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小米年帶小米回部落 臺灣傳統品系小米回歸原民部落種植

魯凱族的部落耆老看到結穗累累的小米,十分欣慰。(攝影/梁鴻彬)

魯凱族的部落耆老看到結穗累累的小米,十分欣慰。(攝影/梁鴻彬)

小米原本是原住民部落十分重要的傳統作物,不但有食用、釀造價值,還在歲時祭儀及文化傳承上扮演重要角色,但近年因部落不再種植,小米種原面臨流失,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25)日特別舉辦「帶小米回部落,傳統品系田間觀摩推廣行動」,除介紹作物種原庫保存的小米種原,及小米種子分贈及在地保種成果,並於試驗田區展示100種臺灣的小米品種系,現場更邀請許多原住民部落的長老,透過部落耆老的共同記憶,一同在田裡辨認部落以前種植的小米品種,回憶多年以前小米收成的感動時光。

農試所副所長蔡致榮說明,小米可在乾旱的土地上以最少的成本投入生產,是因應氣候變遷,提高糧食自給率,減少依賴進口穀物的理想解決方案,聯合國農糧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Millets, IYM)」,主要目標就是提升對小米營養和健康價值的重視,呼籲重視小米是因應氣候變遷衝擊的潛力糧食作物。

美國種原庫保存臺灣品系  小米回歸投入食農教育

小米為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有重要的文化意涵,但隨著時代變遷,小米品種在原住民部落幾乎流失,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於2011年自美國國家種原庫,引回美國學者Wayne Hazen Fogg博士,1977年在臺灣收集的小米種原100個品系,使流失的傳統小米品系得以失而復回。

小米回台灣的推手郭華仁名譽教授(右)、泰雅族文史工作者芭翁都宓(中)及布農族青年教師全慈豪(左)參觀農試所復育的小米植栽。(攝影/梁鴻彬)

小米回台灣的推手郭華仁名譽教授(右)、泰雅族文史工作者芭翁都宓(中)及布農族青年教師全慈豪(左)參觀農試所復育的小米植栽。(攝影/梁鴻彬)

蔡致榮表示,當時國家作物種原庫收到的種原每個品系僅有100粒種子,立即進行種原繁殖,並將部分種原儲存於低溫、低濕及防震的庫房中,以延長種子的壽命;另一方面,也推廣原住民部落進行小米在地保種的工作,小米重回部落後,除了食物回來了,帶動語言、文化、傳統也陸續被找回來了,所掀起的漣漪令人感動。

農試所也特地將所收集的100種代表臺灣的小米種原種植於田間進行展示,這些品系大部分源自於原住民部落,包含泰雅、布農、魯凱、排灣及達悟族等的地方品種。蔡致榮強調,小米回部落後,除了進行原民傳統的混作栽培,也將其投入部落食農教育,更致力於找回族語及傳統文化,一份種原最珍貴之處是它能被人們利用,小米從美國引回來,公部門進行永續保存,原民部落利用小米種原創造價值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案例,也歡迎有更多的原住民部落向農試所申請小米種原帶回部落種植,讓不同品系的小米在臺灣土地上繼續繁衍生息。

農試所副所長蔡致榮(右)及種苗改良繁殖場張定霖場長(左)對於小米現地保種「藏種於農」深切期待。(攝影/梁鴻彬)

農試所副所長蔡致榮(右)及種苗改良繁殖場張定霖場長(左)對於小米現地保種「藏種於農」深切期待。(攝影/梁鴻彬)

藏種於農同樣重要  現地保種與文化復振遍地開花

蔡致榮重申,在地保種工作能使小米與環境共同演化,發展出適應各地環境氣候的品系,現地保種(In Situ Conservation)工作能使小米與環境共同演化,發展出適應各地環境氣候的品系,原住民部落參與小米種植及留種工作,其與作物種原庫的重要性相輔相成。種原庫的功能雖是將作物種子做最適當的保存,而農民保種可說是「藏種於農」,讓作物在氣候變遷中,篩選出適合當地種植環境的品系,其與作物種原庫的重要性相輔相成。郭華仁則表示,如果沒有當初種原庫保存的小米臺灣傳統小米品系種子,這些珍貴的作物就要消失不見了。

在參觀農試所復育的小米品系田區,也有屏東魯凱族霧臺部落的中山大學助理教授巴清雄分享小米傳統農耕知識的傳承,臺東布農族巴喜告部落的胡榮茂老師介紹小米在小學食農教育及歲時祭儀的重要意義,新竹田埔泰雅族文史工作者芭翁都宓則藉著小米找回部落的文化、儀式和語言,更有南投望鄉布農族青年教師全慈豪展示青年花圃計畫的小米復育成果。

蔡致榮也說明農試所的作物種原庫,可以說是臺灣作物的諾亞方舟,1993年成立至今適逢30週年,核心精神就是種原的保存、蒐集、交換、研發,而其中小米永續保種工作就是很好的示範,將種子做最適當的保存,儲存於低溫、低濕及防震的庫房中,以延長種子的壽命,配合種原繁殖,達到永續保存的目的。

農試所的作物種原庫保存了台灣傳統小米的珍貴種原。

農試所的作物種原庫保存了台灣傳統小米的珍貴種原。(攝影/梁鴻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