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普洱茶愈陳愈香、沒有保存期限? 茶改場:業者須自行評估訂定效期 有老茶標示99年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副場長邱垂豐表示,茶葉是食品,依據《食安法》須標示「保存期限」(有效日期),臺灣生產未發酵茶、半發酵茶到全發酵茶,保存期限長短會受原料、製造過程,以及運輸、儲存及販售環境等因素影響,業者須自行評估、負責任地訂定保存期限。

新聞
調查「桃山神木」谷地195棵樹木 臺灣巨木森林碳吸存破世界紀錄

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與「找樹的人」團隊、農業部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徐嘉君共同策劃,調查臺灣紀錄第三高巨木「桃山神木」所在谷地森林碳儲存量,過程並由生態紀錄片導演麥覺明拍攝成紀錄短片,今(1)日正式發表。保守估計這處巨木森林總碳儲存量約每公頃2,220公噸,打破目前世界最高的澳洲維多利亞省森林紀錄。

新聞
農業部三大展館進駐台北國際旅展 得獎酒款絕配農村旅遊啟程微醺之旅

2024台北國際旅展將於11月1日至4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辦,農業部設置「農遊館」、「國家森林館」及「農村酒莊體驗館」等3大展館。「農村酒莊體驗館」結合酒莊文化與農村旅遊,推出多種微醺旅程,希望吸引更多遊客親身體驗酒莊的獨特魅力,創造多元商機。

新聞
臺灣獲WOAH認定非洲豬瘟非疫區 農業部:積極洽談星、馬等外銷生鮮豬肉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於10月31日正式將我國刊載於非洲豬瘟非疫國的自我聲明列表中。農業部表示,我國與日本是東亞唯二的非洲豬瘟非疫國, 獲得WOAH認定,讓我國在國際市場的豬肉供應上具備更大的競爭優勢;我國目前可以輸銷種豬及生鮮豬肉至菲律賓,積極洽談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等生鮮豬肉外銷市場。

新聞
「康芮」罕見強風多處路樹應聲傾倒 專家分析四原因

強颱「康芮」帶來猛烈陣風,光是臺北市通報樹木傾倒就逾2千件,這讓許多一早恢復上班上課民眾怵目驚心,質疑路樹抗風能力為何這麼脆弱。前農委會林務局副局長、豐年社董事長楊宏志分析,包括樹木根系在移植時就受到損傷,栽種位置沒有足夠空間讓根系伸展,冠幅過大,以及「『康芮』的風力真的太強了」,都是可能原因。

新聞
強颱「康芮」帶來豪雨加強風 宜花東金柑、水稻、釋迦受重創

強颱「康芮」帶來強陣風及豪雨,讓首當其衝的宜蘭、花蓮、臺東等縣市發生嚴重農業損失,宜蘭11月底將採收的金柑被風颳折、傾倒,未倒果樹的金柑也落滿地;花蓮二期作水稻農民來不及搶收,嚴重倒伏,至今泡在水中,恐怕無收;臺東釋迦也是全面性受損,無論是結幼果、大果果樹「倒的倒、掉的掉」。

新聞
斯里蘭卡爆非洲豬瘟疫情 防檢署:與我國有直接通郵 快遞輸入豬肉製品首次即罰20萬元

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30)日表示,因南亞的斯里蘭卡公告發生非洲豬瘟(ASF)病例,即日起列為發生ASF病例國家,因斯國雖與我國無直航航班,但與我國有直接通郵,仍具疫病傳入風險,呼籲國人切勿自斯國等ASF發生國家攜帶或以快遞郵包輸入豬肉製品,違規者首次即裁處20萬元罰鍰,第二次以上則裁處100萬元。 

新聞
臺灣養殖龍虎斑獲准輸日 陳駿季:降低中國單一市場倚賴 後續積極推動外銷

臺灣與日本歷經約8年雙邊諮商,日本厚生勞動省今(30)日於官網(https://www.mhlw.go.jp/stf/newpage_39620.html)公布臺灣養殖龍虎斑獲准輸銷日本。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臺灣養殖龍虎斑過往主要銷售到中國,有了日本市場以後,可望降低對單一市場的倚賴,農業部後續一定會積極推動。

新聞
志工家長協力配送 已喝到第一次鮮奶學校約達採購校數7成

農業部與教育部協力推動「班班有鮮奶」、國產可溯源乳品進入校園,但在學期之初完成採購學校比例偏低,且多數學校考量冷鏈等因素選擇保久乳而非鮮乳,農業部次長杜文珍今(30)日表示,近來因許多學校志工家長協力鮮乳配送事宜,已改喝鮮乳,且供應乳廠也以尚未喝到學校優先配送,截至上周已有69%、近7成喝到第一次鮮乳。

新聞
強颱「康芮」暴風圈預計晚間11時觸陸 農業部長陳駿季視察南方澳漁港

強烈颱風「康芮」逐步進逼臺灣,7級風暴風半徑已達320公里,是1996年賀伯颱風侵臺後最大紀錄,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日下午臨時視察宜蘭南方澳漁港防颱整備情形。南方澳漁港約有570多艘漁船、1,800多名船員,陳駿季提醒,康芮暴風圈預計晚間11時觸陸,當縣政府下達上岸指令時,請漁港同仁及相關單位盡速將漁民安置岸上,避免風險。

