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蠣愈養愈小、空殼率高 水試所:養殖密度過高所致 也可能與這隻寄生蟲有關

近年牡蠣養殖收成不佳,水試所委託嘉義大學研究認為與養殖密度過高有關。圖非當事牡蠣。(攝影/游昇俯)

近年沿海養殖牡蠣(蚵),漁民普遍遭遇牡蠣長不肥、愈養愈小,以及空殼率過高,導致收成不佳的問題,農業部漁業署今(27)日舉辦「漁業青年交流座談會」,有嘉義漁青反應此問題。水產試驗所表示,根據嘉義大學副教授陳淑美研究,牡蠣養不大可能與養殖密度過高有關;臺灣周遭海域牡蠣養殖情況不佳,也可能與專寄生牡蠣卵巢的馬爾太蟲有關,與全球市場競爭,臺灣養蚵產業須做使用「人工附苗」等產業轉型。

今日漁青座談中,嘉義漁業青年聯誼會會長陳泓碩為會內7、8位養蚵會員發聲反應,漁青因牡蠣愈養愈小、空殼率高,以及蚵殼有其他魚貝類附著等問題,導致收成降低,請漁業署等相關部門協助。

近年牡蠣養殖情況不佳,產業界推測可能與氣候偏乾有關,因為蚵殼上附著生物不只有牡蠣,蚵農以往都會「洗蚵」洗掉包括牡蠣天敵的蚵螺(蚵岩螺)等其他生物,但因臺灣島上水系流入海中水量偏弱,導致這些對牡蠣有害病蟲害只是沉積沿海,難以沖刷消散,進而影響牡蠣生長。

但水試所所長張錦宜指出,水試所委託嘉大陳淑美研究指出,牡蠣瘦小、收成不高很大原因是因為掛蚵殼、養殖密度過高,養殖空間不夠大,牡蠣自然無法養到夠大夠肥;但一定區域養多少是業者間協調出來的,不是政府能夠呼籲或限定,水試所持續請主要產區區漁會採樣以建立牡蠣鑑別資料庫,後續將以採樣牡蠣剝完殼的殼、肉重量比例,對比養殖密度與陳淑美研究數據,以科學數據輔導蚵農。

此外,水試所與獸醫所合作尚未公布的研究指出,臺灣周遭海域、乃至整個亞洲地區牡蠣養殖不佳,也可能與寄生蟲馬爾太蟲有關。張錦宜表示,馬爾太蟲專一寄生牡蠣的卵巢,寄生在器官中無藥可用,各國解決方式傾向改以使用三倍體牡蠣做養殖,因為三倍體牡蠣的卵巢未發育,寄生蟲的影響就不大,但開發三倍體牡蠣要搭配人工附苗技術,沒有天然附苗的三倍體牡蠣。

「臺灣(養蚵)至今都依賴天然附苗,是全球競爭很大的弱點」,張錦宜指出,因為養蚵要產量穩定,就需要使用人工附苗,臺灣有技術,只是人工附苗成本高,產地一串18顆蚵殼天然附好苗的價格是23元,但換算下來人工附苗一串就要50元;他說,臺灣養蚵產業面臨轉型,水試所也正研發牡蠣陸上養殖技術以取代海上養殖,協助開發高單價牡蠣市場。

國產牡蠣近年也遭遇越南進口牡蠣混充問題,漁業署養殖漁業組組長陳文深表示,漁業署持續與行政院食安辦及衛福部做市場稽核,輔導業者產地標示,目前蚵產品標示比率已到33%,明年希望成長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