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荒下導入智慧管理,臺灣茶產業能否脫胎換骨?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臺灣農林股份有限公司

國內每年可生產1.3萬公噸的茶葉,不過產量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得再從國外進口3萬公噸的茶葉,再加上近年茶產業面臨缺工、氣候、小規模生產等問題,讓整個產業備受挑戰。農委會茶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茶改場)去年開始將智慧農業導入茶產業,開發茶葉產期預估模式,收集茶葉生長資訊及監測氣候以預估產期,有助於農民安排採收及加工時間,解決缺工問題,另外也建置自動滴灌及液肥系統,可省水達50%並能省工及精準施肥。

每年進口3萬公噸茶葉,國內茶產業該如何因應

臺灣茶產業發展200多年以上,每年全國可生產1.3萬公噸茶葉,包含精品茶與商用茶,但國內生產的茶葉不足以供應市場需求,得再從國外進口3萬公噸的茶葉,這些茶葉多屬商用茶,以供應國內飲料店等通路為主。

臺灣氣候條件適合茶樹生長,製茶技術精良,讓臺灣茶不僅受到國人喜愛,也成為外銷主力作物之一,但近年面對氣候變遷、人力老化、缺工、生產規模小、資金不足等問題,讓國內茶產業備受挑戰。

無人機噴藥用於茶產業不會受到產區地形的影響,山區噴藥依然能均勻噴灑。

茶改場場長李紅曦指出,茶改場從2017年開始將智慧農業導入茶產業,在全國26處茶園設立氣候觀測站,調查低、中、高海拔地區的天氣狀況,也蒐集各地土壤資訊與農友的茶樹生長紀錄與生產資訊,進行數據分析。

李紅曦表示,除了收集數據外,茶改場也嘗試建立智慧化茶園,期望能透過科技管理提升茶園經營效率,因此在國內選定2處示範場域,分別為臺灣農林老埤農場的500公頃大規模茶園,以及茶改場楊梅總場的1公頃茶園。

茶改場研究員蔡憲宗指出,大規模試驗場域可以針對茶種,模擬不同施肥給水的比例,但國內茶園大多是小面積,因此在實務上必須把小型茶園導入智慧應用。

引入以色列滴灌系統,每株茶樹喝多少水都知道

茶改場在8月27日舉辦智慧農業4.0計畫成果觀摩會,地點選定臺灣農林的老埤農場作為此次觀摩場域,並邀請茶業業者一同前往了解臺灣農林如何將智慧科技應用到茶產業。

台灣農林在屏東縣內埔鄉花費近40億元買下700多公頃的土地,建立全臺最大單一地主茶葉生產基地─老埤農場,全場年產能可達3,000公噸(佔年進口量10%),期望打入國內外商用茶市場。目前老埤農場已種植236.6公頃的茶樹,預計2020年總生產面積會達到470公頃,生產品種包含台茶8號(阿薩姆)、台茶12號(金萱)、台茶18號(紅玉)、台茶20號(迎香)、青心大冇(音同某)、四季春等7個品種。

台灣農林茶業處經理鄧志民指出,茶園面積相當大,如果仰賴人工管理茶園事務得耗費上千人,因此決定在老埤農場投入20億的設備經費,導入智慧化與機械化,提高後續經營效益,目前廠區僅需100多人即可管理所有茶園事務。

台灣農林從以色列引進滴灌系統,但由於臺灣與以色列環境不同,系統的滴灌量得經過多次調整測試才能在老埤農場使用。

老埤農場在建設初期就從以色列引進滴灌系統,希望能達到精準供水,也設置6座微型氣象站,監測當地氣候,適度調整種植方式。鄧志民表示,全場建設6座泵站管理所有茶樹的肥料及水量,目前使用自動灌溉及液肥系統,使用的水量比噴灌系統少70%,肥料也可透過該系統引入田區,每公頃有1萬4千個滴孔,「算得出每株茶樹喝了多少水」。

老埤農場也導入無人機噴藥、乘坐式茶園管理機等機械設備,都是要為了達到節省人力,加強管理的目的,而採收後的茶菁該如何妥善處理也是一門學問。

鄧志民指出,未來全場進入茶葉產季時,一天可採收100噸的茶菁,為確保茶葉沒有農藥殘留,便著手開發農產管理系統,可隨時掌握田區施藥情況,確認採收的茶葉是否進入安全採收期,另外針對大量茶菁加工也設計自動化製茶生產線,以因應不同客戶的需求,目前也正在開發製程管理系統與風味塑造系統,希望將人的經驗導入製程,降低茶產業因製茶師年紀過大而無法經驗傳承的情況。

建立茶葉產期預估模式及生產排程系統

除了機械化以外,茶產業還需透過智慧化管理再升級,走入外銷市場,蔡憲宗指出,茶葉生產不僅要關注在茶園,更要考量到後續加工問題,過去茶園茶葉採摘時間點全仰賴經驗,但面臨突如其來的大雨等氣候狀況,可能最佳產期已經往後遞延。

蔡憲宗表示,老埤農場種植7個品種,產期每天有100噸的茶菁等著加工處理,但茶葉最佳採摘期只有短短幾天,採收後得立即進入加工廠,要能做出好茶就不能讓茶葉在同一天進入成熟期,因此明年將會與臺灣農林合作,將製茶過程導入智慧化管理,建立茶葉產期預估模式及生產排程系統,提高茶葉品質。

但這樣的智慧化系統要投入全國使用,需要有更多的資訊進入,蔡憲宗指出,與茶葉生產最有關係的氣候因子是溫度,像是北部、中部等茶區大致50天就可採摘,但屏東溫度高,會縮短為42天,當然實際採摘時間會根據海拔、品種而有所差異,因此栽培管理資訊收集非常重要,最終目標就是要做到預測及決策。

目前農場都架設自動化滴灌系統,農場可有效掌握系統給予每株茶樹多少水量與肥料。(攝影/洪嘉鎂)

小農該如何投入智慧化?農試所:結合優秀小農成立聯盟

但國內茶產業多以小農為主,每位農民的單一土地面積難以達到一公頃,到底該如何在小規模場域引入智慧化已是農民心中的大哉問。

農業試驗所副所長蔡致榮指出,引入現場的機械都需要因地調整參數,以符合當地情況,這過程中會累積許多經驗,而老埤農場便是難得一見的好場域,一般農民會嚮往這樣的場域,但現實層面不見得能比照大場域的方式處理。

蔡憲宗表示,茶葉產期預估模式及生產排程系統並沒有區分誰才能使用,系統開發完成後可有效協助農民安排採收人力,及加工時間點,而自動化滴灌系統管理則要看農友需求,如果土地面積小,單純灌溉且不需要資訊系統的話,目前1公頃的建設費用為30萬元左右。

蔡致榮表示,推動智慧農業時,就有考量臺灣以小農為主,應該要結合優秀小農成立聯盟,大家一起來生產,利用軟硬體進行生產控管、區域性操作,提高整體生產品質,創造更高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