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補給超新星 大豆植物雞精與全豆天貝 大豆醱酵技術的多元應用

大豆

臺灣大豆品種繁多,因應各地氣候發展出多樣特色,質感與風味優於單一耕作的進口大豆。

文/何宜嬨 攝影/薛穎琦

植物性蛋白在全球颳起了新一波蔬食旋風,為葷、素食者開闢了豐富的飲食選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簡稱農試所)研發出國內第一支胺基酸含量媲美傳統雞精的「大豆植物雞精」,還開發出免去皮的「全豆天貝醱酵技術」,提升風味之餘,也消弭農業廢棄物的產生,為環境永續善盡一分心力。

沒有雞的雞精 大豆植物雞精鮮甜又養身

大豆植物雞精質地清澈、入口甘潤,湯底帶有香菇雞湯的鮮味,絲毫不見傳統雞精的黏稠腥臭。農試所生物技術組助理研究員劉威廷,是催生大豆植物雞精誕生的重要推手。身為素食者,他嘗過很多素食加工食品,對於食品的原料組成、製作方式十分感興趣,尤其聚焦於植物蛋白的研究。

「我最初想開發大豆運動營養品,例如能量棒,幾年前和廠商聊過,但他們說銷路沒有很好,雖然那些產品現在還存在市場上,但銷量不多。」綜合市場資訊及各方業者需求後,劉威廷歸結出一個現象: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當液態食品的食用便利性高於固態食品,愈來愈多消費者傾向選擇液態食物。

「在液態營養品中,雞精除了有助於患者後期療養,有運動習慣的人也會喝,它的功效來自於蛋白質分解後的支鏈胺基酸。大豆富含蛋白質,占本體約40%左右,所以鎖定植物雞精作為國產大豆商品的開發方向。」此外,大豆異黃酮具有防止骨質疏鬆、減緩女性更年期不適的效用。

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BCAA)由3種胺基酸構成,分別為亮胺酸(Leucine,或稱白胺酸)、異亮胺酸(Isoleucine,或稱異白胺酸)與纈胺酸(Valine)。構成人體蛋白質的胺基酸共有20種,其中9種為「必需胺基酸」,人體無法自行產生,須藉由飲食攝取,而支鏈胺基酸包含了3種必需胺基酸,可修補肌肉、緩解疲勞。

劉威廷
農試所生物技術組助理研究員劉威廷,從生活中汲取研究靈感,經常動手試做各種大豆料理。

挖掘大豆潛能 國產豆製品邁向高值化

劉威廷指出,市售素雞精多以菇類或中草藥製成,蛋白質含量普遍較低。農試所使用國產黃豆並搭配醱酵技術,提高游離胺基酸的比例,開發蛋白質含量高的素雞精。「大豆醱酵技術主要有三大階段,依序是醱酵、後熟及萃取。在後熟階段會釋出更多游離胺酸,風味也隨之變化。大豆經過這3個步驟,便可製成植物雞精。」

大豆植物雞精成品經分析檢測,其支鏈胺基酸含量相當於傳統葷雞精。「蛋白質不是絕對的比較標準,不同的植物雞精各有不同訴求。對我來說,最初是想開發一款能替代動物雞精的植物雞精,那就要從雞肉的特色著手,也就是吃雞肉補充蛋白質的方向。更深入來講,大豆植物雞精生產過程的碳足跡,遠比葷雞精少,而環保減碳是近年來的蔬食趨勢。」

他說明,進口黃豆與國產黃豆均可製成大豆植物雞精,但風味差異甚大。國產大豆普遍做成豆干、豆腐及豆漿等平價豆製品,售價不易提高的情況下,業者難以消化國產大豆的原料成本。「做成植物雞精,能讓國產大豆走向『高值化』商品,在相同生產要素下,藉由技術轉換,生產出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如此一來,或許就能刺激廠商採用風味較好、品質較優的國產大豆作為原料。目前合作技轉的森康食品,就有使用國產大豆的意願。」

森康食品執行長林婷儀,從護理專業跨界經營雞精品牌,發現許多客人因信仰或體質無法飲用動物雞精,決定著手發展素雞精。「我們蒐集了市面上15支素食雞精,發現裡面都含有藥材跟菇類,像是當歸或金針菇,還有許多調味。森康門市大多設在醫院裡,醫生常跟我們說,希望能有純天然、不含其他要素的食品給病患食用。」

