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禽知彼派對,搭起友禽的橋梁

紅羽土雞 白肉雞

文字/李怡欣 插畫/余孟馨

站在超市肉品展示櫃前,或是走逛傳統市場的時候,你的腦海是否曾閃過以下困惑──白肉雞、土雞、放山雞、烏骨雞選哪個好?薑母鴨要買哪種鴨來煮?小巧玲瓏的鐵蛋是什麼蛋?這些問題都跟家禽有關。

目前列入《畜牧法》的家禽主要有五種,除了雞鴨鵝以外,還有飼養也有多年歷史的火雞及鵪鶉,我們一日三餐時常吃到牠們的肉與蛋,對於家禽本尊卻不甚熟悉。來到友禽俱樂部,不只解析家禽的品種、肉質及料理方式,還要帶各位分辨雞鴨鵝鵪鶉的差異,建立「友禽」的橋梁。

資深土雞與白肉雞新秀之爭

臺灣的肉雞分為有色肉雞與白肉雞兩大家族。有色肉雞包含土雞、仿土雞與其他特色雞種(如鬥雞、珍珠雞、烏骨雞等),且以紅羽土雞與黑羽土雞為大宗,兩者都有巨大的雞冠,紅羽種的體型又比黑羽大。

雖然「土雞」意指適應本土環境的雞種,但這個名字是相對於歐美的白肉雞而取,嚴格來說臺灣的土雞皆由外地引進,並沒有原生雞種;仿土雞則是土雞與白肉雞雜交的品系。有色肉雞需飼養三到六個月才能宰殺食用,也因為飼養期長,肌肉發育成熟,加上部分為自由放養於山野的「放山雞」,肉質更緊實有彈性,做成白斬雞或燉煮都好吃。

品種多樣的有色肉雞,數百年來都是臺灣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卻在半路殺出程咬金──白肉雞,1963年從歐美引入,迅速成為臺灣消費量最高的雞種,於自助餐、速食、雞排店隨處可見,關鍵在於白肉雞飼養五週即可宰殺,並非施打生長激素,而是育種與飼料的功勞,讓牠們在尚未性成熟的幼年階段,即可重達兩公斤上市,因而有「童子雞」的別稱,肉質較為軟嫩。

眾鴨各有一片天

薑母鴨、烤鴨、鴨肉冬粉……一鴨看似就有多種吃法,其實不同品種的鴨子各有一片天──羽色有黑有白、特徵為面部有著紅色肉瘤的紅面番鴨(俗稱麝香鴨)化身冬令進補的第一把交椅薑母鴨,且須選用肉質結實、久煮不爛的公鴨,並加入麻油、米酒及臺語為薑母(kiunn-bó)的老薑等佐料燉煮。

白白胖胖的「鴨界明星」櫻桃鴨,則以肥而不膩的優勢,進軍烤鴨店及高檔餐廳。櫻桃鴨這個可愛名字的由來,美食界咸認是因為此鴨由英國著名肉鴨品牌櫻桃谷牧場培育而成,但若深究身世,會發現櫻桃鴨即源自中國的北京鴨,於19世紀陸續傳入美國與歐洲,於櫻桃谷牧場育種改良後,推廣至全世界。

若以市占率為標準,櫻桃鴨跟紅面番鴨都要乖乖讓位給土番鴨,雖然名號不那麼響亮,卻供應市面上七至八成的鴨肉,特別的是土番鴨無法自行繁衍後代,須仰賴親代雜交或人工授精才能生產。褐色菜鴨則為臺灣主要的蛋鴨品種,停止生蛋後也可能轉賣給商人,製成當歸鴨麵線、鴨賞、東山鴨頭等小吃。

如何區分雞鴨鵝?

三者之中最容易辨識的是雞,因為牠們是不會游泳的陸禽,不像鴨、鵝爪間有蹼。同為水禽的鴨與鵝可以先從喙區辨:鴨喙長而扁平,鵝喙偏角錐狀。此外鴨的脖子較短,鼻孔更靠近眼睛;鵝的脖子較長,鼻孔位於喙的中間。

就生物本性而言,雞、鴨為一夫多妻制,鵝則堅守一夫一妻制,因此雛鵝繁殖場公母鵝的數量必須相當,成本也跟著提升。

為何鵝蛋很少見?

雖然鵝也會產蛋,但產量較少,且鵝蛋需要大約30天才能孵化,比雞蛋、鴨蛋所需時間更長,孵化率也相對低。對養鵝人家來說,與其販售鵝蛋,孵化成肉鵝的報酬更高,因此母鵝產下的蛋通常在第一時間就直接賣給養殖戶,極少賣給消費者。也因為鵝蛋吃起來有一股腥味,消費者不一定能接受。

參考資料=「中華民國鵪鶉協會」官網、<蛋幾ㄌㄟˇ!你愛吃的夜市「鳥蛋」哪裡來?>、<在地華鵝保種及利用>、<鵝兒戲綠波>、<暖心補身的鍋物霸主──薑母鴨為什麼一定要加「紅標米酒」才好吃?>、<宜蘭「櫻桃鴨」大名從何而來?難道是吃櫻桃長大的嗎?>、<二元與三元的對話―土番鴨生產>、<陳志東/鴨子怎麼養>、<你所不知道的畜產:今天來說說台灣的土雞>、<巧巧文【第02期】正確認知雞隻飼養期>、<【食聞】怎麼挑選優質雞肉?你應該知道的雞肉小知識大集合!>、<從聖誕烤雞到嘉義雞肉飯都愛它,火雞肉Q彈有勁多汁味美,低脂高蛋白質更健康>、<陳志東:雞肉飯吃的大多是公火雞>、<【鵝?鴨?傻傻分不清楚】日常冷知識求解!>、<鵝兒戲綠波>、<為何少見賣鵝蛋?原來有專人買走>、<仿土雞與土雞有何不同?>、<吃了得禽流感的雞肉或鵝肉是否也會得禽流感?>

櫻桃鴨 土番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