越的專業農家為「營農顧問」,同時於營農指導部設置「直銷部門」,開始規劃「挑戰 21」及「推動重點蔬菜事業」計畫,一改過去數十年來所採取大量少樣、提高市場佔有率的行銷方針,轉型為以建立地區流通為主的少量多樣重要產品產地為目標

每一重要產品設2至3位專責營農指導員,推動直銷事業,並依據各重要產品成立「JA甘樂富岡促進販賣委員會商品開發班」,開創品牌及創意,藉由掌握行銷端的消費需求,逐漸擴大生產。

截至2001年3月底,JA甘樂富岡透過批發市場的共同運銷金額已由原先之將近100%,降為28.7%,不透過批發市場的直銷部分,則由0急速成長至71.3%(含後述農民市場「食彩館」占6.3%,直接供應東京都內大型超市、量販店者占65%)。

建構地區農業

JA甘樂富岡1996年於人口不到5萬人的富岡市設立60坪農產品直銷站-農民市場「食彩館」(本店),設置營運委員會,當時會員共156人,至2001年3月底增加為1,150人,其中大多數為女性及高齡者(50歲以上者佔80.7%)。

短期間內會員急速增加的主要關鍵在於轉換為以在地生產、在地行銷為主軸的少量多樣生產方式奏效,供貨品項從原來的108項增加為248項。高齡者及女性可輕輕鬆鬆在自家消費的延長線上從事生產,0.4公頃的農地年間生產4種以上蔬菜平均需投入40萬日元資材及設備費用,但年間收入平均達300至400萬日元,其中出貨規格由生產者自行設計,出貨至「食彩館」的產品規格、數量、售價均由生產者自行決定,每件商品上必須黏貼登載生產者姓名、聯絡電話、售價或品名等相關資訊,用藥及栽培過程等生產履歷紀錄則存放於「食彩館」備查。

當初,JA甘樂富岡推動地區農業發展策略時,先全面調查、製作閒置農地及有閒置勞動力的農家名冊,以一人栽培8種品項為目標,巡迴農家挨家挨戶請求其生產、供貨,對於未曾接觸過農業者亦提供「挑戰 21農業栽培指針」推廣手冊(登載蔬菜 39種、花卉 14種、果樹 10種之栽培方法),協助、指導其種菜、種花,此外每年尚辦理80餘場次現場研習、觀摩,同時讓農業門外漢參加、學習。JA甘樂富岡轄內之閒置農地已從 1996年的 980公頃降為 20013月底的 580公頃,5年之間減少 320公頃閒置農地。

發覺地區消費,提高地區自給率

「食彩館」設立當初,一天僅20萬日元的營業額,屬於虧損狀態。後來打出「挖掘地區消費,提高地區自給率」策略奏效,所以1996年的營業額達1億1,359萬日元,1997年為1億8,065萬日元,1998轄下第二家農民市場「食彩館——楓葉平」開張,兩家的總營業額達3億5,195萬日元,1999年為4億3,345萬日元,平均每個月營業額3,600萬日元。

利用「食彩館」的客人有2成是生產者本身,他們購買自己沒有生產的蔬菜或加工品,其他的客人為在附近工作的人,例如在附近的公立醫院及擁有2,000名員工的富岡市最大的工廠的工人利用休息時間前來購買,充分達成「挖掘地區消費,提高地區自給率」策略目的。

JA甘樂富岡的網站首頁。

啟用「熟年後繼者」為新的農業經營主體

1998年10月東京西友百貨公司光丘分店內創設「店內蔬果專櫃」。1999年JA甘樂富岡亦配合西友百貨公司光丘分店成立「店內蔬果專櫃」營運委員會,2000年並與兩個農民市場的營運委員會共同成立「農民市場營運委員會」。

「店內蔬果專櫃」供貨農家以退休回鄉從農者、高齡者及兼業的家庭主婦為主,即所謂的「熟年後繼者」。年紀較大者對於露天蔬菜的栽培擁有較佳的技術,而且在JA農民市場必須排定供貨品項時,經常需要供應新品種,所以需要新的創意與觀念。

許多80歲以上原本是經常生病的老年人,當他們開始參與供應青蔥至農民市場後,因有工作做,可以活絡筋骨,並因有消費者期待購買他們的商品,而重新發現被需要的感覺與生活的意義,精神也因而變得更愉快,再加上有現金收入,所以生命顯得更有朝氣、更有自信,當地憂鬱症患者也因而減少了。JA甘樂富岡地區過去為養蠶重鎮,依賴許多女性勞動力,婦女早已習慣田間作業,在可增加收入機會的誘因下,家庭主婦以兼業的方式加入生產供貨、創業的情形也逐漸增加。