林婷儀指出,雖然葷食廠商紛紛開發素食食品,但大多是「調理口味」。「我們想做的不是靠調味撐起的加工食品,而是天然萃取製成的營養補給品。好吃之餘,更重要的是夠營養又夠健康,才是讓商品長壽的優勢。如果要調味才能做出差異,喝進體內可能會造成另一種負擔。」

國內首支大豆植物雞精預計於2022年11月底上市,為了平衡產銷價格與確保豆源穩定,林婷儀表示和農民洽談契作會是接下來的考量。「我們打算朝外銷邁進,歐美素食市場很夯,亞洲素食市場則有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除了上架國內門市,也會試著媒合長照中心。」

臺灣大豆植物雞精
農試所首創臺灣大豆植物雞精,為大豆高值化闢建了嶄新的里程碑。

免去皮好方便 全豆天貝醱酵技術登場

大豆醱酵技術應用廣泛,透過改變醱酵條件及菌種,可創造出滋味多變的豆類食品。如醬油與味噌以米麴醱酵,但醬油在醱酵過程中還有乳酸菌、酵母菌交互作用;納豆的製作常會添加枯草桿菌,俗稱納豆菌;印尼傳統美食天貝(Tempeh,又稱丹貝)則是利用寡孢根黴菌醱酵而成。

一般豆製品在醱酵過程中,需加鹽以抑制微生物孳生,但天貝例外,因為寡孢根黴菌的生長勢很強,即使不加鹽也不易導致雜菌生長。「寡孢根黴菌會長出很多白色菌絲把豆子包覆起來,是一種安全、可食用的黴菌。」劉威廷解說,相較於傳統天貝製程,農試所獨家「全豆天貝醱酵技術」精簡工序,無須脫去大豆種皮,便能使寡孢根黴菌充分包覆大豆,連結成塊不落粒,更易於切片、切塊做料理。

大豆異黃酮共有12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醣基、另一類是去醣基。大豆多含有前者,須去掉有醣基才能為人體細胞所用;若直接食用去醣基,人體利用率較高。大豆植物雞精已含去醣基,而天貝在醱酵過程中也會去除有醣基,因此天貝的去醣基異黃酮含量,高於大豆原豆。

劉威廷認為,天貝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不論是商品化或異業結盟,樣態變化多端。「我們試過各種豆子,黃豆或黑豆都可以做天貝,只是風味不同。不去種皮有三大好處,一是省工又沒廢棄物,二是保留種皮裡的膳食纖維,三是醱酵後的豆味更淡,吃起來有淡淡的菇類或堅果香氣,適當調味後更好吃。」劉威廷分享,某一年農試所所慶舉辦烹飪比賽,他利用火龍果與全豆天貝烹調出搶眼的「天貝漢堡」,廣受好評。

全豆天貝
全豆天貝醱酵技術節省去除種皮的程序,讓寡孢根黴菌(白色菌絲)直接包覆豆體,改善目前市售天貝菌絲包覆性不佳、易鬆散的缺點。
全豆天貝製作流程

品質與成本兩難全 異業結盟跨除局限

談及臺灣大豆產業的局限,劉威廷觀察,為了平衡使用國產大豆的成本,業者傾向採取保守策略。以豆漿為例,冷藏的口感較佳,但儲藏成本較高;常溫耐放又能降低部分支出,因此大部分國產豆漿包裝以鋁箔包或塑膠罐為主。「顧慮成本難免會犧牲掉一些品質,要是消費者恰巧喝到口感不那麼理想的國產豆漿,可能誤以為國產大豆的味道不好,那樣挺可惜的。」

研發高值化產品是一個突破口,如植物雞精、植物肉等,不過售價提高,相對限縮了客群範圍。「使用國產大豆做植物肉,難度較高。大豆做成植物肉之前,要先萃取出大豆分離蛋白,為了方便運送會再乾燥磨成粉末,常見形態為大豆蛋白粉;接著運用食品加工技術,將大豆蛋白擠壓成肉絲形狀,模仿肉絲組織,然後調味,或經其他加工製成肉排。」

天貝捲餅、三杯天貝、天貝漢堡
天貝具有高度發揮性,散見於各類家常菜或異國美食中。由上至下為天貝捲餅、三杯天貝、天貝漢堡。

曾有素肉廠商向劉威廷透露,臺灣國內的大豆分離蛋白均為進口,他推測這與原料價格有關。若原料本身為國產大豆,加工後成本只會更高。就他所知,現階段國內沒有廠商從事大豆分離蛋白的萃取。不過,將大豆分離蛋白製成組織化的植物肉,這部分已有數家廠商投入。

