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育苗場 掀小番茄栽培風潮 做農業「服務業」 建構標準場域「幫農民賺錢」

嘉義是國內番茄栽培最大產區,育苗場供應蔬菜種苗以番茄為大宗,育苗場在導入嫁接育苗技術後,進而帶動番茄產業大幅成長。

嘉義是國內番茄栽培最大產區,育苗場供應蔬菜種苗以番茄為大宗,育苗場在導入嫁接育苗技術後,進而帶動番茄產業大幅成長。

文/游昇俯 攝影/黃名毅

「上盛育苗場」場主侯嘉靖認為:「育苗業就是服務業。」種苗產業分工精細,農民栽培蔬果,不像民眾從事家庭園藝、直接到花市或農業資材行買小包裝種子種植,而是由專業育種、採種的上游種子商將種子賣給中游育苗業者,育苗業者做育苗的代工服務,再提供育成種苗給農民栽培。「育家種苗場」場主呂育家則表示,種苗透過嫁接可提升抗病力及環境適應性,氣候變遷下作物栽培受到環境的挑戰愈來愈大,農業要穩定生產,嫁接育苗場扮演的角色將愈來愈重要。

入秋的9月中,白天氣溫仍節節上升,嘉義縣太保市上盛育苗場裡農友車輛進進出出,場主侯嘉靖講沒兩句話就忙著接待來客,確認訂單、取苗,理貨給客戶。

侯嘉靖表示,太保溫室栽培超過200公頃,農友大多種小番茄,現在是主要種植期,明年4、5月再接著種兩期甜瓜(美濃瓜),品種包括白皮的「嘉玉」、綠皮的「翠妞」。種植小番茄每分地約有50萬元淨利,甜瓜2期20萬元,1分地溫室每年大約能賺進70萬元淨利,農民因此趨之若鶩,育苗場的工作就是配合農民生產作育苗。

9月是番茄重要種植期,上盛育苗場一早就有許多農友前來領取訂購的番茄苗,上盛場長侯嘉靖(右)忙著協助種苗裝車。
9月是番茄重要種植期,上盛育苗場一早就有許多農友前來領取訂購的番茄苗,上盛場長侯嘉靖(右)忙著協助種苗裝車。

番茄嫁接強化青枯病抗病力 上盛成番茄嫁接苗發源地

國內登記的種苗業者約8千多家,其中約近2百家的育苗業者,培育蔬菜種苗種類以甘藍(高麗菜)、結球白菜、花椰菜的十字花科;番茄、甜椒的茄果類;南瓜、胡瓜、苦瓜的瓜果類;蔥、芹菜、韭菜的葉菜類;以及萵苣、洋蔥、黃秋葵等其他類蔬菜為大宗。

相較早年「作畦栽培」的土拔苗,國內育苗業自1989年引進「穴盤育苗」技術後,可培育出病蟲害少、生長整齊的種苗,是一大革新。作物透過嫁接,可提升嫁接植株抗病性及環境適應力,乃至增加產量品質,育苗業也將嫁接技術應用於種苗培育上。日治時期就存在的西瓜嫁接栽培,會使用扁蒲、南瓜等作為根砧,以減少土壤傳播疾病危害;苦瓜栽培也會使用絲瓜或南瓜作為根砧,提升抗病性、增加產量。

嘉義是國內番茄栽培最大產地,番茄容易受到青枯病、萎凋病及根瘤線蟲等威脅,亞蔬–世界蔬菜中心(亞蔬)1996、1997年間研發以抗青枯病茄子作為根砧嫁接番茄接穗的育苗技術,讓番茄苗可抗青枯病、線蟲等病蟲害,降低連作障礙,嘉義番茄育苗產業因此獲得飛躍性進展。

侯嘉靖早年從嘉義農專農場管理科畢業後,曾在農藥行擔任營業員,同時做番茄、瓜類等栽培,之後轉往農友種苗公司嘉華育苗場任職;隨著第二個孩子出生,為了照顧家人,1994年才決定與太太賴淑惠自行創業,成立上盛育苗場。

