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梯田
封面故事
「田含水親像喝一口水含佇喉嚨」 人禾基金會的貢寮水梯田十年經驗

2011年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簡稱人禾)在林務局的支持下,與貢寮水梯田的農夫們一起埋頭續耕,為保存地方的生物多樣性努力,驗證里山梯田之於環境保育的豐富生態價值。透過「生態系服務給付」概念的落實,支持私有地投入保育公益、用吃來維護環境的概念,逐年受到外界肯定,也促進地方產生更多以環境為本的改變。這段跑在前端的貢寮經驗,走過了十年時光,與政策一同從土地裡慢慢長出來,其中的思維與發展脈絡或許能為接下來的案例提供參考價值。

鄉間小路4507走溪邊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19年7月號 走溪邊tsáu khe-pinn

曾經,我是一條野溪,經歷過跌宕起伏、流過蜿蜒曲折、見過平靜和緩。最近,有些人開始關心我健不健康,或是把我曾有的美好告訴更多人。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恢復往昔的樣貌與活力,但我相信,只要人類願意來溪邊走走,細聽我的美麗與哀愁,也許就能找出新的共生方式。

新聞
【從河說起】生命會找到出路?

溪流的人工整治,讓河溪的跌宕變平穩、狂放變拘謹。但當我們驟然改變水流力量的自我調節、百年來水流搬運砂石又堆積的穩定後,最常見到的副作用就是讓地表水消失了!原本的坡降變平,河床下的孔隙失去原本細顆粒的填塞,水依然走自己下切的路變成伏流,因此在枯水期間,即使上游還有潺潺流水,進入整治過的河段就乾了!來不及撤退的魚蝦被煮熟,洄游的物種到了這裡就路窮水盡上不去。目前的「公共工程金質獎」、「優良農建工程獎」作品,也仍可見到這樣的副作用傷害,這是工程成效迫切需要再納入評估的問題,需要工程專業一起重視!

新聞
【從河說起】輪水鬮機制,看見聚落的風光與起落

這樣因「河川串起的大起大落」的社區故事,在現在社會實有耳聞,「輪水鬮」互助互信的歷史對於25歲以下的粗坑人來說,是不曾擁有的記憶;「河灘採蝶」風光一時的歷史對於25歲以下的粗坑人來說,是不曾擁有的記憶;「親河捕蟹」嘻笑玩樂對於25歲以下的粗坑人來說,也是不曾擁有的記e憶。當世代變遷過後,對於粗坑人腦海裡,還留下什麼?「河川」之於人,不只是維持生命所需,孕育生態,也是流動著聚落文史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