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怎麼生?興趣使然的雞迷第一手觀察!

雞經過馴化數千年,是人類最親近的家禽,也因為長久以來的選育才能供應大量雞蛋。(攝影/董昱)

內容提供/玉山社出版公司 文、圖/李盈瑩

作者李盈瑩,從台北遷居到宜蘭後,在自家旁邊空地養起了雞。她透過細膩的日常觀察、與雞的親密互動,娓娓道來一切關於雞的冷知識與趣味情事,並集結多位農友與專家的經驗累積,讓居家養雞也能輕易上手。

母雞開始產蛋後,行為與生理會出現哪些變化?我們又該如何回饋每日為我們辛苦勞動的母雞?而當一隻母雞透過交配、親孵、育幼的過程,真正成為了一名母親,牠會如何展現龐大的母性來照料底下成員?

不用公雞就會下蛋:母雞的排卵

雞隻在屠宰過程中,內臟會整付取出,因此我們在超市架上只能看到以各部位分切好的雞肉,少有機會見到雞內臟,偶爾在滷味或鹹水雞的攤子才能見到黃色成串名為「卵丹」的品項,這個就是母雞的卵巢。卵泡在母雞體內像一串大小不一的葡萄,其中最大粒、最成熟的優先排出,再通過其他部位分泌蛋白,形成蛋殼膜、蛋殼,隨著母雞一次次奮力收縮,最後從泄殖腔排出,從卵泡到產出雞蛋的過程約25小時。

由於母雞生蛋是排卵行為,因此即使未與公雞交配,一樣會排卵下蛋。只要有充足的營養及日照,可連續數日產蛋,通常初次生蛋會花比較長的時間,往後就越益熟練了。

正專注於孵蛋的母雞。

和生蛋相同,護蛋、孵蛋也是母雞天性。圖為正專注於孵蛋的母雞。

生蛋會累嗎?開始產蛋後的行為與生理變化

母雞大約飼養至23到24週齡達到性成熟並開始產蛋,產蛋母雞擁有以下行為變化:

報產:

母雞產蛋前後會發出連續急躁的鳴音,像在告知天下「我要生蛋了!」此外也有向公雞通知的意味。有時蛋巢還有別的母雞正忙著生蛋,迫不及待的母雞一邊排隊也會邊發出密集的催促聲。

豎毛:

母雞產蛋過程至少需要10到20分鐘,期間若有其他母雞或人類靠近,便會豎毛怒張,並發出類似貓叫的威嚇聲。不妨趁母雞下來吃飯的空檔再去取蛋,避免驚擾。

低伏:

當人類突然靠近,或被突如其來的聲響嚇到,母雞會呈現幾秒身體低伏的姿態(兩腳微蹲,微拱翅膀),這個動作在未達熟齡前並不會出現,推測是一種本能的護蛋行為(雖然正在活動中的母雞底下根本沒有蛋)。

躲形:

母雞達性成熟後,當公雞靠近,倘若母雞同意交配,身子會緩緩蹲下、雙腳站得穩穩的(與突然被驚嚇到的「低伏」不同),台語稱為「躲形」。這有點像動物雌雄之間的暗號,比如公牛嗅聞母牛臀部,若母牛正巧發春,也會將尾巴翹起來表示合意。

享受按摩:

人類的雙手十分靈活,很適合用按摩的方式來取悅動物、舒緩牠們的壓力。我常會將雙手伸到母雞翅膀底下捏按,牠們感到舒服時會放軟身子、微微闔上雙眼,並發出咕嚕咕嚕的細聲。我注意到在未達熟齡以前,母雞並不喜歡被按摩,開始產蛋後才熱衷這項服務,或許此動作有助產之效,類似孕婦為了助產所做的凱格爾運動。唯需注意的是,接觸雞後記得以肥皂洗手,避免感染沙門氏菌。

原生於中南半島、印度的紅原雞(Red junglefowl)被認為是家雞的祖先;公原雞也有我們所熟悉的雞冠。(圖片來源/<a h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79492850@N00/6989728758/in/photostream/"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Jason Thompson</a>@flickr CC BY 2.0)

原生於中南半島、印度的紅原雞(Red junglefowl)被認為是家雞的起源,馴化後的紅原雞成為家雞的祖先;公原雞也有我們所熟悉的雞冠。(圖片來源/Jason Thompson@flickr CC BY 2.0)

紅原雞母雞;原雞因為生活在森林中,也被稱為森林雞、叢林雞。(圖片來源/JJ Harriso@Commons CC BY-SA 3.0)

蛋雞、肉雞需求不一樣!產蛋期的飲食注意

生活在野外的叢林雞,每年僅在春季產蛋,年產量約為15顆,經過人類長期以來的選育過程,蛋雞年產蛋約為兩百多顆。生蛋對母雞而言極為耗費體力,因此不難發現,原本體型健壯的母雞在開始產蛋後,身型會逐漸消瘦,這時就需要調整母雞的飲食,補充牠們所需的營養。

補充鈣質:

母雞生蛋會耗費體內許多鈣質,而蛋殼中就含有95%的碳酸鈣,因此我個人習慣將蛋殼捏碎後拿來餵雞,讓鈣質再次回溯到母雞身上。捏碎的目的是讓牠們看不出來這是雞蛋,若直接以蛋殼的形貌餵飼,雞會認為「蛋是可以吃的食物」,日後一旦產生「食蛋癖」,會習慣將自己所生的蛋啄破吃光。

