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與環境共存的永續糧食體系

印加旗

印加旗(Wiphala)為安第斯山脈多元原住民族的象徵。(資料來源/Adobe Stock授權使用)

文/余松諺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助理研究員
  林恒生 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產業發展中心產業分析組副主任

極端氣候加劇使人們意識到,過去書寫在字裡行間的一道道恫嚇筆觸,如今早已刻印在地球各處,無限度的汲取自然資源正是問題背後的成因。然而不同於主流社會,大多數的原住民族至今仍保有與自然共存的生活智慧,遵照草木星月暗示的規律作息,重視與環境的良善循環,如此模式或許是現今氣候變遷議題的可行解方,並可作為永續社會發展的參考。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Th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2021年發表的《原住民族糧食系統白皮/彩虹書》(The White/Wiphala Paper on Indigenous Peoples’ food systems)中提及,原住民能夠為糧食系統永續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分別節錄如下所述5點:

原住民重多元性與營養性 貢獻全球糧食體系永續發展

原住民族將人類文化與自然環境視為一個整體,該文化底蘊的生物中心論(Biocentrism)觀點使原住民的糧食系統多伴隨著永續發展的概念,不同於西方文化將自然資源看待為獨立的系統進而展現出的線性糧食產業價值鏈,若能整合運用原住民與自然共有經營的網絡概念,同時尊重並避免過度提取單一故事而造成文化誤解,將有極大的潛力應用在韌性糧食系統建構上。

原住民族的糧食體系背後有相當豐富且多元的知識支撐,包含可持續生產糧食系統、生物多樣性保存、土壤及自然資源管理、氣候變遷調適等,尤其對於在地生態體系及環境資源的了解,更是原住民族得以長久經營可持續糧食體系的強勢利基。

原住民族的生活領域占全球土地面積的1/4,領域內擁有近80%陸域生態系的物種,對於維持全球生物多樣性貢獻良多。聯合國跨政府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平台(Intergovernmental Science-Policy Platform on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IPBES)2019年公布之《全球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服務評估報告》亦指出,原住民族的農業施作手段能夠持續性地管理野生及已馴化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另外,更有研究證實原住民居住地域的固碳及碳封存(Carbon storage and sequestration)能力亦比其他地區的森林來得高。

原住民善於使用多元食材,其糧食系統不但能夠提供成人每日所需基礎熱量,更可以帶來大量的營養素,像是維他命、β蘿蔔素以及微量元素如鐵、碘等,除了多元食材種類的攝取,土壤環境、採收後的加工處理方式也都大大提升植栽本身的營養價值。此外,許多傳統原住民藥用食材經科學分析,亦顯示可能含有抗慢性疾病、肥胖、抗高血壓及降血糖等相關的生物活性物質,透過妥善利用這些原住民傳統食材,將可望補強目前全球主流糧食以能量為主而缺乏營養素的窘境。

原住民的糧食系統較為彈性,有助於迎戰氣候變遷及環境衝擊。現代社會著重栽培少數幾種能量密度較高的主食作物如小麥、稻米以及大豆等,在追求生產效率下形成莊稼均質化(Crop homogenisation),相較於此,原住民糧食系統則保有高度物種及基因多樣性,且在倚賴馴化作物的栽培之外,也會基於本身豐富的環境知識搭配野生食材的摘採、狩獵及捕撈,使得在遭遇氣候變化或災難時擁有更大的韌性及復原力。

藜麥
富含營養的藜麥即為原住民傳統作物。(資料來源/Adobe Stock授權使用)

臺灣原住民糧食系統 多樣作物具多元用途潛力

由前述可知,原住民族的多樣化飲食,以及與環境共生的農耕手段,皆是有助糧食體系永續發展的要素,而臺灣擁有豐富的原住民文化,更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不管是層疊的森林或是貧瘠的鹽鹼地,居住在不同氣候環境的原住民衍生出多樣的傳統食用作物,使其具備應對各種極端環境挑戰的能力。

參考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主題館網站「原住民族產業專區」公布的原住民作物,可以發現傳統原住民作物中,多數類別皆有多樣物種可以相互交替使用,避免過度仰賴單一作物,增加了整個糧食體系的彈性。而反過來看,單一作物的用途別也相對多元,像是作為主食的禾穀類作物,除了食用以外,還可以進一步利用莖葉作為禽畜飼料;辛香料作物的紫蘇,除了廣為人知的食藥用途外,亦能榨油及作為染料使用;而纖維作物的構樹,其果實更能搖身一變成為原住民餐桌上的佳餚,以上例證亦顯示原住民作物的多層次利用潛力,對於循環農業實為一大助力。

