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昇俯

游 昇俯 image
  • 1845 文章

畜試所白黴起司製程成功技轉 開發特色起司產品市場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成功研發白黴起司製作技術,白黴起司是有白黴菌在表面熟成的產品,口感接近軟質起司,帶有熟成黴菌及脂肪分解的香氣,是國內逐漸成長的起司市場中具有潛力的特殊產品,此技術去年已技轉「弱勢者自立扶助協進會」,可望供業者自營牧場、開發特色商品應用。

政院食安聯合稽查 牡蠣約一成來自境外 國產茶合格率達96%

為杜絕國產茶葉遭進口茶葉「混茶」,境外牡蠣混充「臺灣蚵」販售,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督導衛福部、農業部共同規劃辦理茶、進口蛋品業者、牡蠣聯合稽查專案,行政院今(14)日公布,112年12月至今年1月間,市售標示為「臺灣」的牡蠣產地鑑定73件,有7件為境外牡蠣,依法移送檢調單位偵辦;去年茶葉產地鑑別609件,合格率達96%。

小型遠洋鮪延繩釣漁船政府收購每公噸4萬元 專案計畫末年、登記期限剩兩周

全球海洋漁業資源過度開發,傳統遠洋漁撈國家捕撈配額逐漸調降,且鑒於漁業經營須符合國際勞動公約標準,農業部漁業署輔導無法適應當前競爭環境的小型遠洋鮪釣漁船退場,112年起推動為期3年的小鮪釣船專案收購計畫,由政府以每公噸4萬元收購,並負責漁船船體搗毀事宜,今年為最後一年,登記期限將於2月27日截止。

關務署查獲鰻苗走私14萬餘尾 漁業署:3月底前均管制出口

財政部關務署臺北關12日鎖定可疑出口貨物及出境旅客,查獲空運走私出口鰻苗14萬2,680尾,市價至少170萬元以上,依《海關緝私條例》規定沒入,後續轉供學術研究及放流等公共利益目的使用,以增裕漁業資源。農業部漁業署表示,鰻魚產業仰賴天然捕撈鰻苗,鰻線、鰻苗及幼鰻等3種規格,每年11月1日至隔年3月31日列為管制出口期。

水試所開發全球首例尾斑鈍鰕虎人工繁養殖 可望降低野外採捕壓力

尾斑鈍鰕虎(環帶鰕虎)是海水養殖觀賞水族中常用來維持魚缸環境的「功能性生物」,歐美市場每尾單價約35美元,但尾斑鈍鰕虎是珊瑚礁生態系魚類之一,人為採捕已造成生態環境壓力,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成功建立全球首例尾斑鈍鰕虎人工繁養殖技術,可望替代野外採捕。

衛福部證實政院指令 效期14天內乳品才可標示為鮮乳 15天以上須拿掉「鮮」字

國內酪農產業擔憂進口乳品保存期限動輒70天、90天,卻以「鮮乳」之名販售,對國產鮮乳造成不公平競爭。衛福部食藥署今(12)日公開表示,衛福部今日早上接獲行政院指令,保存期限14天(含)以下的乳品才可以標示為鮮乳,15天以上「鮮」字要拿掉,衛福部會開始啟動行政程序。

強化農產品農藥檢測 斥資近8.4億元「農產品檢測情資中心」今動土 估115年底前完工

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農糧產品安全品質檢測與情資分析中心」今(11)日動土,此建築總體投入計畫經費8.398億元,預定115年年底前完工。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表示,農產品農藥檢測保障消費者食安,也能輔導生產端農民改善栽培管理,但相關數據需要系統性整合,將由此中心肩負起任務,提升檢測效率,以供農業改良場試所精準輔導農民。

政院指示效期逾14天非「鮮」乳 農業部證實:已達共識、待政院最終拍板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酪農產業擔憂保存期限長達70天、90天進口乳品掛「鮮乳」之名販售,對國產鮮乳造成不公平競爭,力主不標「鮮」字。中華民國乳業協會今(11)日表示,行政院指示朝效期14天(含)以內乳品才可標示「鮮」字研擬。

掛羊頭賣「豬肉」? 消基會檢驗市售羊肉片近3分之1檢出豬成分、但未標示

冬季火鍋旺季,羊肉片是國人喜好食材之一,消基會去年10月於電商平臺、傳統市場、火鍋店等地購買羊肉片產品抽驗,今(11)日公布檢驗結果,總計16件標示「羊肉」產品中有7件測得含有豬成分,這7件產品中除有2件明確標示含豬的成分,其餘5件完全無法讓消費者知道是否含有豬成分,接近總數3分之1。

國產署國有邊際土地石虎保育有成 石虎協會擴大契作面積 推廣「三貓田」農產品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自2020年起認養苗栗通霄楓樹窩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國有非公用邊際土地,不到2分地,推動友善石虎農耕,與在地居民合作環境巡守、維護棲地,並辦理農事體驗活動,推廣民眾認識石虎與里山生態,藉由自動相機生態監測,記錄到石虎、麝香貓、臺灣山羌等8種哺乳類動物出沒,石虎、麝香貓出現頻度增加,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