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一:因應貿易全球化,日本如何以地產地消作為農業振興的策略?

文、圖片提供/ 胡忠一 採訪整理/ 林慧貞

行政院(12)日宣布內閣改組名單,農委會農糧署署長將由原農委會主任秘書胡忠一接任。胡忠一曾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研究日本農協(JA)、地產地消、農業政策等。其中,他對於農產品的地產地消,研究著墨甚深。他從20世紀末全球經濟變化切入,再以鄰國日本為案例,說明地產地消並非只是「直接跟農夫買」的個人行動,而是改造整體農村產銷體系,擺脫過往「多量少樣」、運銷到批發市場的銷售方式。

胡忠一強調,地產地消是從生產者思考轉換為市場思考,種出「賣得掉的農產品」;再透過組織農民,發展計畫經濟,以「少量多樣」為核心概念,在農民市場全年穩定供貨,品項30~50種以上,滿足一般家庭所需;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主打在地口味、新鮮安心、生產履歷,創造出具有地方魅力的品牌,與跨國廉價農產品市場區隔,同時活化閒置農地、創造就業機會、振興地方經濟。

近年國內農產品產銷秩序失衡,但強調以「地產地消」作為穩定市場秩序解方之一的呼聲也不絕於耳。但究竟何為「地產地消」?日本的經驗可以帶給臺灣哪些參考?農傳媒邀請胡忠一從當代經濟背景談起,介紹日本地產地消發展,再回到臺灣,分析由農會組成的農民市場,成功的要素和挑戰。全系列共有五篇,由胡忠一親自撰述,農傳媒再次訪問補述、並徵得胡忠一同意後擷取部分篇幅刊出。(本篇為系列之一)

「地產地消」概念近幾年從日本紅到臺灣,從字面上來看,這四個字可以解釋成在生產地消費,不過,到底所謂的生產地是指哪裡?臺北農地少就無法地產地消嗎?地產地消除了改變消費習慣,產地有哪些影響?放大來看,自由貿易席捲全球,對於農地零碎、生產成本高的臺灣,地產地消有什麼樣的意義?

20世紀末全球經濟思維轉換:從比較利益到在地利益

一直被奉為全球經貿自由化圭臬的英國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的「絕對利益」及李嘉圖的「比較利益」,高唱國際分工與擴展商品貿易,以創造人類社會經濟繁榮。全球化與經貿資本化強調規模經濟、數大就是美,在農業發展方面,包括跨國性企業在內的私人企業財團,一貫強調「土地即工廠」,以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經營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換取最大利潤。

然而,在全球化與自由化更發達之後,隨著幾波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顯示國際分工專業化在第三世界國家已造成土地不當使用、工業污染、能源枯竭等生態浩劫,以及勞動條件惡化、貧富差距擴大並形成兩極化等負面衝擊與畸形發展,充分暴露該學說缺乏環境保育、食品安全、人道關懷與永續發展等觀點。

過去20年日本農業生産額減少1/4、農業所得約減少1/2。

為反抗全球化及因應地球暖化的衝擊,2005年3月起,從美加地區開始發展出「100英哩飲食」(100 mile Diet)運動,亦即一瓢一飲均取自於方圓百哩之內,以求其時令、新鮮,節省貨運所消耗的能源;1980年代起,為發展在地農業的「在地利益」優勢,日本與韓國均推動「地產地消」運動,以「身土不二」作為呼籲國民「愛用國產農產品」的口號,實施成果斐然。

農業在地化特色是重視在地社區發展與環境資源保護及產品多樣化、以家族為經營主體、強調在地、多樣少量、小規模、自然生產模式、資本粗放、傳承地區飲食文化、維護道德與創造社會福祉等特色。

雖然我國為農地規模零散、生產者高齡化的小農經營模式,條件不利於「絕對利益」或「比較利益」競爭,但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二位的彈丸之島臺灣,相較於其他國家之最大優勢為農業生產地區緊鄰消費市場,亦即具有「在地利益」優勢,農業生產能緊密結合當地消費者、國民飲食生活及風土文化習慣,是前述農產品輸出大國所欠缺的條件。

因此,我國農業發展,在遵從「比較利益」原則,拓展國際行銷之際,似有必要同時檢視、活用我獨特優勢,並重發展在地農業的「在地利益」,以彌補在「比較利益」方面之不足。

日本地產地消運動的時代背景

1980年代,日本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之後,農產品價格下跌,農家所得驟減,同時化學農藥及食品添加物危害健康等社會問題陸續發生,追求食品安全的直銷運動開始拓展開來,在都市近郊,早市、小型直銷站紛紛出現。1990年代發生泡沫經濟之後,各種規模、型態的直銷站、農民市場迅速在全國各地設立。根據1997年琦玉縣政府的調查,當時全國約有11,000家直銷站(含農民市場)。