導入市場原理的共同販賣體制

JA甘樂富岡的兩個農民市場可說是「店內蔬果專櫃」供貨前的職前訓練所,如果在JA農民市場「食彩館」供應的產品能維持一定品質,且能善盡供貨責任者,則容易取得JA之信賴,並將之輔導加入「店內蔬果專櫃」的預約供貨行列。

在農民市場「食彩館」供貨的會員每天必須於大清早至田間採收,再送到農民市場陳列展售,當天結束營業時,若有賣不完的殘貨,供貨農家必須自行帶回處理,盈虧自負。供貨農家可以從當天銷售狀況了解到消費者的好惡反應,並可立即檢討改善生產、定價技術或栽種產品種類別組合。

另一方面,「店內蔬果專櫃」係JA與量販店契約供貨的行銷方式。在供貨前一週的星期五,由JA甘樂富岡的職員與量販店商定下一週供貨品項、數量與價格,並由量販店以「買斷方式」進行合作,所以並無殘貨問題,但農家必須按自己預先申報的數量與品質確實供貨。

「店內蔬果專櫃」的目標為「Day 0」,亦即供應當天剛採收之產品。供貨農家必須於每天凌晨4至6時赴田間採收,並於7點之前,將經過分級處理之產品送至JA集貨場,8點鐘保冷卡車準時出發前往東京西友百貨公司或量販店之「店內蔬果專櫃」,並於10點鐘前完成百貨公司或量販店開店前的陳列。

強調「當天剛採收的新鮮當令蔬果」乃其最大賣點與魅力,由於完全不用紙箱,從農家至店舖陳列櫥櫃均以專用貨框與貨櫃運送,所以可以降低很多包裝成本。若當天剛採收的農產品與前一日供貨的產品一起擺在貨架上,都市消費者都會因新鮮的價值感而選購當天剛採收者。所以,一般消費者對「店內蔬果專櫃」的評價相當好,至 2014年 7月底,已有 29家量販店與 JA甘樂富岡合作。

生產資訊透明化,刺激農民朝低化肥、農藥前進

百貨公司或量販店之「店內蔬果專櫃」產品主要特徵為:不需拍賣市場手續費、包裝容器簡素化、規格鬆弛化(如:品牌為「大小形形色色」的香菇、品牌為「對不起有點彎曲」的胡瓜等),以低成本、確保安全安心新鮮、價格合理及獲得產消雙方支持最為重要。

以往農家溫室栽培的胡瓜及草莓參加共同運銷時,大多重視「外觀」,但供應「店內蔬果專櫃」之後,逐漸轉變為重視「口味」,且由於商品均黏貼生產者相關資料,所以生產者不得不重視合理化施肥方法及減少農藥使用的栽培技術,逐漸改為施用有機肥料及導入生物防治方法等,無形中促使朝向低化肥、低化學農藥使用及循環型農業的方向發展。

商品黏貼生產者姓名等資料係對客人提供產品的最佳保證,如果客人買到一件不好吃的產品,下一次他絕不會再買,就日本的民族性而言,若被顧客批評說產品不好,那將是令人感到極度羞愧與恐怖的事。所以供貨者總會以負責的態度謹慎從事產銷活動,俾與消費者建立互信、互賴的長久合作關係。

與消費者進行面對面交流

JA甘樂富岡每年舉辦兩次與東京量販店「店內蔬果專櫃」顧客的交流大會,即春天的香菇植菌大會及夏天的烤肉大會。透過供需雙方面對面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與互信關係。合作的量販店業者舉辦年終感謝促銷活動時,JA甘樂富岡都會提供地區名產「搗麻糬」供顧客享用,同時將地區飲食文化傳遞給都市居民。

由於當地轄下農地標高差距頗大,若進行計畫性供貨調節,則有許多產品可全年供貨,因此JA甘樂富岡今後將利用閒置農地,吸引更多新的地區會員,建構地區農業成為產地重鎮,仍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延伸閱讀

【地產地消】之一:因應全球化,日本地區農業復興運動

【地產地消】之二:培養農民市場敏銳度,只種「賣得掉的農產品」

【地產地消】之三:組織農民,全年都有作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