新聞
農業部ESG STRORE上線! 一站式、客製化服務攜手企業推動農業永續

農業部去年2月推出農業永續ESG專案,邀請企業公私協力,參與永續農業、碳匯及保育、農業文化及生活三大領域專案行動,至今已有72家企業參與,農業部今(30)日再宣布農業永續ESG客製媒合平臺「ESG STORE」上線,提供一站式服務,方便企業找尋多樣化專案合作機會。

新聞
環境部通過森林、竹林經營碳匯方法學 森林疏伐每公頃固碳約3公噸、經營莿竹林20公噸

環境部昨(28)日審查通過「加強森林經營碳匯專案」及「竹林經營碳匯專案」2項本土自然碳匯減量方法。森林最少5分地、竹林1分地可申請執行自願減量專案,以增加碳匯成效取得俗稱「碳權」的減量額度,這兩項方法學計算碳匯成效採計木竹生長量及木竹製品固碳量。

新聞
鰻苗捕撈季11月起跑! 中下旬首批到臺灣 專家推估今年東亞漁獲總量優於平均

鰻苗捕撈漁季將於11月1日展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韓玉山推估,包含臺灣、日本、中國、韓國等東亞4國鰻苗漁獲量過去十年年平均45公噸,今年漁獲量「普通偏好一些」、約45至50公噸;鰻苗會一批批隨著洋流來到,預估首批會在11月中下旬來到臺灣,今年最大一批苗況大約12月下旬、冬至來到,「是否豐收就看這一波」。

新聞
澎湖海膽再度驗出重金屬超標 漁業署:已請縣府追溯、釐清來源 調整抽驗頻率

衛福部食藥署今(28)日公布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7至9月抽驗結果,此次抽驗224件食品,有4件產品重金屬鎘超標不合格,包含2件澎湖海膽,澎湖海膽自去年抽檢後再次被檢出不合格,農業部漁業署表示,已請澎湖縣政府追蹤追溯釐清來源,同時掌握採捕水域環境,調整上市前水產品抽驗頻率,落實水產品源頭管理。

新聞
全國農會籲調漲公糧價格 農業部:「1集2轉」兼顧農民、產業結構 公糧政策滾動檢討

中華民國農會今(28)日由理事長黃瑞吉、常務監事吳正仁、總幹事張永成3位首長發表聯合聲明,呼籲農業部依立法院決議,調漲公糧收購價格每公斤5元。農業部農糧署表示,調漲公糧只有部分稻農受益,農業部推動「1集2轉3加3」政策照顧農民,同時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國內糧食自給率。

新聞
地檢署約談陳吉仲、陳駿季、林聰賢3人後請回 農業部:靜待司法調查

臺北地檢署調查超思、亮采進口雞蛋案,今(28)日以他字案圖利被告身分傳喚前農業部長陳吉仲、中央畜產會前董事長林聰賢及農業部長陳駿季,3人一早進入北檢接受偵訊,接近中午時先後被請回。農業部表示,目前案件偵辦中,靜待司法調查。

臺灣水果連續第六年外銷日本茨城縣,供應縣內校園午餐。
新聞
茨城縣持續採購臺灣香蕉供學校午餐 農糧署盼未來推紅龍果入校

農業部農糧署於2019年與日本茨城縣笠間市簽定【強化飲食及文化交流發展合作備忘錄】,強化臺日食農教育交流。今(2024)年日本茨城縣18市町再次採購臺灣香蕉供應學校午餐水果,預定11月8日於該縣那珂市立第一中學舉辦臺灣香蕉供餐活動,並邀請農業部政務次長胡忠一率團與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前往共襄盛舉,推廣臺灣香蕉。

玉米是全球重要糧食及飼料作物,國際貿易情形值得各界關注。(攝影/Jayson Roy on Unsplash)
新聞
國際玉米動態:緬甸大力出口 阿根廷將減少栽培

緬甸商務部統計,緬甸在本財年首季出口逾100萬公噸玉米,超過其年產量三分之一,價值逾2.65億美元。依據阿根廷國內報告預估,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國阿根廷2024/25 年期玉米播種面積將大幅縮減,可能為近年期最低水平。

新聞
《國土計畫法》上路不得翻身? 專家籲:如期上路 縣市即刻啟動通盤檢討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24)日召開「國土計畫法修正草案」公聽會,廣邀學者專家、公民團體與談,包括《國土計畫法》立法推手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邱文彥等多名學者均主張如期上路;針對各縣市擔憂土地劃定農業發展地區不得變更,將限制地方發展,專家建議新法上路縣市政府可即刻啟動通盤檢討。

黃聰龍教授與其研發團隊於臺灣白及之研究榮獲國內生醫與健康領域最高指標獎項國家新創獎。(圖片提供/長庚科技大學)
新聞
臺灣蘭花新發現!突破性抗發炎活性成分 推動新世代農業向前行

臺灣蘭花栽種技術享譽國際,長庚科技大學藥物研發團隊與青農合作,結合天然物、化學、藥理學、農業、臨床醫學和產業的專業知識,從蘭花萃取出抗發炎的新型植物成分,積極開發臺灣蘭科植物為功能性食品,不僅為臺灣永續農業作加值,更為廣大亞健康族群覓得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