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觀察】揉雜也是一種風格

北竿芹壁村

北竿知名景點芹壁村保留了「一顆印」石砌建築。

文字攝影/黃開洋

馬祖今年的涼意特別晚到,中秋過後一個月,才終於要添一件抗風薄長袖。由於地形起伏大,在地人多以車代步,四季分明的天氣卻常常讓機車族煩惱──35°C高溫的夏天,午後到傍晚短短的時間內,機車置物箱就可能有蜘蛛結網;冷到會下雪的冬天,只要三五天沒騎機車,發動時間就有得等。至於春天的馬祖呢?常常午後陰雨不定,空氣中充滿溫濕氣息。

但是,在馬祖看不到騎樓。當機車退出騎樓成為臺灣本島的政策顯學,馬祖卻根本不在討論範圍內。引發論辯的「建築管理自治條例」中,連江縣跟其他縣市相比,沒有建築必須設立人行道(也就是騎樓)的規範。街屋一直不是馬祖主要的建築型態,聚落零星散布在山坡之間,以避開東北季風為最高原則,有些家戶還會加上一扇講究的「福州門」,兼具密閉與通風功能,對抗冬天的冷冽。

馬祖的傳統建築並不落款落成日期,但能從文物回推歷史。傳統聚落以廟宇為中心,如果一般家戶是土造的,不到一百年就會壞了,北竿橋仔境玄天上帝廟的籤譜卻能追溯至清乾隆時期,南竿的金板境天后宮則可以從香爐定年到清同治年間,從中探究馬祖的身世。

早期的漁夫大都是季節性移動,福建的長樂、梅花人會在冬天捕蝦皮時前來「外山」馬祖,漁季一過就回到「底山」大陸。在馬祖定居後,家家戶戶的建築旁邊都有魚寮來煮蝦皮加工。隨著定居的漁民越來越多,一些小型並排街屋開始出現:清水街、軍友街、馬港舊街等,都是馬祖老人口中賣著熱餛飩與土產的記憶縮影,店面經營型態的興盛,證明許多報導或旅遊指南說馬祖沒有老街,其實是疏漏。

PROFILE

黃開洋 臺北出生長大,在馬祖寫論文當兵後,留在這裡從事文字及規劃工作。受臺大地理薰陶了六年,但碩班畢業才感受到傳說記憶與認同建構之間的趣味, 認為依託海洋的離散與重組是島嶼文化的特點。喜歡聽老人家說故事,正在學馬祖閩東語。在粉絲專頁「壓浪 Ah-Lâung」書寫馬祖生活大小事。

廟宇
融合傳統福州封火山牆樣式的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