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稻殼
牛糞、稻殼循環利用 葉菜育苗介質「桃改4號」成本砍半有餘 苗株鮮重倍增
國內葉菜育苗多使用泥炭土等栽培介質,在全球淨零趨勢下,許多生產國已禁止開採泥炭土,價格節節攀升,農業部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開發使用農業副產物牛糞、稻殼、蔗渣等製作的育苗介質「桃改4號」,循環利用農業剩餘資材,減碳更環保,成本則比用泥炭土調製栽培介質低55%至65%,培育苗株鮮重卻多一倍,發芽率更高出約3成。
研究發現稻熱病初期感染源來自稻種、稻殼 農試所推「預防性」施藥免病菌擴散
稻熱病是影響國內水稻產量最重要的病害,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研究發現,稻熱病疫情初期感染源更來自帶菌稻種及稻殼。農試所建議育秧業者採用針對稻穀殺菌藥劑「三賽唑」作消毒;稻農也應採「預防性」管理策略,將分蘗初期那次施藥防治提早,於插秧後20至30天內即施藥預防,及早控制病害發展,以降低防治成本。
農業副產物循環利用 米糠、稻殼育秧培稻長更好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稻作剩餘資材循環利用,將稻殼給稻田作肥,增加稻田有機質,讓稻作的養分回歸稻田;並利用廢棄菇包混合米糠做成水稻育苗土,相較一般水稻育苗土,農業剩餘資材育苗土育秧不用添加肥料,稻秧發育更好。
稻殼升級除臭氧利器 變身關鍵「富氧炭化」場域落腳南投
經「富氧炭化」技術炭化後的稻殼可用於消除臭氧、應用於醫療用途,可望讓廢棄稻殼的價值大大提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5日前往南投,參訪農業剩餘資材轉化臭氧殺菌的技術後,承諾農委會將負責提出富氧炭材生產基地具體方案及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