根據我的觀察,未達熟齡前,雞對蛋殼毫無興趣,開始產蛋後就本能地愛吃碎蛋殼了。有些飼主擔憂食蛋癖,完全不敢給雞吃蛋殼,我自己用捏碎的方法養過三批雞,都沒有類似問題。飼主若有此疑慮,可另外準備蚵殼粉,或一般蛋雞飼料就會添加足夠鈣質了。

營養均衡:

無論飼養蛋雞或土雞,若以收蛋為目的,建議食源要豐富,若放養空間大,母雞會自行尋找各種草類與昆蟲來補足產蛋所需的微量元素、礦物質及維生素。若為圈養,建議每日至少餵食一半以上的蛋雞飼料,透過人工調配計算來達到營養均衡。

避免吃太胖、吃太油:

肉雞飼料是以長胖、長肉為主要目的,若以此餵飼產蛋母雞,母雞易因過胖造成卡蛋難產。因此,產蛋母雞應避免餵食肉雞飼料、過多的米糠、玉米等油脂含量高的食材。

即使飼養、生產模式不同,營養的飼料和乾爽的環境對於養雞都是必須的。圖為友善飼養的產蛋土雞。(攝影/邱家驊)

以長期收蛋為主,就只留下母雞吧!

公雞:

農村公母雞散養的飼主,若以採收雞蛋為主,不希望公母雞進行交配,待公雞性成熟後就可以殺來吃,才能避免吃到可能已逐漸成形的受精蛋。

賴抱:

是指母雞待在巢內孵蛋不願離開的行為。蛋雞因人工選育的關係,少有孵蛋行為,土雞則因野性較強,當一窩蛋的數量累積十來顆,即使並未與公雞交配受精,也會觸發母雞的孵蛋本能,有些母性更強的品種,就算巢箱內只有一顆蛋也會去孵。

醒巢:

由於母雞一旦開始孵蛋就會減少進食且不太產蛋了,為了讓母雞「清醒」過來、恢復生產力,傳統農家會將賴抱的母雞另外關在籠子數天。

是否留蛋:

為了避免巢箱累積太多蛋,會誘發母雞的賴抱行為,盡可能每天都去撿蛋。若飼養空間不大,雞蛋可全數撿光;若放養空間寬闊,可在巢箱保留一顆蛋,或放一顆外型相似的假蛋,母雞會增加在此繼續下蛋的意願(否則容易在園子裡隨處藏蛋)。

若無讓母雞親孵的打算,蛋箱盡量不要留下太多顆雞蛋,否則容易誘發母雞的賴抱行為。

若無讓母雞親孵的打算,蛋箱盡量不要留下太多顆雞蛋,否則容易誘發母雞的賴抱行為。

竊蛋賊是我:向雞回饋禮物

一回繞到雞舍後方撿雞蛋,碰巧遇到母雞正準備生蛋,牠的頭部定格,兩眼發直盯著空氣中的某一點,突然姿勢從窩著變成站立,兩腳站穩,胸腔有些前傾並略呈橫向扁平狀,然後瞳孔逐漸擴大,身體發出非常細微渺小的嗶滋嗶滋聲,接著噗通一聲,一顆濕潤潤的蛋滾了出來,我見牠原本脹紅的臉頰瞬間變得蒼白,幾分鐘後又變紅潤,然後再變蒼白,牠伸長脖子把蛋往前挪到胸口下,再次蹲下來,用胸前的軟柔羽毛窩著孵蛋,牠顯得非常疲憊,在我眼前瞇著眼睛邊孵邊入睡。我彷彿意外目睹了人類臨盆的過程,感動之餘,也為自己竊蛋者的身分感到幾分愧疚。

剛產下一顆蛋的母雞,呈現十分疲累的狀態。

一顆顆的蛋可謂粒粒皆辛苦。圖為剛產下一顆蛋的母雞,呈現十分疲累的狀態。

我不禁設想,人類的分娩這般辛苦,我們竟讓母雞日日都折磨一回。可是我很快就發現這是思考上的謬論,因為在演化上,當黑猩猩站立的那一刻,人類的雙手被釋放了,卻同時因直立行走造成骨盆與產道變得狹窄,比起那些四腳移動的走獸,人類的分娩成為動物之中數一數二艱難的,這是演化的代價。

我們要同理,可是也要避免感受上的直觀轉移,不可否認母雞生蛋絕對有其辛苦之處,只是我們能否將這個過程視為一種交換──我們用張羅食物、清掃雞舍、產前按摩,作為雞蛋的交換,就像蜂農會補上糖水,來替代取走的蜂蜜一樣。我不會說這是一場公平的交易,畢竟對方毫無能力拒絕,我們只是從人類的角度,盡可能讓這場兌換變得稍稍公平一點。

如同農人採收作物後會在農地施以「禮肥」,我特別喜歡這個詞彙,那像是「因為向大地索取了一些東西,於是回報,說聲謝謝。」我們也向母雞拿了雞蛋,因此理所當然要盡一己之力贈予禮物,聊表心意,而對於母雞來說,最好的禮物或許就是提供牠們豐富多樣的食源、時常更換的純淨飲水、定期清潔維護的雞舍空間,透過對於動物福祉的關注,讓我們的員工愉快地生產。

作者愛雞成癡,並不僅只有留母雞產蛋的經驗。圖為作者曾飼養的小雞,正踮起腳跟吃飼料。


《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

作者:李盈瑩

出版:玉山社出版公司


本文經農傳媒編輯,轉載自玉山社出版公司出版《養雞時代:21則你吃過雞,卻不瞭解的冷知識》,原標題為〈母雞與蛋〉;完整內容請見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