上盛育苗場取得亞蔬技術後,成為全臺第一家番茄嫁接育苗場,此後亞蔬推廣番茄嫁接苗也以上盛作為推廣場域。

種苗改良繁殖場2021年透過問卷調查,回收國內42家育苗業者資料,分析其生產穴盤苗產品種類。(資料來源/種苗改良繁殖場;製表/黃煒婷)
種苗改良繁殖場2021年透過問卷調查,回收國內42家育苗業者資料,分析其生產穴盤苗產品種類。(資料來源/種苗改良繁殖場;製表/黃煒婷)

嫁接苗助攻小番茄栽培 「玉女」嫁接苗推升溫室栽培風潮

早期小果番茄栽培「聖女」、「試交2號」等品種,夏天則種較耐熱的「四季紅」。賴淑惠表示,當時聖女番茄實生苗一株1.2元,嫁接苗多出茄子根砧及嫁接人工成本,賣4元;由於嫁接苗生長比實生苗慢、又貴2.8元,起初不受農民青睞。直到試種後發現果實色澤較深、風味更甜且採收期更長,農民才轉而指定購買嫁接苗,「行口(收購鮮果)也認嫁接苗的一箱多100元。」

以前國外引進栽培的小果番茄品種硬度高、甜度低,消費者因此沒有吃小果番茄的習慣,直到農友種苗公司1990年育成果實小、糖度高的「聖女」,才打開國內小果番茄的消費市場。農友種苗2000年育成皮薄、糖度更高的「玉女」番茄,讓溫室栽培小番茄攀向新高峰。

侯嘉靖指出,過去溫室栽培未普及,「玉女」番茄皮薄,下一場雨就全部裂光,讓農民相當詬病;隨著農民逐漸改為溫室栽培,解決了裂果問題,玉女番茄送到北農,一箱可拍到2、3千元,一夕爆紅,搖身一變LV級農產品,農民因此搶著蓋溫室種番茄,「種2年就能還本。」溫室栽培在2000年代達到鼎盛。

上盛成立近30年來,除了番茄、胡瓜、甜瓜等嫁接苗,也生產十字花科葉菜類穴盤苗。作物品項變化不大,但品種迭有更新,其中就以「玉女」番茄苗的需求最為穩定,帶起的產業榮景持續至今。侯嘉靖說,上盛生產種苗仍以番茄苗占2/3,其中「玉女」占8成,其他才是「小女」、「金瑩」、牛番茄等其他品種。

上盛育苗場在取得亞蔬中心番茄嫁接技術後,成為全臺第一家番茄嫁接育苗場。
上盛育苗場在取得亞蔬中心番茄嫁接技術後,成為全臺第一家番茄嫁接育苗場。
「玉女」小番茄是現今溫室栽培的主力品種,是上盛育苗場成立以來不變的主要品項。
「玉女」小番茄是現今溫室栽培的主力品種,是上盛育苗場成立以來不變的主要品項。

嫁接、澆水技術性高依賴人工 育苗業控管成本薄利多銷

在上盛的嫁接室中,幾名員工正將牛番茄接到茄子根砧上,其中不乏公司早期即聘請至今的老員工。近年育苗業已普遍引進穴盤自動播種等機械設備,降低人力成本,但嫁接工作卻始終難以機械化,賴淑惠指出,國內外都有開發嫁接機,但考量有的單價過高,植株有大有小,機械入料卻需要一致規格,且機械操作速度不見得比人手快,因此嫁接工作至今仰賴人工。

侯嘉靖指出,過去場內引進過自動灑水系統,但因同一間溫室裡培育多種作物種苗,每種需水量不同,加上溫室四周易受日照、通風處,水分蒸散速度快,實際給水也要更多,「澆水很有技術性。」因此至今仍須仰賴人工。這幾年他兒子侯喬偉接班,投入草莓育苗及栽培,草莓育苗是以匍匐莖分株繁殖,要剪苗、插苗,人工需求又更高。

「接苗工30分鐘要接100株,成本才會打平。」侯嘉靖指出,育苗投入成本高、利潤低,「(育成失敗)倒掉一批就要多播種3、4批來補。」意指若高麗菜苗單株賣0.8元,成本占0.6元,報廢1株就要賣掉3株的利潤才能打平;嫁接苗成活率須達9成以上,8成以下就會虧損。育苗是場控管成本數字的無煙硝戰爭,「一定要(做到)高水準。」侯嘉靖說。

