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倡議成功案例祕訣 茭白筍護白魚復育生態關係

臺灣副細鯽

文/何宜嬨 攝影/黃毛

臺灣副細鯽(俗稱臺灣白魚,以下簡稱白魚)是名列「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的臺灣原生種魚類,主要活躍於南投埔里溪流。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調查,因乾旱少雨、河床水位下降,白魚面臨生存危機。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發展協會(簡稱協會)凝聚農友共識,不僅成功復育臺灣白魚,也擴展了有機茭白筍的種植,締造了農村產業與生態復育兼容並蓄的永續模式,更於2021年成為世界「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推薦的成功示範案例。

「茭白筍是埔里的大宗作物,要怎麼凸顯特色差異,是我們當初做社區發展時構思的重點。」協會理事長林宥岑回憶道,2013年接觸農村再生課程,盤點社區資源時,發現流經一新社區的樟湖坑溪、煙寮坑溪與台牛坑溪,居然是瀕臨絕種的白魚棲地,遂決定以茭白筍結合白魚復育,作為農村再造的主軸。

臺灣白魚
臺灣白魚的特徵為白色腹部,體側有一條藍紫色縱帶,從鰓到尾鰭呈現向上收束的曲線,一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游淑真稱之為「微笑曲線」。

跟白魚喝一樣的水 建立生態源頭保護機制

「當年並不是每個人都認識臺灣白魚,因此邀請大家投入復育行列時,難度滿高的。一來是居民不了解白魚的保育價值跟習性,二來是農民會搶水。」林宥岑表示,社區農田的灌溉水源是河水,但近年來氣候異常,常有河川缺水問題。「慢慢溝通後,大家理解到『白魚所生活的水,就是我們喝的山泉水』。愛護水源是在地居民的共同責任,這些年來村民互相輪作,加上有些農民自己設置地下井,搶水的情況就改善很多。」

林宥岑說明,社區裡有9個生態池,每逢河川缺水或河流周遭有工程施作,便會動員將河裡白魚暫時移至生態池避難。「白魚救回來後,會先安置在水族箱裡消毒一週,再移到生態池。等到工程結束後,我們會請生態老師來評估河流環境適不適合白魚回歸。如果環境不是很好,就暫時讓白魚繼續待在生態池,直到河流恢復成適合牠們生活的狀態。」林宥岑強調,有田就有魚,只要農民願意提供土地,不論大小都可以設置生態水池,這不單單能提供白魚安全的庇護所,還能為整體環境降溫。

「現在友善跟有機筍田的面積大約是3公頃,農民組成的白魚巡守隊成員是12~15人,每個月會回報一次巡視狀況。巡守隊通常是去巡視河流裡的白魚情形,農民也會主動巡視自己的田區。每年5~8月很常在茭白筍田裡看見魚苗,一旦發現魚苗,就會把牠們撈起來移到河裡,讓牠們在原始棲地長大。粗估白魚數量已經從最初的120尾成長到3,500尾囉!」回顧如今耀眼的復育成果,讓她感觸良深。

臺灣白魚
白魚喜歡生活在植物茂盛、水質清澈的溪流中。

有機vs.慣行 理想與現實的拉鋸戰

「茭白筍主要的病害是胡麻葉枯病,染病的茭白筍葉子會黃黃的,蟲害則是福壽螺。我們對付福壽螺的方法是養鴨子和烏鰡,讓牠們吃掉福壽螺。不過,常有人來偷鴨子跟烏鰡,所以後來就沒養了。現在的做法是一發現粉紅色的卵,就馬上撿起來,也舉辦『福壽與平安競賽活動』,運用趣味競賽讓遊客體驗抓福壽螺。其實復育白魚的生態活動,遊客接受度滿高的,但要在地方上推行互相搭配的有機栽種,就不那麼容易了。 」

林宥岑表示,協會自2011年成立迄今,持續推行在地有機耕作。「有機茭白筍不用藥,產量會掉到慣行的6、7成甚至一半,另外還有病蟲害問題,造成願意投入有機的人並不多。所以今年起,增加以協會名義承租的土地面積,同時也配合公部門進行其他嘗試,例如跟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LED照明試驗,取代傳統鹵素燈。」林宥岑身兼數職,既是協會理事長也是一新里里長,還是行政院農委會第二屆百大青農之一,對於田間耕作的大小事務,樣樣了然於心。

