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蘇花改通車3年指標生物族群量復原 動物不怕車聲日常生活曝光

蘇花改通車3年,農委會特有生物中心在此處長達11年的調查與監測發現,蘇花改工程對當地棲地環境與野生動物的影響並不顯著,且在營運通車後多數生物族群數量已逐漸回復,當地路殺現象也低於一般道路,特生中心認為,蘇花改85%使用隧道及涵洞,有效減少道路建設對棲地的破壞,對野生動物生存環境的維護很有幫助。

新聞
【蘇花改生態之路】探尋兩棲爬行動物 清水斷崖成特殊生物地理區界線

美不勝收的海天一線及陡峭的懸崖景色可謂是蘇花公路的獨特景觀,為蘇澳至花蓮這段綿長的旅程增添許多風光。蘇花公路為宜蘭縣往來花蓮縣的唯一道路,長久以來蘇花公路落石坍方意外頻傳,加上維修施工不易,促成了蘇花公路改善道路工程(以下簡稱蘇花改)的興建。蘇花改除了興建一條能讓民眾安全回家的路之外,也加入了兼具生態永續的觀念,在經過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團隊長期的生態監測調查後,我們看見蘇花公路沿線的另一種風貌。

鳳凰颱風後在蘇花改路段調查到的大燕蛾。 (攝影/ 施禮正)
新聞
【蘇花改生態之路】沒調查不知道 公路沿線竟蘊含上千種蛾類

內容提供/《自然保育季刊》 文/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林旭宏、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計 […]

新聞
【蘇花改生態之路】不同時空蝙蝠研究 發掘珍貴生態資料

蝙蝠棲息的處所通常隱密而不易探尋。不過,一旦發現某種蝙蝠的棲所及族群,則可以進行深入研究以獲得許多生態相關的珍貴資訊。除了在夜間外飛覓食時段,蝙蝠在棲所度過很長的時間,包括其生活史的不同階段,諸如白天休息、尋覓伴侶交配、生殖育幼、日間休眠或冬季冬眠等。棲所還能提供保護的功能,降低蝙蝠被天敵掠食或人類干擾的機會,以及抵禦外界環境或氣候變化的影響,可見適當的棲所對涵養蝙蝠族群而言相當重要。

新聞
【蘇花改生態之路】探查蘇花公路蝙蝠多樣性 8年總計發現22種

世界上已知的蝙蝠種類超過1,400種(Simmons 2019),除了南、北極地外,幾乎廣泛分布在每個地區。蝙蝠是唯一具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 生存在地球上至少已有5,200萬年(Simmons et al .2008),迄今演化出高度多樣性的物種與許多特殊的生存本領,除了飛行能力(雙翼)外,尚有變溫調節生理(休眠與冬眠)機制、多數以超音波偵測(概分定頻CF與調頻FM型式)搜尋與覓食,以及生殖生理調適(授精、著床或發育延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