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豆隨風搖曳,豐厚餐桌與土地

鄭慧妮

樹豆於冬日開花結莢,小農鄭慧妮到菜園時順便觀察樹豆的生長狀況。

文字/李盈瑩 攝影/吳尚鴻

深冬時節,東北季風掠過山稜,為新竹帶來寒風,即將收成的樹豆在熟枯的豆莢裡沙沙作響;而同樣的季節,海風為蘭陽平原帶來水氣,得抓緊時機,趁晴朗有冬陽的日子採收樹豆。待過新竹學農,爾後來到宜蘭耕作的鄭慧妮,在兩個氣候迥異的地域種植一樣的作物,更深切感受到因地制宜的務農節奏。

2016年,鄭慧妮從熟悉的臺北踏入新竹軟橋,捲起褲管向詹武龍老師學習自然農法。三年扎實的修業時光過去了,由於剛回國的伴侶在宜蘭覓得大學教職,兩人遂展開在礁溪生活的日子。 從雪山山脈的西側來到東側,熱愛土地與農耕的心情卻不曾改變,環顧她位於河畔的農地,邊界有芭蕉與甘蔗,園裡有幾株樹豆及洛神,而在這些灌叢小樹底下,還藏了幾株菜薑、葛鬱金與地瓜。

藉豆科固氮 藉根莖鬆土

農友習慣稱鄭慧妮為「阿泥」,縱觀阿泥的菜園有不少豆科與根莖作物,由於自然農法除了不使用農藥,也講求不翻耕、不施肥,因此刻意栽種根莖作物,正是藉由在地底下生長的塊莖、塊根進行「開土地」的過程;而栽種豆類,則是由於豆科植物能與根瘤菌共生──豆科植物推動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轉換形態存放於土壤,而根瘤菌則為豆科提供充足氮肥,兩者互利。

栽種豆科,對於養好一塊土地十分有助益。阿泥提及:「種豆就不太需要擔心作物是否吃飽喝足,因為它們自己就能找到食物。」不僅自給自足,像樹豆這樣灌木型的植株,根系較廣,栽種於臨側的作物也同樣能分一杯羹,共享一部分的氮肥;菜園裡種過豆類的土地,之後再輪作的作物亦能享有「前住戶」的遺澤。

一樣的樹豆 雨地與風城兩樣情

自然農法鼓勵農夫去信賴作物自身能耐,不刻意從外部施加各種資源給予土地與作物。因此阿泥日常對於樹豆的照料,僅在幼苗期、植栽仍低於周圍雜草時進行鋤草,並將割除的草葉覆蓋於植株周邊,避免土壤裸露於日晒雨淋之下,同時還能替土壤保濕,減少需要人為澆水的機會。

阿泥回想在新竹栽植樹豆的那三年,每逢歲末採收,著實像一場聽覺與氣味的饗宴,陣陣冷冽的朔風吹襲,將枯莢裡的豆粒搖得沙沙作響,且因為空氣乾冷,樹豆本身的植物香氣更為顯著,時常讓農園瀰漫了近似森林的氣息。

黑樹豆 紅樹豆 樹豆 豇豆 關刀豆
阿泥種了黑樹豆(左上)與紅樹豆(右下),還曾收穫有虎皮紋路的樹豆(左下),此外亦有種植豇豆(下)與關刀豆(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