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社的無名英雄:水門的故事(上)

水門

頭社盆地中央現存的水門。

文.圖/吳佳融 中原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上回說到南投頭社早期的戽水文化,就不能不談談頭社人是如何讓水蓄積在灌溉溝渠,以便戽水人雙手奮力舉起的戽桸都裝滿珍貴的水。「頭社有水可戽的原因,就是因為日治時期挖了圳溝後興建水門,這座水門的興建,我父親有參與……」耆老蔡新讚娓娓道來。

頭社有兩座大水門,蔡新讚口中的這座是最早興建的,就位在頭社橋下,這裡是頭社盆地唯一的出水口,匯集了頭社大排由南向北流的兩條主要水路,是早期控制整個頭社盆地灌溉和排水的總開關。只不過,隨著頭社在民國70年代漸漸不再種稻,出水口的這座水門功能不再,於是就在某次的排水改善工程中,水門被拆除了,徒留頭社橋上的土地公廟,繼續看守著日夜由此流出的水。

倒是在頭社盆地的地理中心,還有另一座謎樣歷史的水門,據說它是頭社興建的第二座水門。記得第一次獨自來探勘這座水門時,猶如探險一般。當時正值農曆年前,沒有花海,沒有遊客,整個頭社街道靜謐一片。在村子裡迂迴一番後,好不容易遇到熱心的村民報「路」,忐忑不安地循著幾乎不著路跡的小徑,穿越檳榔林和荒煙蔓草不知多久後,兩扇樣貌古樸的水門,終於映入了眼簾。

頭社盆地水門的位置
頭社盆地水門的位置

這兩扇隱身秘境中的水門,外型有點像曹公圳五孔制水門,帶有木製的門扉,嵌上一個倒V字型的鐵製骨架。站在水門邊,有如遺世獨立,放眼望去群山擁抱,腳下則流動著至今仍保有自然土渠的頭社大排(舊稱頭社圳)。

2020年的一個3月天,筆者訪問到年已八旬、曾經擔任農田水利會小組長—也就是早期水門的管理人—黃坤烈先生。他說,頭社盆地南側因地勢較高而容易缺水,所以才會在盆地中央興建這座水門,以利攔水灌溉此一區域。以前負責掌管水門的小組長責任重大,除了耕作時節要適時放下水門,讓水位升高,便於戽水,每年還要定期負責整條圳溝的清淤。說著說著來到水門前,黃坤烈更不禁憶起某次大水災,「我跟另一位居民搭竹筏來這裡,將水門打開,水才能比較快退,那時水淹到人的脖子那麼高!」早期的水門控制必須用人力轉動才能開啟,在當時水門幾乎滅頂的狀況下,操控水門可說是萬分艱辛又危險。

這座橫跨頭社大排的水門,過去周邊皆是受它灌溉而潤澤的水田。只不過,環顧四周,不見一條水泥路或柏油路,只有看似被荒煙蔓草遮蓋的舊田埂。究竟這水門當年是如何蓋在這裡的?是誰設計的?又是何時興建的呢?居民的記憶已有些模糊,眾說紛紜,於是開啟了筆者南尋北找的水門身世探索之旅。(待續)

水門管理人 黃坤烈
黃坤烈回憶早期管理水門的種種經驗。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