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Melastoma septemnervium )花徑大、觀賞性高,是臺灣原生植物,同科屬植物發展出多樣用途。
豐年雜誌
郊野中的花王 野牡丹科花果葉均可觀:臺灣原生種野花變家花 園藝景觀用途多

在臺灣,端午過後直到盛夏,山坡郊野的野牡丹進入盛花期,粉紅色的花有5~10公分大的花徑,比擬野花中的花王,因此有野牡丹的美稱。除此之外,臺灣原生的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植物有8屬25種,不乏觀賞性高的種類,除了應用於居家庭院、公共空間景觀美化,各地農業改良場與花農也將部分品種開發成盆花使用,妝點日常生活。

爵床科植物花形花色千變萬化,具高觀賞價值,深受園藝愛好者喜愛,圖為赤苞花。
豐年雜誌
解析12種爵床科新興花木:花艷葉美深受園藝界喜愛 打造專屬獨特庭園

在都市環境空間狹小且陽光常常不足的情形下,挑選適合的花卉得花點心思,大家都喜歡新穎的奇花異卉,在這推薦一個植物家族,包含花、葉都美麗的種類,且有許多引入臺灣不久的植物,種起來比較不會和人家「撞花」。

這類植物就是爵床科觀賞植物,爵床科植物有成對的葉片,花序通常有明顯且觀賞價值很高的苞片,各種顏色的花朵有5個裂片,通常是上面2片下面3個裂片,花朵的顏色與形狀大小千變萬化,因此令園藝愛好者深深著迷。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4年7月號 守護臺灣豬隊友 百億升級 非疫永續

臺灣豬傳統豬瘟拔針屆滿一年,即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成為非疫區,臺灣生鮮豬肉可望再度銷售海外市場,成為亞洲第一個告別口蹄疫與豬瘟的國家。對於內銷為主的臺灣豬市場來說,外銷市場是產業鏈全面升級迎來的甜美效應。從2021年到2024年的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4年128.3億元的經費挹注,超過70億元投入養豬場及屠宰場現代化,提升設施,精準飼養且重視生物及食品安全管理,是讓產業得以永續的重要措施。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經多年栽培試驗,新品種「腎蕨臺東1號」加入市場,耐候性佳、株型緊密,有望開創新商機

且特別的是,透過臺東場所開發的腎蕨綠球體種苗量化繁殖技術,腎蕨臺東1號的綠球體繁殖倍率高,成苗後植株自然緊密,且苗株生長勢整齊,觀賞價值將更具競爭力,開創蕨類市場的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