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副產物循環利用 米糠、稻殼育秧培稻長更好

菇包、米糠等農業剩餘資材可作水稻秧苗育苗土。(圖片提供/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稻作收成碾製成白米,會產生稻殼、米糠等農業剩餘產物,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開發稻作剩餘資材循環利用,將稻殼給稻田作肥,增加稻田有機質,讓稻作的養分回歸稻田;並利用廢棄菇包混合米糠做成水稻育苗土,相較一般水稻育苗土,農業剩餘資材育苗土育秧不用添加肥料,稻秧株高更高、浮秧率更低、根系發育更好,可供水稻育苗使用。

水稻是國內栽培面積最大的作物,水稻栽培以秧苗移植方式為主,育苗需要大量育苗土,育苗土取用田土容易有病蟲害,因此育苗土壤大部分來自山土,但近年水土保持意識抬頭,山土取得不易,育苗成本也因此逐漸上升。

花蓮農改場嘗試以香菇栽培廢棄的太空包,以及稻穀碾製加工剩餘的米糠等農業剩餘產物,以適當比例混合、發酵堆置,製作育苗土,並以剩餘資材育苗土取代一般土壤育秧,分成取代2分之1、3分之2及100%三組試驗,對照一般水稻育苗土,觀察秧苗的株高、葉齡、百支重及浮秧率等生長指標。

研究發現,育苗16日後,葉齡及百支重指標,各組差異不大,但對照組一般育苗土秧苗株高約10.98公分左右,以剩餘資材育苗土取代3分之2所育秧苗可達12.21公分左右最高;浮秧率則以對照組約2.12 %最高,剩餘資材育苗土取代3分之2所育秧苗則是約0.54%最低。

花蓮農改場助理研究員徐仲禹指出,使用剩餘資材育苗土秧盤根系較一般育苗土茂密,剩餘資材育苗土還有比一般土壤更強的保水力,顯示剩餘資材育苗土可取代一般育苗土供水稻育苗使用。

此外,過去農家多會將稻作碾製剩餘的稻殼作燃料、肥料等多元利用,但在現代大部分稻作繳交公糧後,稻殼反而成為無用的農業廢棄物,花蓮農改場也鼓勵將稻殼回歸稻田作肥,增加地力。

徐仲禹表示,將稻殼拌入15公分厚的田土中,可增加土壤孔隙,初期有助土壤通氧排水,隨著稻殼慢慢分解,可增加稻田有機質,花蓮場試驗以每公頃5公噸稻殼拌入田土,3個月後土壤PH值從6變7,有機質增加2%,磷、鉀含量也都有所增加,有助增加地力。

但徐仲禹提醒,單位面積田土若拌入太多稻殼,有機質分解過程中耗氧,田土缺氧,反而可能使稻作發生「窒息病」的生理障礙,建議稻殼量以每公頃5公噸左右較為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