經營育苗業,除了投資溫室設施及自動播種機、堆高搬運機等設備,還有固定支出的種子、肥料、農藥及人工成本;育苗要獲利,靠的是薄利多銷,因此上盛經營種苗項目雖多,仍只有產量夠大的玉女番茄苗才有盈餘把握。

育苗業已普遍引進穴盤自動播種機等機械,減少人力成本。
因種苗種類繁多,需水狀況不同,育苗場澆水有其技術性,至今仍仰賴人工。

對抗氣候變遷育苗場角色吃重 提升品質市場自然買單

嘉義縣六腳鄉的育家種苗場場主呂育家,過去是與侯嘉靖同時進入嘉華育苗場的同事,只比候家靖晚一年「自立門戶」。但與侯嘉靖不同的是,呂育家創業之初便聚焦生產嫁接苗,生產嫁接苗種類號稱全臺最多,並透過與農業改良場合作研發,首創甜椒、絲瓜及豇豆等多個「全臺第一」的嫁接苗。

在育家種苗場溫室中,呂育家與農業部、臺大合作導入智慧化系統,透過感測設備監控場內蟲害密度及環境係數,做生產紀錄,且可以手機遠端監控。為了嫁接苗順利癒合成活,他從1997年就引進可控制恆定溫溼度的「植物生長箱」,輔助育苗;近年更購置「紙缽機」,運用「紙缽」產生「空氣斷根」效果,育成種苗根系更發達,十足是育苗界的「技術控」。

種苗生產所需種子、培養土、穴盤、紙箱等資材價格均受制於人,育苗業者能掌握的唯有自己的技術。呂育家認為,國內已發展出多種類專業育苗,育苗業做內需市場,不必追求擴大生產規模,「後端產銷問題還是政府要處理。」應該追求精緻化、提升育成率。呂育家舉例,他的番茄紙缽嫁接苗每株賣18元、比別人都貴,但栽培果實可以多採收半個月,種過的人都會回頭指名,做出差異性就有人買單。

育家種苗場以可控制恆定溫溼度的「植物生長箱」輔助育苗,因高溼度水氣瀰漫。

標準生產場域是種苗品質關鍵 育苗場做場域驗證「幫農民賺錢」

育苗業生產種苗都是接受農民訂單,做計畫性生產,播種之初雖然即會寬估數量,但若育成率太低,必須追加,追補一批起碼都要半個月以上,恐怕會耽誤農民栽種時機;而且,作物栽培難免因氣候、病蟲害、管理等因素折損,育苗場更須確保供應的是健康種苗,避免農民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對育苗業來說,透過設施栽培確保種苗育成率及品質,就是必然的生產模式。

身為現任台灣蔬菜育苗協會理事長,侯嘉靖認為,有健康的種苗就可大幅降低番茄田間栽培的罹病率,育苗業建構一定水準的生產場域,是種苗品質的關鍵,因此種苗改良繁殖場今年輔導國內5家育苗業者作為示範場域,希望為育苗場場域建立可驗證標準,建立驗證場域是未來育苗業必然要走的方向。

去年國內番茄栽培,在嘉義、高雄等地都發生嚴重的病毒病疫情,俗稱「瘋欉」,帶給農民慘重損失,甚至影響今年栽培的意願,賴淑惠說,以往農民都搶著要苗,但今年就有許多人會觀望,問他何時取苗,總說:「一週後再來載。」

侯嘉靖表示,國內育苗場規格「五花八門」,種苗品質參差,育苗場場域驗證除了要求溫室栽培設施設備標準規格,還包括四面架設防蟲網、進出口設立雙重門,苗圃懸掛黏蟲板、定期更換,並要記錄蟲害係數,做好清園管理,育苗所使用的種子則要經過病害檢測等,如此場域生產出的種苗就能將作物染病機率降到最低,「幫農民賺錢。」

台灣蔬菜育苗協會理事長、上盛育苗場場長侯嘉靖(中)認為,建構一定水準的生產場域是種苗品質的關鍵,建立驗證場域是未來育苗業必然要走的方向。圖右為台灣蔬菜育苗協會秘書長黃敏奇,圖左為育家種苗場場長呂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