日本為因應WTO的衝擊,在1999年7月公布施行「食料.農業.農村基本法」,修正過去以追求經濟規模、降低生產成本、提升足以抗衡外國農產品競爭力的做法,其中最具特色的可說是以「在地利益」為基礎的「地產地消」相關措施,推動「農民市場」、新鮮、安全、安心、具地方特色及魅力的循環型地區農業發展策略。

用農民市場實現地產地消。

簡言之,「地產地消」係指在地生產在地消費,亦即在當地栽培的蔬菜、水果,於該地區消費之意。地區之範圍依產品性質或廣義及狹義解釋,可為生產地區,或該生產鄉鎮、縣市,或大至以全國為範圍。提供消費者購買當地產品,並可以看得到生產者,並與之當面對話的機會,以利提高糧食自給率、活化農漁村的重要策略,更為連結農村 6級產業化(生產、加工、販賣,延伸至農業休閒、體驗等一體化),傳承當地飲食文化及食農教育的配套措施。

日本農民市場經營主體相當多,包括由農民產銷組織自營、或由JA(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日本農業合作社,簡稱農協)、鄉鎮公所自營或合營、於大型量販店或百貨公司內設置農產品直銷專櫃(店中店)、假日市集或常設性設專人管理的農民市場或無人看管的直銷點,雖然這些農產品直銷設施均統稱農民市場,但嚴格來說,農民市場主要指JA團體所經營者,其他經營主體所經營者稱為「直銷站」。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2006年的調查,全國約有13,538家直銷站(含農民市場),2012年農林水產省調查,直銷站(含農民市場)更高達23,560家,總營業額達8,448億日元,每一直銷站銷售金額平均3,587萬日元,營業額1億元以上者占17%;其中JA團體經營者約2,000家,生產者團體經營者約11,000多家。從農民市場的主力產品蔬菜來分析,日本全體農家蔬菜總銷售額為2兆1,300億日元,其中農民市場販賣的蔬菜占40%,可推估蔬菜在農民市場流通的比例約占全國蔬菜總銷售額的17%。

從賭博式運銷,轉成市場導向、計畫生產

前日本東京大學農政學教授今村奈良臣於1990年代發表為因應全球化競爭,日本全國農業經營結構應以「1:3:3:3」比率,進行產銷結構合理化模式調整,其中「1」代表新品種試種、栽培及新興產業之導入;第一個「3」代表追求經濟規模及市場佔有率的傳統式「少樣多量」共同運銷:第二個「3」代表廠農合作或中心衛星運作模式,如加工原料等之契作;第三個「3」代表以「多樣少量」方式,進行直銷或地產地消的「直銷站」、「農民市場」。惟各地區應視當地實際狀況與條件,就前述比率進行產銷經營模式合理化調整。

過去的日本農業為求經濟規模及市場佔有率,絕大多數採取透過三級JA系統,以少樣多量的共同運銷模式,但這種唯一的產銷模式在經貿自由化進口農產品增加之後,除了造成國內產地間嚴重競爭之外,也難以與紐、澳、美、加等大規模生產,或中國及其他第三世界廉價地租與勞動力的國家競爭。

多樣少量是新興銷售模式。

傳統式的共同運銷模式,需依賴農業機械及耗體力的青壯年勞動力,但就生產者而言,傳統式的共同運銷屬於「賭博式生產」,因農產品收成之後,透過三級JA系統共同運銷,生產者只能聽命於市場回報之拍賣價格,再進行下一期的經營計畫,其間的生產時間落遲往往造成商機的流失。

而直銷或契作型態,乃是生產者與消費者可以直接看得到對方的一種價格交涉或交易模式,消費者可以親自看到或從農民市場的銷售狀況立即感受到消費者對於各項農產品的實際需求與反應,並能即刻因應市場需求,調整當下的產銷經營計畫。因此,「農民市場」乃是近年來JA在既有「少樣多量」農產品的共同運銷體系外,新闢的「多樣少量」農產品行銷模式,透過此一模式改變生產型態(生產賣得掉的產品)、改變流通方式(減少中間流通成本)、創造附加價值(增加收益)

  • 在改變生產型態方面,主要是透過(1)推廣地產地消型農業(少量多樣、有機、低農藥、低化肥)、(2)引進新品種(重視口感、傳統及迷你蔬果)、(3)舉辦講習訓練,透過市民農園及農地銀行等,轉介休耕或閒置農地,培育半專業農家並鼓勵企業加入農業生產,確保多元農業經營者,生產賣得掉的產品。
  • 在改變流通方式方面,藉由擴大地產地消通路,(1)創造生產者、消費者、JA三贏、(2)擴大JA各農民市場間直接交易(FM農民市場之間的少量、速配物流)、(3)開拓網路交易通路,與外食、經縣政府或鄉鎮公所認證之零售業及綠燈籠餐飲業者直接交易,減少中間成本。
  • 在創造附加價值方面,透過(1)開創品牌化農產品(堅持品質、有意義的商品)、(2)開發加工品及飲食商品(農工商合作、6級產業化)、(3)農與食的資訊、交流(培育食育解說員)、農場體驗,增加生產收益。

(本篇為系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