「異業結盟也是一個解方,像全聯的白玉豆干、學校營養午餐,就是採用國產大豆。」進口大豆以飼料用途為大宗,在政令積極推廣下,他認為國產大豆的食用占比會逐漸增加。「市場上愈來愈多國產大豆的產品,廠商之所以願意投入,多半來自消費者選購意願高漲的拉力,所以我看好未來國產大豆的發展,加上現在進口大豆價格飆漲,跟國產大豆的價差愈來愈小。」

相較於進口大豆的飼料導向,國產大豆以食用為主,常製成豆腐、豆漿及豆干等平價豆製品,如能統整產銷力量,有助於達成「地產地消」的願景。(攝影∕楊雅淳)

植物蛋白炙手可熱 帶動傳統美食翻新

植物蛋白應用廣泛,可模擬不同肉類的口感,如全素海鮮、美國食品公司JUST Egg將綠豆蛋白做成植物性雞蛋、植物肉品牌Beyond Meat把豌豆蛋白製成漢堡肉排。劉威廷點明,未必要模擬肉類才能發揮豆類的蛋白質價值,直接食用也可,譬如國外常見的鷹嘴豆和扁豆罐頭、臺灣的紅豆湯和綠豆椪等等。

「豆類之間相比,黃豆的蛋白質含量是最高的,其他豆類雖然也有蛋白質,但澱粉含量較多。如果澱粉豆吃得較多,像紅豆、綠豆及花豆,那米飯就少吃一點,平衡營養攝取。另外,花生的蛋白質含量不低,但油脂含量也高。」植物蛋白除了存在於豆類,亦見於堅果類、藻類及真菌類,如英國品牌Quorn所開發的真菌肉排。

近年來臺灣颳起植物奶風潮,其實豆漿也是植物奶家族的一員,只是大家鮮少將兩者聯想到一塊。「在植物奶中,豆漿的營養價值是較高的,因為它的蛋白質高於燕麥奶或堅果奶。店家拿燕麥奶取代牛奶加進咖啡,那為什麼不能加豆漿呢?以牛奶為搭配的食物,都可以改用豆漿或豆腐來替代,例如純素蛋糕,有些餐廳會添加豆腐製成。」

不論是甜點或飲品,傳統食品也能革新變化,提升消費者對國產大豆的購買意願。「有業者特地進口日本豆漿做純素蛋糕,因為比較沒有豆味。其實可以從品種篩選、醱酵溫度和加工技術來消除豆味,而不同的豆種本身也有不同味道,有些豆子嘗起來會有一點點奶味。」

選購食材的同時,亦反映了對本土文化的認同,例如日本人偏好日本在地生產的蔬果,當地生鮮超商會詳加標示作物的縣市產地,類似現象在劉威廷去加拿大進修時也有發現。「臺灣大豆品質真的很好,適地適種又多樣化,希望臺灣也能帶起這樣的風潮。」

在臺灣飲食文化中,豆類通常扮演著餐後甜點的角色。劉威廷期許,將來可協同業者強化推廣豆類蛋白質,讓它們成為主餐的一部分。(攝影∕陳士安)

創造素食更多可能 從飲食連結減碳生活

農試所致力於研發國產大豆機能性產品,除了大豆植物雞精與全豆天貝醱酵技術,劉威廷亦樂於帶領業者了解國產大豆的應用,誠如他正協助以國產有機黑豆製作醬油的新萬豐,分析其醬油成分。接下來他計畫研究「純素蛋糕」與「素起司」。

「很多人說臺灣純素蛋糕吃起來像『發粿』,因為它的組織不像一般蛋糕細緻。蛋的起泡性很好,又有乳化性跟保水性。拿掉蛋,糕體剩泡打粉跟小蘇打粉,口感就很像發粿。我正在試驗各式各樣的豆子,搭配不同的加工條件,看能否做出近似蛋白的起泡效果。」

若要進階挑戰無麩質的全素蛋糕,難度較高,因糕點的Q彈感來自於麩質,而麩質屬於麥類蛋白質。「沒有蛋又沒有麩質,結構上就比較沒那麼容易支撐起來,但還是有機會做出來的。」聊起植物蛋白的多變性,劉威廷眼中閃爍明亮的星火。

隨著環境議題興起,吃素不僅僅是一種飲食選擇,也是一項呼應全球減碳、關注動物福利的行動訴求,吸引志同道合的消費者選購響應。透過研究單位與民間業者通力合作,臺灣大豆產業捲土重來,逐漸開枝散葉。

雜糧
國產雜糧百百種,大豆僅為其中一環。在政策補貼之外,如何提升國人食農意識,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課題。(攝影∕王志元)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