進一步聚焦到同是臺灣特有種,且同樣作為傳統原住民穀糧的作物:臺灣藜及油芒,兩者皆是未來相對具有發展潛力的禾穀類作物,以生長特性來看,具有優良的耐旱能力,並可種於貧脊土壤,且生長期短,1年可達到收穫2期,更重要的是皆帶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臺灣藜具有高膳食纖維,且富含離胺酸等人體必需胺基酸、微量元素如鐵、鋅等,同時含有具抗氧化能力的甜菜色素以及酚類等機能性成分;而油芒除了同樣豐富的必需胺基酸、微量元素及維他命B群外,油脂含量高也是其特色之一。因此,除了單純著眼於食用目的來滿足人類所需能量與營養需求外,臺灣藜亦可以透過精粹技術進行機能性保健產品開發應用。而油芒,不但可供加工、榨油,且其莖稈也可做為畜牧動物的飼料,進一步提高整體植株的利用率,達到產業加值的效果。

油芒
油芒被喻作「超級未來食物」。(資料來源/Adobe Stock授權使用)

在農業施作上,臺灣原住民傳統耕作方式亦可提供當今農業生產者許多借鏡之處。首先,原住民傳統農耕文化習慣自行留種自種,每經過一段期間就會將保存的種子重新施種,此舉間接造就了多樣的種子基因庫,讓作物在面對環境氣候快速變遷的挑戰時有更多的適應可能。

再者,同是糧食作物的樹豆亦常被挑選來配合進行間作,透過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共生關係,將環境中的氮元素固定於土壤中恢復地力,以減少肥料施用;而耐旱能力佳的小米、陸稻等主要糧食作物,可減少水資源的損耗,進一步搭配前述高營養作物進行間作混植,來滿足人們熱量與營養攝食需求,透過多元化糧食來源打造強固的糧食體系韌性,以面對嚴峻挑戰。

走出田野,在狩獵及漁撈上,原民亦是依循永續經營概念,只獵捕固定體型以上的動物,並避免在魚群繁殖期間撈捕,透過尊重自然作息的方式確保持續性的收穫。

原住民作物一覽表

由農業延伸至地方發展 適地適種兼顧健全生態體系

最後,健康的社群也是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有了合適作物後,要在哪裡種植也是個讓人傷透腦筋的問題,整體來說,適地適種是最能有效利用環境資源的體現,雖說在原本不利耕作的地區視當地生態環境種植亦為可行方案,然而相比之下,在原鄉復種傳統糧食作物,不僅能滿足社區內部的糧食需求,健全當地生態體系,更可透過開發具市場差異的特色產品創造營利,替社區帶來實質助益,但同時也應審慎思考如何應用,並兼顧原住民文化的完整性。

原住民族生活與自然緊密契合,依照作物生長時節衍生出許多重要慶典,牽起人與土地之間的羈絆,也形塑出獨特的無形資源。在山海開放的時代趨勢下,若能適度且細膩地整合這些自然人文資產,善用公部門資源,將可望逐步建立起社區凝聚力及產業樣貌,提供猶豫是否回鄉生活的族人相對實際的保障與誘因,集合起更多的力量一同找尋地方獨特DNA,打造健康且可持續發展的社區自營系統。然而,於此同時,社區成員亦需認真看待,當外部資源挹注進社群內形成推動力時,其帶來的環境擾動與文化誤解,族人們是否能透過積極的對話與保持廣闊視野,共同商討出適合社區的施行策略,而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也應保持相互尊重且友善的態度。

總合來說,相比現行慣性農業,原住民傳統糧食體系給予大自然更多的發聲空間,其對應的,後續收到的回報以及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卻也是更為永續持久,而放眼於未來整體社會發展,或許更需要倚重這些經驗與古老智慧來提煉出指引。畢竟走過數百萬年的演變,自然體系就如同裝載了滿滿知識的厚實藏書,一頁一頁仔細翻閱,多的是雋永精準的字句可以映照在當前,但其中有的像籤詩,有些又像難以咀嚼的文本,這時,或許透過解籤人的點到為止,終能使在迷途中的人們,一步步踏出心所嚮往的和善道路。

油茶
油茶也是臺灣原鄉常見作物。(攝影/吳尚鴻)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