她舉例,春季時埔里早上會結霜,可能導致植物凍傷而葉綠素減少,使得筍葉從鮮綠變成枯黃。「我們會用木黴菌或谷特菌提前防治,每週噴灑1~2次,但這些都是人力成本。為了平衡損益、鼓勵農民繼續從事友善耕作,我們大力推廣食農教育小旅行,搭配社區裡不同作物的採收期,讓遊客一年四季都有活動可以參加。」

撈除浮藻、拔除雜草
撈除生態池水面過多的浮藻、拔除茭白筍田裡叢生的雜草,是維護茭魚共生的每日例行任務。

有機資材學問大 循序漸進告別慣行農法

「為了保護白魚,種茭白筍時得慎選資材,不是任何一項有機資材都可以使用。譬如苦茶粕,常見於一般有機栽培,但不行用在茭白筍田。因為白魚身上有黏液,碰到苦茶會被鹹死。」苦茶粕是苦茶籽榨油後剩餘的殘渣,遇水所溶解出的皂素會刺激黏膜組織分泌大量黏液,導致生物流失過多體液而喪命。它是茭白筍對抗福壽螺的福星,卻是白魚的剋星。

林宥岑認為,欲說服農民捨棄慣行,必須設定階段性目標,慢慢地引導他們改變。「先從友善耕作開始,再來是取得綠色保育標章,最後是有機標章。我們邀請老師來講課,教農民怎麼使用生物性資材來做防治。像吟詩綠曲農場所用的有機資材,含有黑糖或二砂糖、黃豆粉、水和菌種,有時也會加牛奶粉、海藻粉。有些農民會自己做酵素,比如鳳梨酵素、檸檬酵素加進資材裡。」她說明,愈是簡單天然的成分,愈是有益於農民身體、農作物生長與白魚生存。「農友很認真在做友善,但真的非常辛苦。在我們取得有機認證前,農民完全不知道遵循友善耕作的茭白筍可以銷到哪裡去。當你不知道通路在哪,投入的成本又比別人高的時候,就很容易動搖。」

恰巧附近有一片慣行農法的茭白筍田,她進一步說明兩者之間的差異。「你看,我們的苗是不是站得直挺挺很整齊?這是因為我們在去年11月採收完後就放水,讓田區的茭白筍頭充分爛在土壤裡滋養土地,晒田休耕直到過農曆年前一天才種新苗。但慣行通常收割後不晒田,茭白筍頭還沒有完全融入土裡就接續種下一輪,苗才會看起來參差不齊,很難辨別哪些是之前的舊苗、哪些是後來新選種的苗。」

有機農法語慣行的茭白筍苗
由於土地獲得充分休耕,有機農法的茭白筍苗(左圖)能整齊直立生長;相較之下,慣行的筍苗(右圖)則顯得高低不一。

創造永續生活 復育生態即富裕生產

林宥岑與協會總幹事尤淑真一致認為,推動白魚復育所帶來的效益,為當地人文關係與產業連動的發展,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尤淑真闡明:「許多人因為想看白魚而來到我們社區,順便認識當地的一切,不僅是茭白筍田,還會看到紅茶園、咖啡園及百香果園等等。這些人潮創造了青年返鄉的機會,和長輩一起重整農園。」當二代青農著手休閒遊程或農產宅配,協會從旁協助形塑社區品牌形象、加強宣傳行銷,舉辦諸如食農教育、環境保育等導覽解說及體驗項目。

一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游淑真與理事長林宥岑
一新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尤淑真(左)與理事長林宥岑(右)結識於經濟部「女性創業飛雁計畫」課程,因理念相同而協力推動農村發展。

「我們把在地文化、生態理念融進農事體驗跟觀光行程,例如以茭白筍或咖啡結合白魚生態、以森林步道導覽紅茶。茭白筍的外殼原本是農業廢棄物,卻是DIY手工藝課程的重要材料。把筍殼曬乾後,可以做成扇子、飾品和精油驅蚊包。去年也開始搭建森林步道,預計未來會銜接心靈成長之類的自然療癒活動。」除了開放學校參訪,協會亦與家扶基金會合作,讓學生進駐社區協助農事,透過身體力行來了解在地農產與生態保育的連結。尤淑真笑道:「幸好這一路上有專業人才跟政府計畫的幫忙,包含水土保持局、林務局跟特生中心,我們才能持續做好保護白魚的任務。」

當人們齊心協力,將生態永續的觀念落實於日常生活中,農夫不再只是農夫,而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守護天使;農業也不再只是農業,而是串聯生產與生態共榮共好的重要媒介。

茭白筍殼手工藝品與精油驅蚊包
珍惜資源、善用農業廢料,讓茭白筍殼搖身一變,成為美麗的手工藝品與精油驅蚊包。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