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農人02】堅持古法土焙桂圓!陳昀鎂創「山頂壯圓」 異業結合拓展外銷

東山龍眼乾以古法「焙灶」方式烘製,富含農業文化底蘊。

內容提供/臺南市政府農業局

龍眼乾又稱為桂圓,其利用價值更勝於新鮮龍眼,舉凡製作傳統糕餅、養生茶品、鹹甜食品都能用得上,逢年過節家家戶戶也總愛添購帶殼龍眼,象徵團圓,因此又有「福圓」之別稱。

而龍眼乾也是一味中藥,中醫認為桂圓補血、安神、益脾胃,因此在中國素有「北人參、南桂圓」之說,臺灣傳統社會坐月子也有桂圓煎蛋或麵線的月子餐,足見其營養價值。

承繼祖業自產自銷  名店愛用還外銷日、澳、加

3臺斤新鮮龍眼可烘出1臺斤帶殼龍眼乾,3臺斤龍眼乾剝殼去籽、才能剔出1臺斤桂圓肉。現年33歲的東山青農陳昀鎂,家族世代種植龍眼樹、生產龍眼乾,她說,新鮮龍眼每臺斤若賣2、30元,龍眼乾成本就是每臺斤60元起跳,果園要管理、烘乾要人工,還不論烘焙過程中的折損,但農民將龍眼乾交給盤商收購,價格卻往往不敷生產成本,因此產業要發展,農民勢必得自己做行銷。

陳昀鎂家族世代種植龍眼,致力發揚龍眼乾的傳統文化。

臺灣龍眼乾過去有外銷日本、韓國的輝煌歷史,但隨著中國、泰國及越南產製的龍眼乾興起,搶占外銷市場,現在即使在國內,市場上也充斥著價格更低廉的進口龍眼乾。陳昀鎂自中興大學農業推廣教育研究所(現名「生物產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因不捨放棄父祖基業,且國內逐漸有重視農產品產地及生產過程的觀念,她才毅然決定承接家業,利用時興的Facebook等社群媒體,創立「山頂壯圓」品牌,自產自銷龍眼乾。

山頂壯圓柴燒桂圓如今除了在農民市集直售、宅配,上架國內有機連鎖超市、新光三越百貨門市;桂圓肉原料也提供手搖飲「大苑子」、「台北犁記」餅店的桂圓太陽餅、「起司公爵」的桂圓乳酪蛋糕、「築間幸福鍋物」的麻辣鍋、臺南「木溪」司康禮盒及「橘色涮涮鍋」的桂圓紅豆紫米粥甜品使用;並且還外銷日本、澳洲、加拿大,外銷量已可占總產量一成多。

龍眼乾製作費工  古法慢火烘焙成就好味道

龍眼樹需栽培7至10年才會生長果實,2、30年樹齡才有比較穩定的產量。龍眼產季在每年8、9月,正是好發颱風的季節,且龍眼成熟後掛果不採,甜度就會消褪,因此每到採收季,農家往往都在與時間賽跑。

陳昀鎂悉心照顧龍眼樹,提升龍眼乾產業。

陳昀鎂說,龍眼依品種成熟時間不同,從早熟品種開始採,邊試吃邊觀察果實是否達到最佳的甜度狀態,採收下來的果實馬上就要烘乾。國內主流的「粉殼」、「水貢/大貢(又稱「潤(韌)蒂」)」品種,即是早、中熟品種。

山頂壯圓的龍眼乾堅持依循古法烘焙,用土窯、龍眼木煙燻平均得耗時六天五夜,才竟其功。烘焙需要人顧火,龍眼也要適時翻動,否則燒過頭就是功虧一簣。陳昀鎂指出,近年來有的業者改用機器定溫烘烤,48小時就能烘好,頂多多加一天柴燒添加煙燻風味,但堅持古法的柴燒桂圓,口感、香氣就是比別人厚足。

山頂壯圓的柴燒桂圓以龍眼木烘焙,龍眼乾「焙灶」的土窯古色古香。

山頂壯圓柴燒桂圓品質優秀,得到許多異業合作機會。

然而,不只生產成本高,氣候異常又是近年果樹栽培的挑戰。今年初遇到乾旱,氣候逆境逼出龍眼樹開花繁盛,但結了果,沒有水、還是紛紛落果,繼續掛在枝上的龍眼也長不大,到了7月底,又因西南氣流帶來豪雨紛紛裂果,旱澇交替讓農民苦不堪言。

不屈就做低品質  山頂壯圓拓展外銷懷大志

龍眼不結果沒得賺,盛產時農民也要為銷路傷腦筋。龍眼乾若是能穩定跟烘焙業者合作,不就能確保每年的產量有去處?陳昀鎂當初曾這麼設想,但很快就了解到烘焙、加工業者只會考慮成本問題,國產龍眼乾成本高,業者自然只考慮使用進口貨,因此刺激她從農產初級加工跨足食品加工。

龍眼乾在烘焙食品運用廣泛,桂圓口味饅頭的香氣逼人。

大約四、五年前開始,陳昀鎂找朋友合作開發桂圓加工品,現在已有桂圓地瓜酥、桂圓羊羹、手工餅乾等產品,銷路都相當不錯。陳昀鎂自信地說,臺灣使用桂圓的食品很多,但有多少真的吃得到桂圓的味道?標榜使用臺南東山桂圓的產品很多,但真正的東山桂圓原料又占了多少比例?加工食品用自家土窯柴焙桂圓,且用料扎實,讓她對自己產品的熱銷很滿意。

陳昀鎂與許多食品加工業者、餐飲業者異業結盟,同時也把遠大目標放在外銷市場,未來不僅希望增加桂圓出口量,也想把桂圓加工品帶向國際,因為東山的土焙桂圓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等待更多人去發掘認識她的風味。

龍眼乾做成精緻糕點,進入高端消費市場。

桂圓地瓜酥風味獨特,食品加工為桂圓銷路帶來穩定保證。


【廣編企劃】