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39 頁
雲林漢光蔬果區域冷鏈物流中心竣工 政院允全國冷鏈物流體系二期計畫續支持
雲林西螺的漢光蔬果區域冷鏈物流中心今(11)日竣工,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受邀剪綵表示,農業部建置農漁畜產業全臺冷鏈物流體系,第一期計畫總經費140億元,但仍有許多肉品市場、物流中心尚未完成,需要下一期計畫,行政院將全力支持。
明年元旦鯖鰺捕撈限量 試辦養殖申報新增種苗來源 外銷石斑養殖場建登錄制度
農業部今(11)日公布,明年元旦起,東北海區內鯖鰺漁業除了原有禁漁區、禁漁期等管制措施,為了海洋資源與產業永續,新增漁獲量限額管理措施,全年總漁獲量9萬公噸及個別漁船配額;養殖漁業放養量申報試辦增加「種苗來源」項目,114年起再列為必填項目。
30多年來首見 屏東乳羊場檢出人畜共通布氏桿菌病陽性案例
屏東縣九如鄉1乳羊場執行每年定期布氏桿菌病主動監測時,發現3頭羊隻確診陽性,確診羊隻已採取撲殺處置,案例場並已經過全場清潔消毒。防檢署副署長徐榮彬表示,今年國內乳牛場監測554場、乳羊場185場,僅此一場為確診案例,應屬個案發生;國產市售羊奶皆經巴氏德滅菌法處理,可有效殺滅布氏桿菌,民眾可安心購買。
中國海關總署今通知新增鳳梨釋迦輸銷名單 防檢署籲兩岸恢復技術對話
中國海關總署今(8)日透過與我國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的「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臺,提供中方第二批核可鳳梨釋迦包裝場及果園名單,總計新增包裝場34家及供果園1,263處。防檢署表示,今年產季參照原鳳梨釋迦輸中檢疫方法,自5日起受理業者申請輸出檢疫5批,已核發輸出植物檢疫證明書。
回顧解嚴後農民運動到面對農村挑戰 「農的N次方」特展邀全民關心農業未來
稻草人基金會主辦「農的N次方」主題特展,即日起在中正紀念堂展出兩周,回顧農運歷程,並展示珍貴的農運現場影像及史料。今日特展開幕,農運當年擔任學生代表的嘉義縣長翁章梁回顧直言,當年農運興起有國際性、制度性剝削因素,讓農民咸認「從農沒前途」,但現今青壯農重新看到農業的希望,是今昔最大的轉變。
年度代表字出爐 陳駿季:「蛋」代表期待破殼、「缺」是缺乏正義之聲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今(7)日公布臺灣2023年度代表字,前兩名為「缺」與「蛋」,顯示今年雞蛋議題受到國人關注。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每個人對年度代表字的想法不同,對他來說,「蛋」代表對破殼的期待;這幾個月來農業部疲於澄清許多不確實的資訊,「缺」字對他來說,是缺乏一個正義的聲音支持農業部。
國際建材展「臺灣館」開幕 林業署推國產材課桌椅明年進校園
2023臺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今(7)日登場,臺灣國產材自給率不到2%,以往國產材因價格高於進口材而阻礙消費應用,林業署長林華慶表示,林業署將從加工端整合協助業者降低生產成本,明年目標要讓國產材製作課桌椅進入國中、小學校使用。
文心蘭盆花新品種「花木蘭」、「紅雀」 花色少見、多花且具香氣 國際市場潛力佳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花卉試驗分所投入文心蘭育種多年,至今育成12個品種,今(7)日推出正值花期的盆花品種「台農8號─花木蘭」及「台農12號─紅雀」,開花性佳、花朵數多,具香味,已有業者技轉,有意拓銷日本、歐洲、中國等國際市場。
草莓炭疽病快篩2小時出爐 準確率高、成本低 方便田間操作免進實驗室
草莓炭疽病往往造成農民莫大損失,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首創「植物病害快篩行動箱」,方便在田間現地檢測炭疽病、免進實驗室,行動箱每個售價約5萬元,可節省購置大型檢驗儀器成本,且檢測時間只要2小時,準確率還與現行PCR檢測方式相同。
農水署成立三周年 灌區外擴大供灌5.6萬公頃 嘉惠8萬多位農民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自109年掛牌成立,將原農田水利會納入公務系統,屆滿三周年,不僅灌溉服務延伸至灌區外、增灌5.6萬公頃,嘉惠8萬多名農民;改制後建設經費逐年增加,今年已達136億元、成長三倍有餘,擴增農業水資源調蓄量達6,6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5座明德水庫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