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農業部與中研院今簽署減碳科研MOU 開發狼尾草作碳匯、生質能 可望提供生態環境給付

農業部致力2040農業淨零,考量以既有科技還無法實現農業淨零,農業部長陳駿季今(17)日與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共同簽署淨零減碳科技研究推動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既有合作基礎上,深化農業減碳、剩餘資源循環再利用科技研發,以及建置自然碳匯監測、驗證方法,以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香蕉便宜又美味,不需要一邊吃一邊吐籽。臺灣的香蕉在國際上更是高級蕉代表,被譽為香蕉王國。(攝影/Fluoride (sasablog)@flickrCC BY-NC-ND 2.0 DEED)
新聞
認明蕉農救星、保護臺灣香蕉品種權!中研院尋找抗黃葉病的香蕉基因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有很長一段時間,海洋對臺灣人來說遙遠而陌生,但從植物、漁村、貿易和詩文紀錄,都可以找到精彩的故事與歷史。(圖為17世紀威尼斯製圖師、方濟會修士Vincenzo Coronelli繪製的「廣東福建與臺灣海圖」,CC0)
新聞
東亞軍船曾懸掛荷蘭國旗?隨陳國棟由海岸植物潛入記憶海洋 探索臺灣及周邊水之道

電影《阿凡達:水之道》中有一幕說道:「海洋環繞著你,也在你體內」、「出生前、死亡後,海洋都是你的歸宿」傳遞了海洋與人類密不可分的關係,四面環海的臺灣是否也有發人深省的海洋故事呢?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歷史語言研究所陳國棟研究員,他是熟知「水之道」的一員……

山地陸稻擁有耐旱、耐鹽、抗病害、抗蟲害等特性,可成為改良稻作的基因寶庫。圖為收成後尚未脫穀的陸稻。(圖片提供/老斌)
新聞
山地陸稻很有事!破解臺灣蓬萊米身世,發現南島語族遷徙線索

稻米是人類重點糧食作物。數千年來,人類不斷汰選稻米,挑選顆粒大的、不容易落粒的、稻榖上沒有芒的……一代又一代馴化的故事,深藏在稻米的基因裡。中研院植微所邢禹依特聘研究員,帶領團隊研究山地陸稻的基因,破解了臺灣蓬萊米身世之謎,也找到南島語族遷徙的線索,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新聞
古人瘋海產,19世紀吃遍全世界?海產臺灣的百年歷史縮影

一口啤酒、一盤熱炒海產解千愁!海產店是今日最臺味的庶民飲食,但回到清代臺灣,大啖海鮮卻是仕紳文人的潮時尚。更意想不到的是,當時臺灣人想吃魚蝦、牡蠣、鹹魚還得依賴島外的輸入?!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帶我們一探臺灣海產轉為進口導向的關鍵,並從中窺見19世紀捲入世界舞臺的臺灣樣貌。

新聞
你今天吃蛋了嗎?回到鴨蛋風行年代,揭開雞蛋崛起之謎!

你今天吃蛋了嗎?在注重均衡飲食的今日,吃顆蛋攝取豐富的蛋白質,成為我們的飲食習慣。現代人最常吃的通常是「雞蛋」,然而 20 世紀末工業化養雞場出現以前,在清末民初的中國與早期的臺灣農村,「鴨蛋」卻是多數人的選擇。當中究竟發生什麼事,讓人們的飲食習慣從鴨蛋轉向雞蛋?

新聞
戰後最大農村調查成果出爐!走訪百村里建構農漁「人類生態志」從田野為農村找出路

我國戰後最大規模農村調查計畫成果出爐,為期5年、由中央研究院與農委會合作「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計畫成果今(19)日公布,展現臺灣農村完整風貌。其中雲林麥寮海豐村,從早年種植蘆筍賺外匯,進而改革養豬、養殖產業,仍不敵人口外移,引進石化工業,短短不到半世紀時間,微縮了臺灣由農轉工社會轉型的樣貌。

香蕉 banana
農觀點
蕉瘟兇猛無蕉可吃?大麥克香蕉的啟示和香蕉DNA鑑定的應用/吳宗賢、趙淑妙

香蕉產業曾經面臨過全面性的崩潰,香蕉的瘟疫從20世紀中葉至今仍在蔓延,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所以過去十多年來曾有過未來將無香蕉可食用的預言。為了讓後代子孫可享用甜美的香蕉,策略性的選擇各地品種雜交育種是擴大香蕉遺傳多樣性的可行方法,DNA研究可作為追溯香蕉雜交育種史的重要依據。

新聞
全球獨有超級未來食物 古老抗旱油芒成功復育

「油芒」一種既現代又超未來且古老的穀物,是臺灣獨一無二的特有米糧,卻因原住民漢化等種種因素消失逾一甲子,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團隊偶然間經國外學者提及,才知道臺灣有這孤兒作物,經過11年尋找、選種、復育與研究,終於在屏東三地門、臺東延平等原民部落復耕,地球上首批油芒平安米將在11日除夕正式問世,結合常民宗教信仰「以米代金」,一起為臺灣土地祈福。

新聞
昭和草做保健產品有譜 臺中農改場栽培技術技轉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現已建立昭和草栽培及採後處理技術,將野生植物變成可穩定生產的保健作物,每分地收成達1至1.2公噸,可供產業界技轉應用,解決保健產業缺乏穩定原料來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