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社大排
豐年雜誌
頭社的無名英雄:水門的故事(下)

透過居民的回憶,這座位於南投頭社盆地中央的水門,充滿了耐人尋味之處。身為水門地主後代的丹林志成先生特別提到,921大地震後,因為泥炭土鬆軟的特性,通往田裡的路毀壞嚴重,而這座水門竟依然安好無恙,到底水門的建築工法有什麼奧秘呢?

水門
豐年雜誌
頭社的無名英雄:水門的故事(上)

上回說到南投頭社早期的戽水文化,就不能不談談頭社人是如何讓水蓄積在灌溉溝渠,以便戽水人雙手奮力舉起的戽桸都裝滿珍貴的水。「頭社有水可戽的原因,就是因為日治時期挖了圳溝後興建水門,這座水門的興建,我父親有參與……」耆老蔡新讚娓娓道來。

頭社
豐年雜誌
愚公移水:頭社的戽水文化 (上)

2021年10月23日,一個秋風宜人的下午,七旬的林如明先生扛著一支約6公尺長的竹竿,從頭社盆地山坡上的自家三合院,帶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農村文化技藝調查團隊一行人與筆者,浩浩蕩蕩地穿過蜿蜒在左鄰右舍中的小通道,前往當地人俗稱最lom(台語),也就是最軟爛、會下陷的一塊泥炭地,準備展開一場睽違40年的灌溉取水秀。如明伯肩上扛著這支約莫兩層樓高的竹竿,看來一派輕鬆,身後的兒子則幫他拿著剛剛手作完成的「戽桸」(台語音hòo-yia),以及一把繩子。

豐年雜誌7202立體書封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2月號 地方養成記-創生產業正循環

人與土地的連結從哪裡開始?當一條溪流引入圳道盈滿稻田,農民將秧苗穩穩插入田土;當海女閉氣潛入10公尺深的海水中,只為找尋足以支持生活所需的海產;當人們特地前往農村,就為看看團購多回的農特產生長在什麼樣的環境。連結其實一直都在,只是生活形態變了,變得不再容易看見需求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發揚土地價值的農漁村和第一線生產者,是時候拉回眾人的目光了!一起讓故事重新流進每個人心中;檢視地方的特色與缺口,找出凸顯自我價值和經濟發展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