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社的無名英雄:水門的故事(下)

頭社大排

從水門望向保有自然土渠的頭社大排。(攝影/楊凱元)

文/吳佳融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透過居民的回憶,這座位於南投頭社盆地中央的水門,充滿了耐人尋味之處。身為水門地主後代的丹林志成先生特別提到,921大地震後,因為泥炭土鬆軟的特性,通往田裡的路毀壞嚴重,而這座水門竟依然安好無恙,到底水門的建築工法有什麼奧秘呢?

「這座水門是戰後水利會設計的,水門底下是一支一支大箍(粗)的『Matsu阿』,就是松木……」曾經參與水門興建的黃玉祥先生這麼說,並且回憶當年從環村道路到頭社盆地中央沒有道路,因此只能靠人工將這些木樁一一扛到施工地點。有幾位耆老對於水門的木樁工法也都同聲附和,並且強調這樣的工法與在地智慧相呼應,早期頭社農民向來以插木樁或竹子的方式,或者種植耐水性高的九芎,作為鞏固溝渠護岸的方式。

然而,有關頭社水門的文獻記錄卻相當有限,直到發現南投農田水利會(今農田水利署南投管理處)的文物館中仍保留了頭社圳歷史檔案,才有更具體的線索。2020年,在水利會協助之下,這多年來封藏在櫥窗中早已泛黃的珍貴檔案,得以透過國家文化記憶庫進行典藏。根據上述檔案,1971年水利會曾經進行頭社圳蓄排水溝疏濬工程,並於第二幹線中游興建一座制水門,該水門基座下方正是由逾百支的木樁群所構成。

事隔半世紀,雖無法再向當初的水門規畫者請教相關細節,但南投農田水利會資深長官陳明儀先生仍熱心說明檔案中水門「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頭社盆地因土壤承載力不夠,故有別於現代工程以耐久性佳、卻笨重的鋼筋混凝土作為基樁,水門基座下方改採相對較輕的木樁,而透過木樁群與泥炭土之間的摩擦力(摩擦樁原理)來支撐水門。細觀此水門設計圖,儘管其中部分尺寸與大排水門現地量測略有差異,但這份檔案的重現,對於在地流傳已久的水門木樁工法,提供了一個更扎實的佐證和參考圖像。

無庸置疑地,耆老們口中這座蘊含了在地智慧、且歷經數十年仍屹立於泥炭地裡的水門,就是曾經孕育頭社米的無名英雄。儘管隨著頭社稻米產業的沒落,水門今已不具功能,然而,它的存在就如同時光膠囊一般,儲存著當年揮汗建造、管理和使用這座水門的老頭社人的生命記憶。

「把水堵起來,戽到田裡的水才能多一點,不然水都要用搶的!」2020年5月,耆老黃天成老師帶領東海大學學生,來到這座水門前解說頭社的開拓史,談到以前如何站在溝渠裡戽水,還要心驚膽顫提防溝裡吸血的水蛭爬滿雙腿……種種過去耕作的甘苦,都在水門見證下歷歷在目,這座前人辛苦立下的歷史地標,無疑是在地人文生態環境變遷的最佳展演櫥窗。

文末,特別感謝已故頭社耆老黃照巡和南投農田水利會協助頭社水門歷史的調查,也期待更多關於水門與這片土地的故事能持續被挖掘和流傳。(完)

水門設計圖可作為流傳中的水門木椿工法參考。
水門設計圖可作為流傳中的水門木椿工法參考。(頭社圳水門設計圖。創作者:臺灣省能高農田水利會。貢獻者:臺灣省能高農田水利會。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建檔單位:東海大學。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99811&IndexCode=Culture_Object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